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古代後宮女子過得到底開不開心?

古代後宮女子過得到底開不開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後宮女子過得到底開不開心?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很多朋友都覺得“後宮佳麗三千”只是虛指,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實則不然。在許多朝代裏,後宮中女人的數量遠超“三千”這個數字。

打個比方來說,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裏,宮女的數量多達萬人,每逢節令皇宮中的場面真可謂“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李世民還不算最誇張的,他曾孫李隆基的後宮中,足有六萬個后妃宮女,堪稱史上之最。完全可以說,除了皇帝日常理政的前殿外,後宮完全是“女人的世界”。

那麼,這個小世界中的女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拋開后妃單說宮女,可以簡單分爲兩類:

一類是有品級的女官;

一類是沒有品級的普通宮女。

就像金字塔一樣,地位處在最底層的宮女佔了絕大多數,少量的宮女可以晉升爲“宮官”,躋身管理階層。雖說“宮官”手握着管理宮女的大權,但她們只是管理層中最低一級罷了,任何嬪妃都有權對這些宮官呼來喝去。之所以設立“宮官”,完全是統治者爲了維持後宮的正常運轉罷了,“宮官”的權力範圍十分有限。

在後宮的管理體系中,歷代統治者參照了“前廷”的等級制度。我們知道,“前廷”的官員的等級分爲一至九品,“後廷”的女官也是如此。我國考古界在西安棗園的唐朝墓葬中出土了四部墓誌,這些墓誌的主人就是四位唐朝女官。當然,並不是每個宮女都有資格在死後享有墓誌的,只有地位較高者纔有這個機會。

古代後宮女子過得到底開不開心?

我們前文中提到的“宮官”,通常爲六品到九品,其餘五品則是皇后及嬪妃。當然,有些資歷較老的女官也會晉升到五品,享受等同才人的待遇。終唐一朝,後宮的等級制度雖然經過幾次變動,但總體制度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不同於“前廷”的官員,“後廷”的女官僅負責皇宮這“一畝三分地”,所以她們要負責的工作相對詳細,例如嬪妃寢宮中的蠟燭、鑰匙、被褥等日用品都有專人負責。有品級的女官畢竟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宮女都是地位低下的宮婢,她們從事的工作均爲繁重的體力勞動,且很難見到等級較高的后妃,見皇帝面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有些宮女在後宮中辛勞了一輩子,都未能見皇帝一面,真可謂“不識君王到死時”。

聊到宮女的等級制度,就不得不講講宮女的來源了,畢竟宮女的出身直接影響到入宮後的身份地位。

那麼,宮女都是通過哪些渠道進宮的呢?

絕大多數宮女,都是通過“採選”這種方式從民間徵召而來。“採選”的具體形式與現在的選秀節目差不多,通常會有海選、初選、複選等環節,每個朝代有細微的不同,但總的來說大同小異。皇宮對宮女的要求十分嚴格,宮女在入宮前會接受從身體、容貌、德行等一系列的考覈,“擇優錄取”。根據出身的不同,宮女在後宮中的地位也大爲迥異。

有些宮女是因爲家人犯罪受到牽連,被罰沒入宮,她們在後宮裏從事的往往是最苦最累的工作;

一些宮女有縫紉、刺繡等手藝,她們會成爲後宮中的“專業型人才”,被安排到相應的崗位上;

一些宮女是地方豪紳推舉的,她們出身良家,品德素質很高,這類宮女成爲女官的機會最大;

還有少部分宮女是地方官、附屬國或公主、親王進獻到宮裏的,她們往往才色兼備,更容易成爲嬪妃。

不過,這些通過進獻入宮的宮女往往比較危險,若進獻者別有用心,這些宮女就會成爲潛伏在皇帝身邊的奸細。例如,太平公主就曾通過進獻宮女這種方式將眼線安插在李隆基身邊,不過由於李隆基比較警覺,太平公主的計劃被撞破,未能得逞。

說起來,宮女的職責與“前廷”的大臣差不多,大臣的工作是替皇帝打理江山,宮女則是替皇帝打理皇宮。只要讓住在皇宮裏的皇帝、后妃、公主皇子滿意,她們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別看皇宮的主子不多,但宮女的工作絲毫馬虎不得。

爲了滿足主子們各種各樣的生活需求,宮女們需要承擔最繁重的工作。宮女的工作範圍,覆蓋了主子們的“衣、食、住、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專門爲主子提供表演服務的宮女,她們都是些擅長雜耍、舞蹈、樂器、唱歌的才女。

從表面上看,每天爲皇帝演出是一項輕鬆的工作,這只是相對而言的,相比於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宮女,從事表演的宮女雖然不用幹體力活,但趕上皇帝或后妃心情好,這些宮女沒準就要通宵達旦地表演,晝夜不停。

從唐詩中,我們能夠形象地體會到負責表演的宮女有多辛苦。《宮詞一百首》中有這樣的文字:“舞來汗溼羅衣徹,樓上人扶下玉梯。”剛剛表演完畢的宮女滿身是汗,衣服全部被汗液浸透了,而樓上那些觀看演出的主子們,還需要別人攙扶才能走下樓梯。

在唐詩中,又有“每夜停燈熨御衣”的句子,從這句詩中我們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夜深人靜之時,深宮中的寢殿都熄了燈,那些負責爲主子整理衣服的宮女還在熨燙衣裳。

除了平日裏的工作,宮女還需接受教育,“與時俱進”。她們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藝術、文化及各種常用的技能。不同於其他朝代,唐朝的皇帝非常注重宮女的“素質教育”,唐朝的後宮中設有“宮女學校”,其中就包括教授宮女歌舞雜耍的“內教坊”。

所以,唐朝宮女的平均素質是歷朝歷代宮女中最高的,我們經常能從唐代的文獻中看到才藝兼備的宮女,上官婉兒就是個例子。上官婉兒出身豪門,她的祖父上官儀是當朝顯貴。不過,因上官儀被捲入政治風波中慘遭誅殺,上官婉兒及其他上官家的女眷全部被籍沒入宮,成爲宮女。上官婉兒被帶入皇宮時還不到十歲,自她邁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與宮闈牢牢地粘在一起。不過,正因爲唐朝十分重視宮女的素質教育,上官婉兒獲得了學習的機會,這也使她成爲武則天最寵信的女官。

當然,像上官婉兒這樣出色的“宮官”,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部分宮女,只能在壓抑和孤獨中痛苦度日,被困鎖在深宮中了卻殘生。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衣食無憂,精神空虛”。人在寂寞的時候,總會找些娛樂活動作爲消遣,宮女也不例外。在皇宮中宮女可以在閒暇時光進行一些娛樂活動,排解寂寞。在古代的後宮中,有一種娛樂項目叫“參軍戲”,形式有點像現在的對口相聲,兩個宮女一人主講,另一個人在一旁捧哏,自得其樂。一些民間的娛樂項目,宮女們在宮牆內也會玩耍,例如鬥百花、拋繡球、盪鞦韆等。雖說這些娛樂活動無法真正地排遣宮女的寂寞,但聊勝於無。

宮女的活動範圍被嚴格侷限在“掖庭”內,除非被賦予了特殊任務,否則她們不得邁出宮門半步。宮女的生活枯燥無聊,日復一日,她們在重複的工作中逐漸老去。等到青春逝去,再也沒有力氣爲後宮服務,宮女們便只能守着青燈古佛了卻殘生,或被冷酷無情的皇帝安排到先帝的陵寢附近守陵。不過,有些朝代會出現“出宮女”的情況,每逢災年或國庫收入欠佳的年景,皇帝會放出部分宮女,開源節流。

放宮女的數量全憑皇帝的個人喜好,比較體恤宮人的皇帝,自然會放得較多。

例如,唐太宗和唐高祖每年就會放大量年邁或生病的宮女回家,唐玄宗每年放的宮女比較少。有些被恩准回家的宮女,也會有機會收穫幸福。晚唐時期,一位年輕的讀書人盧渥赴長安趕考。某日,他在皇宮外的護城河邊散步,見一片楓葉隨着流水漂來,撿起葉子後,盧渥見上面寫着一首絕句:“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盧渥覺得葉子上的詩句非常優美,他覺得非常有韻味,便將這片葉子放進了自己的書箱中,妥善保管。

幾年後,宣宗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並放出了一部分宮女。盧渥在家人的安排下,迎娶了一位宮女。某天,盧渥的妻子無意中見丈夫的書箱中有一片紅葉,便隨手拿起來看了看。看完葉子上的詩句後,宮女不由得感慨起來:“這是當年我題在葉子上的詩句,沒想到竟然被盧郎保管至今。”起初,大家都以爲宮女在開玩笑,後來通過對照筆跡,發現宮女的字跡與紅葉上如出一轍。一時間,盧渥與宮女的愛情被傳爲佳話,是爲“紅葉題詩”。

當然,這種千載難逢的姻緣很少,只能說這個宮女太幸運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