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昭君出塞是強迫還是自願?真相是什麼

昭君出塞是強迫還是自願?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昭君出塞,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前51年,呼韓邪單于被郅支單于打敗,萬般無奈之下,只能依附漢朝,並三入長安,誠懇的請求漢朝皇帝,願意當漢朝的女婿。

在此之前,漢朝跟匈奴是有過個和親的,前200年,漢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前192年,漢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前176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前174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于;前162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于;前160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前156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前155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前152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前140年,漢武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

前前後後十次,六十年間,十個漢室宗女嫁給三個匈奴單于,頻率如此頻繁,爲什麼?含羞忍辱而已,打算通過和親,求着匈奴大發慈悲,放漢朝一馬,那麼,這種做法有效果嗎?

昭君出塞是強迫還是自願?真相是什麼

不能說沒有,但收效甚微,人家娶了你的女人,表面上丈人、媳婦的叫着,看起來親熱的不得了,實際上呢,該咋地咋地,沒有辦法,誰讓漢朝虛弱呢,戰爭創傷、呂雉專權、七國之亂,基本上沒消停過,人家不欺負你欺負誰,直到漢武帝登基。

漢武帝前140年,也就是前140年登基,上位伊始,還得延續和親政策,跟匈奴搞好關係,但到他執政三十二年以後,便把和親的對象轉向烏孫國,於前108年、前103年,先後將兩位宗女,也就是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嫁烏孫國兩任昆彌(國王),嫁給烏孫幹什麼,無他,烏孫是西域僅次於匈奴的大國,跟他和親,就是爲了聯合起來對付匈奴。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功勞,正是這樣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漢宣帝本始三年,即前 71 年,漢烏聯軍聯合出擊,一戰而:至右谷蠡王庭,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都尉、千長、騎將以下四萬級,馬、牛、羊、驢、橐駝七十餘萬頭,取得了徹徹底底的勝利,是役之後,匈奴一蹶不振,乃至於發生分裂,最終到了甘露三年,即前51年正月,呼韓邪單于就到長安覲見漢宣帝,求着跟漢朝搞好關係了。

匈奴也有這麼委屈的時候,這在歷史上絕對是頭一次,然而 ,漢宣帝安撫之後他居然還不滿足,還想跟大漢和親,以前,大漢跟匈奴和親是因爲打不過,現在,還有和親的必要嗎?

也許就因爲這個原因,漢宣帝是沒把它當回事的,直到漢元帝上位之後的竟寧元年,即前33年,呼韓邪再度入京,再度提出和親的要求,人家如此執着,漢元帝也不再好意思不聞不問,於是便有了: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爲閼氏。

細讀這句話,其中含義實在是可圈可點的,即賜爲閼氏,閼氏什麼人,匈奴皇后,以前可不敢這麼要求,現在,直接就說了,我漢家女人過去,只能當閼氏,而且,以前是宗室女,好歹還是皇帝的親戚,選中之後還得封個公主,現在,待詔掖庭,宮女,而且都連個名號都懶得給,大漢如此傲慢,呼韓邪單于還只能開心的表示:單于歡喜,上書願保上谷以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是強迫還是自願?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願意替你守衛邊疆,並永永遠遠的好下去,事情就能有這麼尷尬,王昭君出塞的大背景就是如此,那麼,回到她嫁給匈奴,是被迫還是自願的問題,這裏就涉及到王昭君的身份?

王昭君什麼身份,“待詔掖庭”,後宮一個沒有名分的宮女,那麼,宮女又是什麼情況,《漢書》當中,對選拔宮女的要求是這樣說的: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

簡而言之三個條件,出身必須是良家,說白了,也就是家庭的資格審查,良家指的就是罪吏、贅婿、商人等七科之外的人家;相貌,當然沒得說,必須得漂亮;這裏的關鍵在於年齡,年齡到多少?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也就是說,宮女的服役年齡就在這個範圍當中,一旦超過,後果只有一個:釋放出宮。

當然,也不是白白的釋放出宮,根據制度,宮女一入宮就可以“有秩斗食雲”,有工資,有待遇,而且還可以將這種待遇帶到地方,表面上看是沒什麼損失的。那麼,這些規定跟王昭君有什麼關係呢?

王昭君的年齡有多大,雖然史書上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結合資料推算?她漢元帝建昭元年,也就是前38年入宮,到呼韓邪第三次求親的漢成帝竟寧元年,即前33年,已經在宮裏呆了五年,即便按宮女服役的最小年齡算,她這時候已經快到二十,快到二十什麼情況?

昭君出塞是強迫還是自願?真相是什麼 第3張

馬上就要超齡,馬上就要回家,當然,對一般宮女來說,回家也沒什麼損失,還能帶點待遇工資,從此吃上皇糧,也不算吃虧,但王昭君不行,爲什麼?

男人有野心,女人也不例外,很顯然,王昭君就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原本她進宮就是奔着伺候皇帝去的,如今眼看就要超齡,卻還沒得到皇帝的寵愛,那麼,就這麼灰溜溜回去,就這麼平平凡凡的過一輩子嗎,當然不?

正在這個時候呢: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

皇帝下詔,選五名宮女賜給呼韓邪單于,其中還有一人可能當閼氏,當匈奴的皇后,自來東方不亮西方亮,道是無晴卻有晴,無疑,這是一個機會,因爲以前是宗室女,現在已經放寬到宮女,家人子,錯過這個村可能就沒這個店了。

關於這一點,《後漢書》上也說得很明白,曰: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昭君出塞是強迫還是自願?真相是什麼 第4張

倘若是個甘心於平凡的女人, 她至於爲什麼爲“不得見御”而“悲怨”嗎?“悲怨”怎麼辦,做一個大膽的決定。

主動求見掖庭令,主動要求嫁給呼韓邪單于,也就是說,王昭君出塞,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完全出於自願,並沒有人逼迫。傳說中將一個昭君出塞說的悲悲切切,將一個王昭君說的那麼可憐,其實大可不必,因爲在此之前,大漢與匈奴、烏孫等國和親基本上已成慣例。

而且,西域都護府設置之後,西域與中原的交流也日漸頻繁,人們對西域、對匈奴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也不可能如一二代和親公主一樣,對西域、對匈奴那麼恐懼,更何況,還是出塞當人家的閼氏,都已經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她還悲切什麼,剩下的,也就只有不甘於平凡,並願爲此付出一定犧牲,也許,這樣的王昭君沒有傳說中那麼高尚,但勝在真實,勝在有血有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