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乾隆中央空調式的寵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高氏是乾隆朝第一位晉封貴妃的女子、乾隆10年高氏病重,乾隆還特意提升她爲皇貴妃,她本是乾隆的使女出身,卻超拔獲得提升,乾隆真的是因爲寵愛她,所以纔給她這些特別待遇的嗎?其實,縱觀乾隆朝的其他妃嬪的待遇,就會發現乾隆給高氏這一切待遇,並非因爲寵愛。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從使女直接超拔爲側福晉,地位與那拉氏相同。

從表現上看,高氏與那拉氏在乾隆潛邸時,都是側福晉,乾隆對二人都很喜歡。而實際上高氏的地位是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提拔的。那拉氏也是雍正12年嫁入寶親王府,二人都是由雍正提拔,所以兩人能封側福晉,與乾隆並沒有任何關係。

中央空調式晉封,人人有份

乾隆二年,高氏被封爲貴妃,是當時後宮中唯一的貴妃,乾隆10年,被封爲皇貴妃。這兩個時期的唯一貴妃或許能體現乾隆對高氏的寵愛,但若靠名分來證明她的特殊性,其實在乾隆後宮中高氏也並不佔任何優勢。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第2張

把侍妾和側福晉的最終名分弄成一樣,在整個清朝也就乾隆這麼表達特殊的愛了。乾隆12年慧賢皇貴妃剛死,乾隆後宮就進行了職位普調,有嫺妃、純妃、愉嬪、令嬪得到了晉升,而且還違制,同時出現了兩位貴妃。對比雍正時期的年氏病危時,只有她一人被封爲皇貴妃,就知道在乾隆朝的貴妃、皇貴妃其實並沒有多少含金量。

諭旨朕奉皇太后懿旨。貴妃誕生望族。佐治後宮。孝敬性成。溫恭素著。著晉封皇貴妃。以彰淑德。嫺妃、純妃、愉嬪、魏貴人。奉侍宮闈。慎勤婉順。嫺妃、純妃、俱著晉封貴妃。愉嬪、著晉封爲妃。魏貴人、著晉封爲嬪。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第3張

乾隆式懷念,一文思念多人,

乾隆喜歡寫詩,他寫得最好的就是他的紀念亡妻的詩了,乾隆也寫過不少懷念高氏的詩如:

乾隆十四年:三年才過忌,週歲又思人。

根據這首詩的註解:“才過忌”是指高貴妃去世三週年忌日剛過,表達的是思念高氏,而“週歲”、“又思人”是指孝賢皇后去世一週年。從 “忌才過”和“又思人”,可以知道乾隆其實更思念的還是他的孝賢皇后啊。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第4張

乾隆十五年:更切懷賢匹,無何逮小祥。

這時高氏去世已經5年了,孝賢皇后也去世2年了,又到了他們的週年忌日了。

乾隆十六年:憶慧賢皇貴妃以乙丑是日薨逝,而孝賢皇后又以戊辰春月東巡至濟南抱病仙逝。

從這幾首詩中,都可以看出每次乾隆想念高氏的時候 ,一定會帶上孝賢,這些詩明顯不純啊。三毛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一樣,那我就不要了。而乾隆對高氏的懷念也僅能找到這麼幾首,而對孝賢皇后的懷念可以從:去世次日、奉移、彌月、二月、三月、百日、週年、二十七月、安葬,生日,冥誕,結婚紀念日,還有各大節日、以及平日的觸景生情、睹物思人等等。從詩中,可以看出,乾隆對孝賢記載是非常全面的,而對高氏的記載卻非常模糊的。甚至連她入府時間、生日、年齡、與太后、父兄的關係、死因,病症,通通沒有記載。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第5張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爲側室福晉。乾隆初,封貴妃。薨,諡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清史稿 后妃傳》。

一個在乾隆時期很受寵愛的妃子,史書對她的記載卻如此簡單,而且還位極皇貴妃,但乾隆朝一共有6個皇貴妃分別是:令懿皇貴妃(後追封孝儀純皇后)、慧賢皇貴妃 、純惠皇貴妃 、慶恭皇貴妃 、哲憫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而《清史稿》對這6個女人的記載幾乎一模一樣,這說明在乾隆心中,對這6個女人的感情都是半斤八兩,不過是皇貴妃中最普通的一員。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第6張

懲治妻弟,毫不留情

《嘯亭雜錄.殺高恆》記載:兩淮鹽政高恆,以侵貪匣費故,擬大辟。勾到日,上惡其貪暴,秉筆欲下,傅文忠代爲之請,曰:“願皇上念【慧哲皇貴妃】之情,姑免其死。”上曰:“若皇后弟兄犯法,當如之何?”傅戰慄失色,上即命誅恆。

乾隆絲毫不顧及私情,在處死高氏的弟弟、侄子時一再強調,自己不會因爲慧賢皇貴妃的關係而赦免他們。可見高氏在乾隆心中,也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更不會因爲她而對其弟有絲毫的顧念之情。

從使女擢升側福晉,乾隆是否真的寵愛高貴妃? 第7張

如果將“乾隆式寵愛”放到今天,那他的行爲可能就是渣男,也許有人會說,他一生都深情於孝賢,深愛已死,其他的女人對他都是過客,再不用深情。但是,高氏呢,她死在孝賢之前,這位清朝第一個封貴妃、封皇貴妃的女人,但從她的待遇上看,她與後來的幾位貴妃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