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安史之亂楊貴妃爲何失蹤?楊貴妃下落之謎簡介

安史之亂楊貴妃爲何失蹤?楊貴妃下落之謎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倉皇逃出長安。第二年,隊伍途徑馬嵬驛的時候,軍隊譁變,逼唐玄宗誅殺楊國忠和楊玉環。萬般無奈之下,唐玄宗賜楊貴妃自盡,當時楊玉環只有38歲。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敘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悲劇故事。

楊貴妃自殺於馬嵬驛的說法,是正史的記載。如唐人李肇在其《國史補》中說:“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馬嵬店媼收得錦靿一隻,相傳過客每一借玩,必須百錢,前後獲利極多,媼因至富。”意思是楊貴妃死於馬嵬驛的一座佛堂梨樹下,在搬屍時,楊貴妃腳上的一鞋子失落,導致一位老太婆藉此大發其財。對於這一歷史事件,《舊唐書》、《新唐書》的記錄與李肇的記載大同小異。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所引楊貴妃被縊的史料更爲詳細。當譁變的軍隊的殺了楊國忠後,護駕的六軍將士仍不肯繼續前進,唐玄宗親自下令也無效。唐玄宗要高力士問軍中主帥陳玄禮是什麼緣故,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已經謀反,楊貴妃不應再繼續在位了,希望皇上能予以正法。唐玄宗聽後,最初不肯割愛,但不久之後,京兆司錄韋也進言勸唐玄宗速決。唐玄宗卻說貴妃常居在深宮,與楊國忠的謀反有什麼關係呢?但高力士的一番話最終使唐玄宗不得不揮淚割愛,高力士說就算楊貴妃沒有罪,但是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怎麼能安心再讓楊貴妃侍奉陛下左右。陛下應該想一想,將士得以安定陛下才能安定。唐玄宗經不住高力士勸說,於是讓人帶楊貴妃去了佛堂,讓她自縊而死。這樣才使六軍將士整理隊伍前行。

安史之亂楊貴妃爲何失蹤?楊貴妃下落之謎簡介

不僅正史這樣記載,一些詩詞歌賦、稗官野史和戲劇傳奇也認可和採用這種說法。如白居易膾炙人口的《長恨歌》,白樸的《梧桐雨》,洪昇的《長生殿》等。尤其是白樸的《梧桐雨》,詳盡描寫了玄宗和貴妃的愛情以及貴妃自縊的起因過程,平亂之後玄宗只能在夢中與貴妃相見,卻被梧桐雨驚醒。他追思往日與貴妃歡愛的情景,惆悵萬分。儘管在《長恨歌》和《長生殿》後面也描寫了唐玄宗與仙女的相遇,然而對貴妃之死的描寫則是一致的。

也有一些人認爲,楊貴妃自縊而死,而是死於亂軍之中。此說主要見於一些唐詩中的描述。唐肅宗至德2年(757年),杜甫在安祿山佔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於馬嵬驛,因爲縊死是不會見血的。

除此之外,還有楊貴妃吞金而死的說法。比如劉禹錫曾寫過《馬嵬行》一詩。他在詩中這樣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裏中兒,皆是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羣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迴轉美目,風日爲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恪並不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

關於楊貴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種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死者是替身,楊貴妃則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據說楊貴妃的替身是個侍女,軍中主帥陳玄禮愛憐貴妃貌美,不忍殺之,於是與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車運來屍體,查驗屍體的便是陳玄禮,因而此計成功。而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電視觀衆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譜,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後人。日本着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

安史之亂楊貴妃爲何失蹤?楊貴妃下落之謎簡介 第2張

有人說,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亂後,曾派方土出海尋找。在久津找到楊貴妃後,方土還將唐玄宗所賜的兩尊佛像交給了她,楊貴妃則贈玉簪作爲答禮。這兩尊佛像現在還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內,楊貴妃最終死於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內。至今當地還保有相傳爲楊貴妃墓的一座五輪塔。五輪塔是建在楊貴妃墓上的五座石塔。楊貴妃墓前有兩塊木板,一是關於五輪塔的說明,一塊是關於楊貴妃的說明,上面寫着:“充滿謎和浪漫色彩的楊貴妃之墓--關於唐六代玄宗皇帝愛妾楊貴妃的傳說。”

甚至有一種離奇的說法認爲楊貴妃並沒有去日本,而是遠走美洲。臺灣學者魏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一書聲稱,他考證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被人帶往遙遠的美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