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經風浪的武惠妃,爲什麼會被活活嚇死?

歷經風浪的武惠妃,爲什麼會被活活嚇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武則天堂侄桓安王武攸止的女兒,從親緣關係上看,她是李隆基的表妹。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據《全唐文》記載,武惠妃“少而婉順,長而賢明,行合禮經,言應圖史。”也就是她性格溫婉賢淑,行爲雍容典雅,且精通文史。後宮漂亮的女人多得像花一樣,她能一下子迷住風流天子唐玄宗,說明這個女人着實不簡單。

開元初年,玄宗越發寵愛武氏,進封她爲婕妤,爲了她將整個後宮拋諸腦後,引起了玄宗髮妻王皇后強烈的嫉妒。而武婕妤不久就誕下了一名皇子,玄宗爲孩子取名爲李一,可見他對母女二人的重視程度,但李一卻夭折了。

接着,武婕妤又誕下懷哀王李敏與上仙公主,結果兩個孩子卻都夭折了。直到第四個孩子壽王李瑁出生,武婕妤再也不敢讓這個孩子在宮中生活,送到了玄宗的大哥,寧王李憲家中撫養,結果李瑁順利長大。

歷經風浪的武惠妃,爲什麼會被活活嚇死?

雖然史書對這段歷史的記載只有寥寥數筆,但類似橋段在宮廷劇中屢見不鮮,其驚心動魄與錯綜複雜,大家肯定深有體會。

期間,武婕妤沒有被接二連三的喪子之痛擊倒,變成哭哭啼啼的怨婦,而是表現出了善解人意與積極進取的一面,引得玄宗對她越發垂憐。可以看出,武氏決不是個心理脆弱的女人。

其實,武婕妤也不是善茬,對皇后之位早就“陰懷侵奪之志”,但她並沒有在玄宗面前一哭二鬧三上吊,逼着皇帝廢后,而是耐着性子靜觀其變。對峙中,王皇后沉不住氣,用了一種愚蠢的方式率先發難,她竟然用粗鄙的言語頂撞玄宗,惹來玄宗的厭惡與廢后的決心。

兩年後,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求得了一塊寫着“佩此有子,當如則天皇后”的符,雖然目的是爲皇后求子,像則天皇后那樣可以再度獲得皇帝的垂憐,但“如則天皇后”這句,卻惹下了大麻煩。你們是想顛覆李家江山當女皇嗎?玄宗抓住這點不放,硬是給王皇后扣了個有謀逆之心的帽子,將她廢爲庶人。

在此過程中,武氏雖不動聲色,但始終把握主動,可見她深沉的心機。

玄宗將武氏進封爲僅次於皇后的惠妃,並提出立她爲後,但遭到滿朝文武的一致抵制。因爲武周篡唐剛剛過去不久,大家對姓武的皇后心有餘悸。而且若立武惠妃爲後,壽王李瑁將成爲嫡子,那麼現任太子李瑛將何以自處?

歷經風浪的武惠妃,爲什麼會被活活嚇死? 第2張

爲了大局,玄宗放棄了立武惠妃爲後的想法。而武惠妃也沒有傷心失落,而是選擇了認命。爲了補償她,玄宗規定武惠妃的禮秩如同皇后,讓她當了後宮的無冕之王。之後,武惠妃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了兒子李瑁的身上,希望他取代李瑛,成爲太子。由此可見,武惠妃識大局,懂取捨,思路清晰。

在爭奪太子的過程中,武惠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她指使女婿楊洄監視太子李瑛,並籠絡宰相李林甫在外朝爲援。而李瑛與兩個親近的弟弟,李瑤和李琚,因父皇偏心李瑁而悶悶不樂,私下發牢騷。便被武惠妃控告爲私自結黨,有不臣之心,最終造成了玄宗一日殺三子的悲劇。

按理說害死太子後,以玄宗的偏愛與宰相李林甫的力挺來看,李瑁當上太子希望很大,然而不久之後,武惠妃卻一病不起,鬱鬱而終了。據《兩唐書》與《資治通鑑》記載,武惠妃是由於李瑛、李瑤、李琚三人的鬼魂作祟,活活被嚇死的。

歷經風浪的武惠妃,爲什麼會被活活嚇死? 第3張

武惠妃歷經了大風大浪,是個才識卓絕、心機深沉、思路清晰的女人,會心理脆弱到被所謂的鬼魂嚇死?

我認爲正史多記載,被嚇死這個理由站不住腳,她應該死於絕望。

首先,武則天篡位是李唐王朝巨大的教訓,事情剛剛過去,大家都對武氏一族都沒有好感。有這樣的先輩,對武惠妃來說既是不幸也是鞭策,使她比別的嬪妃擁有更強的出人投地的願望。

爭取皇后的失敗使武惠妃毫無退路,只能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所以,在幫助李瑁爭奪太子時,武惠妃付出了全部,甚至鋌而走險,然而武惠妃聰明反被聰明誤,她爲了兒子觸碰了皇帝的逆鱗——無上的皇權。

在宮鬥中可以獲勝的女人都是聰明的,她們知道得到的是雷霆還是雨露,全在天子一人。可以矯情,可以撒嬌,可以狐媚,只要天子高興,一切都不是問題,但只能影響他,而不能逼他就範。

想讓李瑁當太子,武惠妃指派楊洄監視李瑛,說他的壞話,甚至告他們結黨營私,玄宗都能容忍,也能理解。但如果後宮結交前朝,內外勾結逼皇帝就範,那就犯了大忌,只能使玄宗翻臉。

而武惠妃不但結交了前朝,還是宰相,而且還是兩位宰相。關於到底立要不要立李瑁爲太子的問題上,前朝分兩派,一是以張九齡爲代表,支持李瑛,一是以李林甫爲代表,支持李瑁。

歷經風浪的武惠妃,爲什麼會被活活嚇死? 第4張

其實,李林甫爲了當宰相,以支持李瑁爲條件與武惠妃早就暗通款曲。這些玄宗並未發現,但當前朝吵得不可開交時,一向聰明的武惠妃愛子過於心切,出了一記致命的昏招:她派人聯絡宰相張九齡,說:“有廢必有興,公之爲援,宰相可長處。”

然而張九齡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大義凜然的彙報給了玄宗。至此,事情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李瑛就算再有錯,是他的問題。而你武惠妃如此犯忌,得到的必是雷霆!

雖然後來玄宗憤怒於李瑛等三人的言辭,而殺死了他們,但立李瑁爲太子的事情,已經沒有可能。

李瑛等三庶人在開元二十五年四月被殺,武惠妃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冊封李瑁爲太子的詔書,直到八個月後,武惠妃鬱鬱而終。這期間,她或許知道了事情敗露,或者感覺玄宗對她的厭惡。她已明白李瑁成爲太子一事,已絕無可能。

所以,一向積極進取的武惠妃,在知道了唯一的希望已經破滅時,感覺萬念俱灰,於是帶着無限的失落,離開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