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下面由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提到漢文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正是因爲漢文帝的努力,漢朝才得以休養生息了幾十年,逐漸積攢出雄厚的國力。但是對於漢文帝是如何登基,如何坐穩皇位,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

作爲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呂氏被誅殺之後,爲何劉恆會被大家選中,成了漢朝的新皇帝?劉恆既然是周勃和陳平擁立的,那劉恆又是怎麼避免被權臣架空的?漢文帝即位之後,到底又是怎麼一步步抓穩權力,繼而開創出文景之治呢?

想要說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還得從當年呂后在世的時候說起。

呂后在世的時候,劉恆的日子其實並不算好過。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在劉恆之前,劉邦已經先後有了劉肥、劉盈、劉如意這三個兒子。而在劉恆之後,劉邦後來則是又陸續有了四個兒子。

在幾個兄弟當中,劉恆應該算是最不得寵的一個。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相比之下,老大劉肥是劉邦的私生子,當年劉邦還未發跡的時候,就和同村的一個寡婦私通,生下了劉肥。對於劉肥這個庶長子,劉邦雖然談不上多麼偏愛,但也算是非常重視了。老二劉盈,那是呂后所生,算是劉邦的嫡長子,早早就被劉邦立爲了太子。

至於老三劉如意,則是最爲劉邦寵愛。因爲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劉邦在世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提出,想要改立劉如意做太子。只可惜後來因爲羣臣反對,這纔不得不作罷。而其他幾個弟弟,也同樣有各自的理由,被劉邦稍稍重視一些。

唯有劉恆不一樣。

劉恆的生母薄氏,早年並不是劉邦的女人。在秦朝末年的時候,薄氏原本是魏王的夫人。後來,魏王被劉邦打敗,劉邦作爲勝利者,把魏王所有的後宮女子,都搶到了自己的後宮,薄氏這才成了劉邦的女人。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劉邦都不記得自己後宮裏面,還有薄氏這個人。畢竟,劉邦當時身邊女人很多,還有戚夫人這種最得寵的女子,哪裏還有薄氏的位置?直到後來某一天,劉邦被宮裏兩個妃子提醒,這纔想起了宮裏還有薄氏這麼個女人,所以當天就把薄氏叫來臨幸了。

而那一夜之後,薄氏便有了身孕,後來生下了劉恆。但對於薄氏母子,劉邦顯然不太上心。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恆其實就是一次意外的產物。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劉恆八歲的時候,劉邦恰好平定了山西地區的叛亂,所以就直接把劉恆封到了山西。一個八歲的孩子,被一腳踢到了邊疆。這足以說明,劉邦當時對劉恆沒有任何寵愛,甚至看一眼都覺得煩。

不過好在,按照當時的制度,劉恆就藩山西之後,他的母親薄氏,也要跟着一起來山西。因爲這個原因,劉恆雖然不太受父親的寵愛,但是卻並沒有缺失母愛。而且從後來的歷史來看,劉恆被遠遠踢到山西,反倒是因禍得福了。

劉恆就藩山西之後,一直過着深入簡出的生活。在劉恆的成長過程當中,薄氏顯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薄氏也是貴族之後,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在薄氏的養育下,劉恆從小就學會了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恰是他日後能夠開創文景之治的基礎。

如此,就在劉恆就藩山西 不久之後,長安那邊傳來消息:劉邦去世了。隨着劉邦去世,劉恆的二哥劉盈登基。但是劉盈登基的時候,年齡同樣也不大,所以大權都掌握在呂后的手裏。

而呂后掌權之後,一方面爲了穩固自己兒子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報仇,開始對劉邦的幾個兒子和寵妾下手。在呂后的報復下,此後的十多年裏,劉邦八個兒子當中,有五個或直接或間接地死於呂后之手。再加上漢惠帝劉盈早逝,等到呂后去世的時候,劉邦的八個兒子裏面,就只剩下老四劉恆,以及老七劉長還活着了。

所以,到了呂后掌權的時代,劉恆不得寵的特點,反倒是成了他的保命符。其他幾個兄弟,因爲深得劉邦寵愛,所以被呂后視作威脅。唯有老四和老七,老四劉恆因爲母親的原因,一直不受寵,封國也不算大。

而老七劉長則是更慘,劉長的生母,曾經是劉邦姑爺的女人,後來因爲種種意外,才和劉邦生下了劉長。而且,劉長剛剛出生,劉長的生母就自盡了。對於這樣的劉長,劉邦自然也不太待見。

因爲不得寵,劉恆在呂后掌權的時代,雖然過得有點憋屈,但好歹還是保下了性命。相比其他幾個兄弟,劉恆的命已經算是很好了。

如此,在劉恆16歲那年,他的二哥漢惠帝劉盈死了。劉盈死後,呂后先後立劉盈的兩個兒子做皇帝。因爲這兩個孩子都比較小,所以呂后就開始臨朝稱制,歷史也由此進入了呂后稱制的八年時間。在這八年當中,呂后雖然不是女皇,但整個漢朝的皇權,都掌握在她的手裏,所以也算是一位無冕女帝了。

同時,在這八年當中,呂后開始瘋狂扶持呂家外戚。在呂后的扶持下,呂家開始迅速掌權,呂后的幾個侄子,更是逐漸開始掌握漢朝的軍政大權。與此同時,在呂后的要求下,呂家開始和劉家瘋狂聯姻。大多數劉姓藩王,只要還沒成親的,基本上都被呂后強制撮合,娶了呂家的女子。

至於劉恆,史書上沒有確切記載過,劉恆娶了呂家的女子。但後世史學家認爲,劉恆也不例外。因爲據史書記載,劉恆即位之前,曾經有一位代王正妃,這位正妃還給劉恆生下了四個孩子。但就是這樣一位正妃,卻偏偏在劉恆登基之前病逝,而且她生的四個兒子,無一例外,全部夭折。

更讓人疑惑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正妻,劉恆即位之後,既沒有任何追封,也沒有任何記載。在史書上,除了記載有這麼一位代王正妻之位,其他所有信息,全都是一片空白。所以後世很多史學家認爲,當時劉恆應該也娶了一位呂家女子,只不過後來在呂家倒臺之前,這個可憐女子去世了。而呂家倒臺之後,劉恆雖然登基,但對這個呂家女子也沒什麼好感,所以就抹去了她的一切記載。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總之,在呂后掌權的那十多年裏,劉恆雖然一直活得戰戰兢兢,但在薄氏的保護下,還是安全長大,而且學會了很多東西,逐漸成了一個有城府有智慧的年輕政治家。

如此,到了公元前180年八月,呂后去世了。隨着呂后去世,歷史也就此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第2張

呂后臨終之前,已經把所有能抓的權力,都抓到了呂家的手裏。呂后的兩個侄子,呂產和呂祿,一個做相國,掌管國家政務;另一個做上將軍,直接掌管軍隊。而且,京城的所有禁衛軍隊,也都由呂祿和呂產兩人直接控制。

除此之外,呂后還編制了一張巨大的親戚關係網。當時在位的小皇帝,是呂后的孫子。而小皇帝名義上的母親,則是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同時也是呂后的親外孫女張嫣。小皇帝娶了呂祿的女兒做皇后,所以掌管軍隊的呂祿,完全可以憑藉皇帝老丈人的身份,直接控制朝政。而其他重要的劉姓藩王,大多數也都娶了呂家的女子做正妻。就算不是正妻,身邊基本上也都有呂后派去的心腹宮女侍奉,隨時進行監視。

至於那些開國功臣,則是被呂后徹底壓制。身爲丞相的陳平,基本上已經賦閒在家,沒有任何權力;身爲太尉的周勃,更是連軍營都進不去,直接被變相剝奪了軍權。

總之,呂后去世的時候,西漢高層的軍政大權,已經完全被呂家所掌握。甚至就連皇帝,都只是呂家手裏的一張牌而已。呂后去世的時候,呂家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如此。用權勢滔天四個字來形容,絕對是一點都不過分。

而以當時這個局面來看,身爲劉邦第四子的劉恆,想要做皇帝,無疑是癡人說夢。如果在呂后去世的時候,有人和劉恆說,幾個月之後你就是漢朝的新皇帝,劉恆自己估計都不相信。

但諷刺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恰恰把這個不可能的未來,變成了現實。

首先,呂后去世之後,劉氏宗親開始逐漸發力。當時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早已去世多年。但劉肥的幾個兒子,卻基本上都被封侯封王,非常有實力。所以,就在呂后去世後不久,劉肥這一脈的幾個孩子,就開始聯手起兵,兵鋒直指長安。

劉肥這一脈起兵之後,呂家這邊火速派出西漢開國名將灌嬰,率軍前去平叛。但是灌嬰作爲開國老臣,對呂家也沒什麼好感。這主要也是因爲,呂后在世的時候,對這些開國老臣的壓制太重了,導致老臣們基本上都反感呂家。

所以,灌嬰率軍抵達前線之後,就地駐紮下來,根本不主動出擊,反倒是和對面拉拉扯扯,雙方私底下商量要不要一起出兵,直接殺回長安。

在這種狀態下,呂家自然也是憂心忡忡,而且,此時的呂家內部,也開始出現了意見分歧。有些呂家人認爲,反正呂家已經封王了,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就算繼續掌權,其實也沒什麼意思,倒不如直接放棄權力,回自己的封國享福。

呂家這邊產生分歧的時候,京城這邊的開國功臣們,也在逐漸發力。呂后去世之後,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聯手,開始準備發動政變。接下來,周勃控制了同爲開國功臣的酈商,迫使酈商之子酈寄,去呂祿那邊進行心理戰。酈寄本是呂祿的好友,所以當時呂祿也沒有任何戒備,逐漸被酈寄攻破了心理防線。

這就給了周勃進入軍營的機會。

此後,周勃又聯合掌管皇帝信物的大臣,假傳皇帝詔命,讓自己可以真正進入呂祿掌控的軍隊。進入軍營之後,周勃靠着自己的威望,以及皇帝的信物,迅速控制了京城內一半的軍隊。與此同時,在酈寄的心理攻勢下,呂祿交出了兵權。而身爲相國的呂產,則是在皇宮之中,被周勃這邊的軍隊誅殺。

隨着呂產被殺,呂祿交出兵權,呂家的權力瞬間被剝奪殆盡。而且,京城內守軍的指揮權,也落到了周勃和陳平等人的手裏。在這之後,周勃直接逮捕了呂家上下所有人,並且將呂家誅殺殆盡,一個不留。

這就是周勃安劉的整個過程。

而隨着呂家被誅殺,接下來,又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擺到了以周勃爲首的功臣黨面前,那就是接下來該由誰做皇帝。

照理來說,呂家被清理,和當時在位的漢後少帝沒有任何關係。作爲皇帝,漢後少帝是呂后所立的皇帝,合法登基,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但問題是,如果漢後少帝長大,漢後少帝是親近呂家這邊的,到時候勢必要清算功臣集團。到了那個時候,周勃等人就必死無疑了。

所以,擺在周勃等人面前,就只剩下了唯一一條路,那就是廢了小皇帝,改爲擁立其他人做皇帝。

而如果要擁立其他人的話,到底又該擁立誰呢?

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其實並不是劉恆,而是齊王劉襄。劉襄是劉肥的長子,之前劉肥一脈起兵,就是以劉襄爲核心。劉襄不光有起兵誅殺呂氏的功勞,而且從名分上來說,劉襄是真正的長子長孫,完全有合法繼承皇位的資格。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第3張

但對於周勃等人來說,選擇劉襄繼承皇位,顯然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爲劉襄身後實力比較強,一旦劉襄登基,接下來肯定要想辦法剷除功臣集團,不可能坐視功臣集團掌權。要是那樣的話,周勃等人辛辛苦苦發動政變,最後就成爲了爲他人做嫁衣。

而且,如果劉襄心狠一些,做事想要斬草除根的話,到時候周勃別說被封賞了,自家老小的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一個問題。

恰在此時,在劉氏宗親內部,也出現了一些聲音,反對劉襄登基。這個人名叫劉澤,劉澤是劉邦的遠房堂兄弟,在當時的西漢政權內部,輩分奇高。而劉襄之前起兵的時候,爲了讓自己這邊聲勢更大一些,所以就把劉澤騙到了齊國,控制了劉澤麾下的軍隊。這件事,一直讓劉澤懷恨在心。所以當大家開始選皇帝的時候,劉澤果斷提出,劉襄不適合做皇帝。因爲劉襄的舅舅比較牛,如果立劉襄的話,很容易會再次出現外戚作亂的現象。

就這樣劉襄因爲自己的舅舅,錯失了皇位。但誰都看得出來,這不過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問題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權力。而周勃這邊,也不願看到劉襄入主長安,所以自然就接受了這個建議,將劉襄排除在外了。

劉襄既然不可以,那劉肥這一脈其他的孩子,自然也不行了。而如果劉肥這一脈都被排除了,接下來又該立誰呢?

這個時候,周勃等人就想到了遠在山西的劉恆。

劉邦的八個兒子裏面,此時只有兩個在位,分別是劉恆和劉長。相對來說,劉恆年紀更大一些,按照順位繼承製的話,也該輪到劉恆。最關鍵的是,劉恆一直不太得寵,哪怕是就藩山西之後,也是一直被呂后監視,身邊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和資源。

所以,如果擁立劉恆的話,劉恆就算登基,也不敢和功臣集團翻臉。只要劉恆想坐穩皇位,就必須依靠他們這些老臣。而且,周勃等人說不定到時候還可以趁勢掌握更多的權力,做真正的權臣!

周勃當時到底有沒有做權臣的念頭,這確實不好說。不過顯然,擁立劉恆,對周勃等人更有好處,這是毋庸置疑的。

於是,就這樣,一個天大的餡餅,掉到了劉恆的頭上。

當劉恆聽出,呂氏已經被誅殺殆盡,自己即將被擁立爲皇帝的時候,也是滿臉的不可思議。劉恆當時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害怕。劉恆當時懷疑,這或許根本就是一個局。或許是京城那邊,有人掌權之後,想要把自己騙到京城,然後直接囚禁或者誅殺。京城那邊,此時剛剛經歷過一場政變,真相到底如何,誰都不知道。

所以,得知京城那邊打算擁立自己爲帝之後,劉恆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急忙找來自己的心腹進行商議。而在商議的過程當中,劉恆大部分的心腹都認爲,這絕對是一個圈套,勸劉恆不要去。乾脆直接說自己病了,無法繼承皇位。從當時的局面來看,劉恆繼續留在山西,做他的閒散藩王,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同時,也有人認爲,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錯過了,那實在是沒天理了。尤其是劉恆的心腹宋昌,更是力排衆議,力勸劉恆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最終,劉恆還是沒有抗拒皇位的誘惑,決定先看看情況再說。不過,劉恆生性謹慎,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堪稱小心至極。

首先,收到長安這邊的消息之後,劉恆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派自己的親舅舅薄昭,去長安那邊探聽情況。等到薄昭真正確定,長安那邊沒有異狀,大家確實想立劉恆做皇帝,劉恆這才真正動身。

而當劉恆抵達長安附近的時候,這就出現了我們開頭提到的那一幕。

當時劉恆雖然只有二十多歲,但是經過多年的監視高壓生活,再加上薄氏的悉心教導,已經是一個很有韜略很有城府的人了。所以,劉恆當時確定了長安那邊,確實想要擁立自己之後,並沒有任何欣喜若狂的表現,反倒是心情更加沉重了。

此時劉恆最擔心的,就是自己一旦入京,馬上被那些大臣控制,繼而架空成一個傀儡皇帝。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第4張

要知道,此時京城那邊,以周勃和陳平爲首的功臣集團,已經控制了所有軍隊和要害部門。而劉恆此去京城,身邊只有幾個人而已。想要憑藉這幾個人,控制偌大的京城,甚至控制整個國家,無疑是癡人說夢。

從當時的局面來看,只要劉恆入京,不管他怎麼做,他似乎都難逃被架空的命運。

但接下來,年輕的劉恆,卻用自己的華麗操作,徹底扭轉了這一切,改變了這個被架空的命運。

到了長安周圍,劉恆首先派自己的心腹宋昌,去長安城內探聽情況,看看那些大臣是不是真的對自己很恭敬。得知大臣們都在長安城外等候自己的時候,劉恆這才安心前往長安。而到了長安之後,當劉恆見到百官的時候,纔是真正的巔峯交手。

來到長安之後,劉恆沒有選擇在華麗的宮殿內,接受百官的參拜,而是讓百官在城外就地參拜。同時,劉恆還讓周勃當衆給他玉璽,而不是私底下把玉璽交給他。這些做法,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在長安百姓面前。所以,只要這些事情做完了,劉恆在名份上就已經是新皇帝了,天下百姓也都知道,劉恆已經繼承了皇位。

如果這個時候,周勃等人再敢做什麼,就很容易會被扣上一頂亂臣賊子的帽子。當時劉家的藩王還都在,只要周勃敢以下犯上,下面的劉家藩王,肯定會起兵來討伐他,這就是當時劉恆手裏最大的資本。

在全天下面前,公開繼承了皇位之後,接下來劉恆則是開始一步步奪權,穩固自己的地位。首先,在劉恆入城當天,劉恆並沒有直接入主皇宮,而是留在了京城的代王府邸,並且派心腹清理皇宮,以防宮裏出現刺客之類的情況。

等到手下把皇宮清理乾淨了,劉恆這才進入皇宮。從這時開始,皇宮已經徹底屬於劉恆。就連周勃這些功臣,也無法插手皇宮內部的事情了。

與此同時,劉恆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京城內部軍隊的指揮權,交給自己的幾個心腹。如此一來,京城內的禁軍,全都落入了劉恆手裏,劉恆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周勃等人,想要以各種理由拒絕,劉恆完全可以直接撂挑子不幹,以此來威脅周勃等人。反正當時劉恆已經在天下面前即位,如果這時候劉恆返回山西,周勃等人在天下人眼裏,就會成爲所謂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到了這個時候,劉恆已經控制了整個京城,自身安全有了保障。所以接下來,劉恆就可以開始逐漸奪走功臣們手裏的權力了。

在控制京城的同時,劉恆接着之前平定呂家的事情,開始大肆封賞。這期間,除了封賞周勃這種功臣之外,還大量強化劉氏藩王的力量。之前呂后掌權的時候,大力壓制劉家,甚至廢了好幾個諸侯王。而漢文帝掌權之後,則是大力恢復這些諸侯王,力求得到劉家的支持。

就這樣,在漢文帝的封賞之下,劉氏宗親開始逐漸支持漢文帝。到了這個時候,宗親和功臣這兩個集團,已經相對平衡,漢文帝這時候就可以用帝王手段,引導雙方爭權,穩固自己的地位了。

在扶持了劉氏宗親之後,接下來,漢文帝總算可以對付周勃等人了。因爲當時陳平已經逐漸病重,徹底隱退,所以功臣這邊,主要就是以周勃爲首。對於周勃,漢文帝先是大力獎賞他之前的功勞,除了不能封王之外,幾乎所有能給的一切封賞,漢文帝都給了。但同時,漢文帝開始逐步分割周勃手裏的權力,將這些權力分給其他大臣,如此一來,周勃就逐漸被架空了。

再之後,漢文帝又和周勃玩心理戰,主動引導周勃辭職。在漢文帝的攻勢下,周勃很快請辭,辭去了丞相之位。一年之後,漢文帝又以諸侯留在京城,地方向京城運輸糧食過於麻煩,要求京城這邊的諸侯,返回自己的封地。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周勃就只能老老實實回到自己的封地了。

離開京城之後的周勃,此時除了還有一個侯爵身份之外,已經沒了半點實權。而隨着周勃失勢,原本強大的功臣集團,也徹底土崩瓦解,羣龍無首。再加上漢文帝不斷向大臣之間摻沙子,提拔新的官員。就這樣短短一年之後,漢文帝就徹底控制了朝堂。

等到周勃離開京城之後,這時候漢朝的高層大權,已經盡數落入到了漢文帝的手裏。

到了這個時候,漢文帝已經完成了所有戰役,算是徹底勝利了。不過,在這之後,漢文帝其實也沒忘了另一個隱患,那就是其他同姓諸侯王的存在。之前漢文帝爲了奪權,大力提拔這些諸侯王,和功臣集團打擂臺。如今功臣集團已經倒臺了,諸侯王這邊,自然也要被削弱。

所以後來在整個漢文帝年間,漢文帝藉着幾位諸侯王去世的機會,將幾個大型諸侯國,全部分割,分給了老諸侯王的幾個兒子,這也是後來漢武帝施行的‘推恩令’的原型。推恩令這一招,真不是漢武帝首創的。早在漢文帝這位爺爺在位的時代,其實就已經用過了。

歷史上劉恆是如何穩住自己的皇位的?用了哪些辦法? 第5張

也正是因爲漢文帝的這番手段,原本足以威脅漢朝中央的諸侯王,被逐漸分割。這也是爲什麼,後來七國之亂爆發的時候,漢景帝能夠迅速平定叛亂的原因。因爲最強大的幾個諸侯國,都已經被漢文帝給分割了。

就這樣,經過這番胡蘿蔔加大棒的操作之後,本該被架空的漢文帝,不但坐穩了皇位,還徹底解決了功臣集團和那些劉姓藩王。這個過程,雖然明明白白寫在史書上,但即便是從後世的角度來回顧這個過程,我們也不禁感嘆,漢文帝的手段是真的高明。

順便說一句,回到自己封地的周勃,後來則是過得相當惶恐。每次有漢文帝派的郡守和官員,到他的封地視察,周勃都直接穿上甲冑,生怕人家是來殺他的。後來,因爲這件事,周勃還被人家舉報了,最後被抓到京城。多虧了漢文帝念及周勃的恩情,最後釋放了周勃,周勃這才避免了被殺的結局,最後得以善終。

所以,遇上漢文帝這麼個皇帝,對於周勃來說,也算是一個幸運了。要是換做其他皇帝,從失勢的那天開始,周勃說不定就註定要被殺了。

正是因爲漢文帝的手段太過高明,所以漢文帝登基之後,避免了被大臣或者諸侯王架空的局面,徹底握緊了大權。也正是因爲漢文帝掌握了大權,所以後來的文景之治,才得以被開創。如果漢文帝連皇位都坐不穩,那後來的文景之治,自然也就成了空話。

而所有的這一切,真正的巔峯交手,其實就在漢文帝入城的那一瞬間。

如果當時漢文帝表現的差一點,最後肯定無法避免被架空的結局。所以,漢文帝進入長安那一瞬間的表現,其實就決定了後來整個文景之治的開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