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烏拉那拉·阿巴亥的死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烏拉那拉·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大妃,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而在陪伴努爾哈赤前後長達二十五年的時間裏,阿巴亥也爲其生下了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阿巴亥也隨即離世,年僅三十七歲。

關於阿巴亥的死因,歷史上一直是衆說紛紜。

根據《清史稿》中記載,是努爾哈赤臨終前留下遺言:

“俟吾終,必令之殉。”

於是,在努爾哈赤去世後,大妃阿巴亥就此殉葬,跟隨其長眠於地下。

然而,有野史記載,阿巴亥是皇太極聯合其他的三大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共同逼迫着其爲努爾哈赤殉葬。與此同時還有說法稱,阿巴亥就是被皇太極活活被弓弦勒死的。

那麼,最受努爾哈赤寵愛的阿巴亥真的是被皇太極或者說是“四大貝勒”聯合起來所共同謀害致死的麼?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根據當時的情境以及此後的事態發展來看,《清史稿》中的記載就應該是歷史的本來面貌,阿巴亥只不過是又一個漢武帝時期的鉤弋夫人而已。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從此後皇太極與多爾袞兄弟的關係來看,他們之間似乎並沒有“殺母之仇”。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在衆人的推舉之下登上了汗位,成爲新一任後金大汗。

這個時候的皇太極對於多爾袞,可謂是厚愛有加。

按照努爾哈赤的臨終安排,在其去世後,由多鐸掌管正黃旗,阿濟格掌管鑲黃旗,但是滿洲人以黃色爲尊,於是皇太極進行了“黃白互換”,這就使得多鐸成爲了正白旗旗主,阿濟格成爲了鑲白旗旗主。而此時的多爾袞雖然統領着15個牛錄的部衆,但卻是掛在阿濟格的鑲白旗之下的,他本人並不是旗主貝勒。

於是,皇太極藉着阿濟格未經請示,擅自主持多鐸婚禮這件事情大做文章,進而罷黜了阿濟格的鑲白旗旗主之位,改由多爾袞擔任。並且在這之後,皇太極又對兩白旗進行了重新整合,讓多爾袞統領正白旗,多鐸統領鑲白旗,進一步提升了多爾袞的地位。

不僅如此,在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正式建立大清王朝的時候,還將多爾袞封爲和碩睿親王,位居“四大親王”之列,地位僅次於禮親王代善和鄭親王濟爾哈朗,排在文武百官的第三位,更是將管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由其掌管。

由此可見,皇太極對於多爾袞是極爲的器重與信任,並且是下了很大力氣來培養多爾袞。

如果真的像某些野史上記載的那樣,皇太極搶奪了本應多爾袞的汗位,又將其母親阿巴亥逼死的話,他爲什麼不將多爾袞兄弟趕盡殺絕,反而是要將其扶上如此之高的地位呢?這不僅對於皇太極自己不利,就是在其百年之後,對於自己的後世子孫也將產生巨大的威脅。所以,是皇太極設計除掉的大妃阿巴亥,這樣的說法至少從皇太極的角度來看,並不成立。

我們再來看看多爾袞對於皇太極的態度。

實際上,不僅僅是多爾袞,包括他的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都保持了對於皇太極的敬重與忠誠。他們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特別是在皇太極登基之初,兄弟三人幾乎是始終站在皇太極一邊,與之共同對抗着其他“三大貝勒”。他們三人這樣的行爲和表現,像是與皇太極有着“殺母之仇”麼?

這其中的多爾袞,更是在皇太極時期多次被委以軍隊統帥之職,帶兵出征,而多爾袞也是立功無數。在清剿蒙古察哈爾部的時候,多爾袞用計智取林丹汗的繼任者額哲,迫使其率部投降,之後的鬆錦大戰中,多爾袞又是在皇太極回盛京探望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期間,擔當起了指揮重任,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他的弟弟多鐸更是直接生擒了洪承疇,立下大功。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第2張

這也就不難發現,如果真的是多爾袞兄弟三人與皇太極有“殺母之仇”,隱忍不報也就算了,爲何還要對皇太極如此的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呢?而即便是多爾袞有着過人的聰明才智能夠極力的隱藏自己,可阿濟格和多鐸卻沒有多爾袞這份膽略與智慧,真是如此必然會“露出馬腳”,可是他們兩個也完全沒有表現出這樣仇恨的想法。甚至在這之後多爾袞成爲攝政王,獨掌朝綱的時候,也僅僅是對他最爲危險的政敵、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下了狠手,至於皇太極的其他皇子,依然予以了優待,完全看不出報復的意思。

而這也就此證明,皇太極確實與大妃阿巴亥的死無關,他們之間更是沒有“殺母之恨”。

讓阿巴亥成爲又一個“鉤弋夫人”,必然是努爾哈赤的意思。

既然不是皇太極以及其他三大貝勒逼死或者直接勒死了大妃阿巴亥,那麼誰纔是導致阿巴亥之死的“罪魁禍首”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努爾哈赤本人。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12歲的阿巴亥嫁給了年長她31歲的努爾哈赤,並且是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很早的時候就被冊立爲了大妃,位居後宮之首的位置。而在嫁給努爾哈赤的25年裏,阿巴亥也盡心盡力的照顧着一天天逐漸變老的努爾哈赤,並先後爲其生下了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出於對阿巴亥的寵愛,努爾哈赤對於阿巴亥所生的這三個兒子也是另眼相看,以至於在努爾哈赤晚年的時候,他將自己統領的45個牛錄的正黃旗和20個牛錄鑲黃旗做了重新的分配。其中,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每人統領15個牛錄,同時努爾哈赤還明確表示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是正黃旗旗主,並且在其死後,將自己剩餘的20個牛錄的親兵全部劃給多鐸。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第3張

然而,在此之後,阿巴亥的舉動可謂是頗爲耐人尋味的。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德因澤向努爾哈赤揭發,說大妃阿巴亥曾向代善和皇太極送食物,代善是“授而食之”,皇太極是“授而未食”,並且阿巴亥在宴會期間打扮的非常的豔麗,還同代善眉來眼去,同時她還多次深夜出宮,去向不明。

後來努爾哈赤經過調查發現,德因澤所述事情皆屬實,並且代善與阿巴亥本人也對此也是供認不諱。當然,努爾哈赤還是本着“家醜不可外揚”的態度,只是隨便找了個理由便將阿巴亥趕出了宮外,而對於代善他選擇了暫時不予處分。

這便是“德因澤告發大妃事件”。

至於阿巴亥爲何要如此行事,其實也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

一來,努爾哈赤在確立代善爲自己的接班人的時候,曾親口說在他百年之後將他的大妃阿巴亥以及他的幼子們全部託付給代善,阿巴亥這樣做也是爲了提前和代善建立密切的關係,爲自己和自己兒子們的未來做着打算。

二來,當時的後金朝堂上,“開國五大臣”日已老去並相繼去世,朝堂上權勢地位最爲顯赫的便是“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阿巴亥與“四大貝勒”建立聯繫,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夠獲得更好的庇護。

但是努爾哈赤在看到身爲母親的阿巴亥爲了自己的兒子們“用心良苦”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阿巴亥的政治野心。

他認爲,此時的多爾袞兄弟已經掌握了非常強大的政治力量,進而也就有了同“四大貝勒”一較高下的政治資本。如果阿巴亥主動接近代善、皇太極等人,真的是希望藉此獲取一定的支持亦或者達成一定的政治利益交換,從而讓自己的兒子們能夠更進一步,獲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也就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更爲關鍵的是此時的多爾袞和多鐸,年紀又非常的小,阿巴亥很有可能也會因此攫取更多的權力與地位。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第4張

倘若阿巴亥真的是有這樣的想法的話, 那麼最不想看到如此情況的人便是努爾哈赤了。

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同時制定了在他去世之後新任大汗的推舉辦法:

“爾八和碩貝勒內擇其能受諫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諫,所行非善,更擇善者立焉。”

如果阿巴亥真的藉助自己大妃的身份以及自己兒子手中掌握的強大實力,勢必會對這一制度形成巨大的衝擊,而結果也必然會引得“四大貝勒”的強烈不滿,進而導致後金內部的權力爭鬥,這樣一來,努爾哈赤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後金政權將會土崩瓦解。

而即便阿巴亥可以暫時性的接受不是由他的兒子接任後金統治者之位,可有阿巴亥在,多爾袞三兄弟就有了主心骨,會隨時保持一致,畢竟他們手中握有65個牛錄,而此時的代善統領的兩紅旗只有51個牛錄,阿敏、莽古爾泰手中也分別只有33和21個牛錄,皇太極統領的也僅僅是25個牛錄的正白旗,這樣的威脅與有可能產生的極端後果,也是努爾哈赤所不希望看到的。

況且,在此之前,努爾哈赤爲了他所建立的後金政權,已經殺掉了與他意見不合的弟弟舒爾哈齊以及長子褚英,對於阿巴亥他並不是下不了手,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讓大妃阿巴亥殉葬,應該就是努爾哈赤的遺命,也就是說努爾哈赤主動要大妃阿巴亥爲其殉葬的。

《清史稿》中,對於大妃阿巴亥的殉葬過程有,有着極爲詳細的描述:

“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爲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爲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

從《清史稿》的記載來看,努爾哈赤留下了讓阿巴亥殉葬的遺命,而阿巴亥非常識大體的用自盡而死的方式追隨努爾哈赤而去,在此之前她還將自己的兩個幼子多爾袞和多鐸託付給了衆貝勒。

可以說整個過程還是相對平靜的,而這也就應該是歷史的本來面貌,並非其他。

即便是阿巴亥真的是被“四大貝勒”逼迫而死或者直接被弓弦勒死,那前提也應該是努爾哈赤留有了遺命,只不過阿巴亥拒絕奉詔殉葬,這纔有了“四大貝勒”的用極爲暴力的方式讓其隨努爾哈赤而去,也算是他們幫助努爾哈赤完成了“最後的遺願”。

而從之後皇太極與多爾袞兄弟的關係來看,似乎也感受不到有着任何的仇恨以及相互之間的提防與報復,這更加說明讓阿巴亥殉葬就是努爾哈赤的本意,多爾袞等人即便是再悲傷、再不情願,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和結果。

努爾哈赤十分寵愛阿巴亥,爲何還要比她爲自己殉葬? 第5張

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劉徹,爲了確保自己的江山穩固,避免出現“後宮干政”的局面,於是在冊立劉弗陵爲太子之前,先將其生母鉤弋夫人賜死。

“漢武帝爲防患女主亂政,立子殺母。”

而努爾哈赤讓阿巴亥殉葬,目的也就在於此,他太在乎自己辛辛苦苦開創的後金基業了,更加不希望就此葬送在阿巴亥這個女人手中,即便是阿巴亥沒有這樣的想法,努爾哈赤卻依然也要做到防患於未然。

所以,阿巴亥之死,與皇太極,以及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四大貝勒”無關,這一切都是努爾哈赤自己的安排。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