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玄武門之變的發生真的是李世民鋌而走險的想法嗎?

玄武門之變的發生真的是李世民鋌而走險的想法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武門之變的發生真的是李世民鋌而走險的想法嗎?接下來本站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發生的玄武門之變,是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多年爭奪皇位繼承權較量的最終結果,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

玄武門之變發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此前,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雖然爭奪皇位的鬥爭也很激烈,但基本上控制在規則以內。

總的來說,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施手段,拉幫結派,以朝堂爲戰場,試圖從政治上打到對方,讓最高裁決者唐高祖李淵心甘情願的支持自己當皇位繼承人。

對於李淵來說,兩個兒子的爭端也有助於他坐穩皇位,皇帝就喜歡搞平衡那一套,而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線恰恰就是李淵放棄了平衡,放棄了李世民。

從而逼得李世民不得不鋌而走險,在玄武門之前的幾個月裏,種種跡象已經表明了李淵做出的決定,並且李建成的策略讓李世民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機,具體大概有三點:

第一:李建成準備對李世民下殺手

根據《資治通鑑》中的記載,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邀請李世民赴宴,並在宴席上準備用酒毒死李世民:

建成夜召世民,飲酒而鴆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扶之還西宮。

玄武門之變的發生真的是李世民鋌而走險的想法嗎?

兩人此前雖然拼得你死我活,都恨不得對方馬上就死,但都比較剋制,只是從政治上攻擊對方,還從沒有直接要搞死對手的事例。

即使都知道對方獲勝後自己的下場不太好,但在李淵和羣臣的目光下競爭,總歸還是要講規矩,沒有誰喜歡陰狠殘暴的太子,李建成的這次行動算是徹底拉低了爭鬥的最下限。

第二:李淵明確表態,李建成是皇位繼承人爭奪的最終勝利者

在李建成毒殺李世民未果後,李淵僅僅只是批評了李建成幾句,然後就找李世民談話,明確告訴李世民,不會讓李世民繼承皇位:

且建成年長,爲嗣日久,吾不忍奪也。

並給李世民規劃好了去處,準備讓他去洛陽,至少在李淵生前,給李世民的最高地位就是洛陽之主了,至於身後,反正看不到了,隨便兄弟倆去爭。

第三:李建成準備逼迫李淵殺李世民

李淵雖然選擇了支持李建成,但李世民畢竟還活着,這麼個超級會打仗的兄弟活着,怎麼能讓李建成放心?但李淵又不允許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怎麼辦?

於是李建成試圖讓李淵相信李世民準備謀反,想用堂而皇之的罪名逼迫李淵殺掉李世民,此前,更是利用突厥人南犯的消息,剝奪李世民的軍權,還準備將李世民手下能打的將軍全部調出長安:

會突厥鬱射設將數萬騎屯河南,入塞,圍烏城,建成薦元吉代世民督諸軍北征;上從之,命元吉督右武衛大將軍李藝、天紀將軍張瑾等救烏城。元吉請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統軍秦叔寶等與之偕行,簡閱秦王帳下精銳之士以益元吉軍。

調出李世民的部下後,李元吉可以在軍中以軍令殺掉這些忠於李世民的人,並且在誣告李世民謀反時,面對無兵權且無將可用的李世民,李淵也更容易下決心殺人。

玄武門之變的發生真的是李世民鋌而走險的想法嗎? 第2張

上述三條原因就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線,對於李世民來說,李建成想殺掉自己還可以躲避或還擊,但李淵最終的攤牌,放棄支持自己繼承皇位,纔是讓李世民悍然發動玄武門之變的主因。

唐朝剛建立時,因爲各地諸侯未平,擅長軍事的李世民對唐朝的作用巨大,加上李淵也希望用李世民來平衡李建成的影響力,所以纔給了李世民爭奪皇位繼承人的希望。

等到唐朝的江山穩定了,李世民這樣的軍事帥才就可以開始打壓了。李淵從骨子裏還是信奉嫡長子繼承製,李建成或許在政治上的能力也並不比李世民差,沒必要去更換太子。

李世民也可以退到洛陽,以他的軍事能力,有洛陽做根據地,未來之天下也未必就是李建成的,但只要他退出長安城,政治上就是失敗者。

以往拉攏的勢力有相當一部分都會倒向本來就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李建成,此消彼長,名分也遠遠不如李建成正統,未來的爭奪將平添無數困難,還不如冒險一博。從李世民的生平看,他是敢拼敢打的,從結果上看,他也賭贏了,史書的記載也就由他擺佈。

備註:本文的觀點和分析全來源於史書的記載,至於史書中描述的李建成準備先下手爲強毒殺李世民的典故是否真實存疑,現在大部分觀點是唐初的歷史記載有篡改的嫌疑,但也沒有其它佐證,只能以此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