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姜維奉行諸葛亮北伐的國策 諸葛瞻爲何還要反對姜維

姜維奉行諸葛亮北伐的國策 諸葛瞻爲何還要反對姜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北伐國策,爲什麼諸葛瞻還要反對姜維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鄧艾帶着兩萬軍隊偷渡進蜀國境內,劉禪派諸葛瞻率軍前往抵抗。

從《三國志》記下來的情況來看,諸葛瞻打這場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

姜維奉行諸葛亮北伐的國策 諸葛瞻爲何還要反對姜維

(諸葛瞻劇照)

一是當諸葛瞻帶着軍隊來到涪縣時,他就呆在那裏,不做任何戰前準備。當時黃崇讓他分兵把守險要的地方,但是他竟然什麼也不做。

二是鄧艾雖然有兩萬人,但軍隊翻山越嶺,士兵疲倦,糧草匱乏。對付這樣的軍隊,只需要以逸待勞,固守不出,可能就把他拖死了。但是諸葛瞻卻一定要出去和鄧艾硬拼。

三是仗還沒開打,諸葛瞻就說喪氣話,說自己有三罪: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進不能守國土。這話既不團結人,又滅自己威風。

就算是一個平常人也不會這樣做,何況是大家都認爲是聰明人的諸葛瞻,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的?

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我們不解,歷史上也有人表示過懷疑。比如寫《華陽國志》的西晉末年的史學家常璩曾說,他曾向當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證過,當年陳壽與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陳壽在諸葛瞻手下當官的時候,曾受過侮辱。因此,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故意黑諸葛瞻。

不過,就算陳壽故意黑諸葛瞻,他畢竟是個史官。中國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質是能夠保證的。也就是說,別人沒做過的事情,他不可能亂寫;別人沒說過的話,他不可能亂說。只不過史官在寫在說的時候,是想表達一種“微言大義”而已。

姜維奉行諸葛亮北伐的國策 諸葛瞻爲何還要反對姜維 第2張

(鄧艾劇照)

那麼,陳壽寫諸葛瞻說的那“三罪”,是想表達什麼“微言大義”呢?

我認爲,陳壽是想說,諸葛瞻打仗不行,卻把責任推在別人身上。他說“三罪”,其實就是說,滅國的責任,首先是黃皓,其次是姜維,接着纔是自己。

爲什麼說諸葛瞻把責任推在黃皓身上,是“微言大義”呢?

照理說,黃皓討好劉禪,讓劉禪耽於享樂。諸葛瞻把責任推到他身上,不管他是不是真該負責,在道義上,倒是沒有問題的。因爲畢竟黃皓是宦官,在古代,宦官幾乎就沒有好形象。國家有什麼問題,都會把責任推在宦官身上。但是,把責任推在宦官身上,其實是個藉口,是因爲不敢直接說皇帝的不是,因此才說宦官。也就是說,陳壽在這裏想要表達的是,諸葛瞻是想把責任推在劉禪身上。

爲什麼又說把責任推在姜維身上,也是“微言大義”呢?

因爲姜維持續不斷地發動北伐,這是諸葛瞻他爹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制定的國策,姜維只不過是執行而已。而諸葛瞻卻說“外不制姜維”,意思就是姜維持續不斷地北伐這件事,是不對的。

姜維奉行諸葛亮北伐的國策 諸葛瞻爲何還要反對姜維 第3張

(黃皓劇照)

連姜維北伐這一項基本國策都要否定,諸葛瞻心裏的陰暗面積有多大?

不過,我這裏想說的是,陳壽雖然在這裏表達“微言大義”,其實,或許實際情況並不是陳壽想的那樣。諸葛瞻的話中,其實表達着當時真實的現狀和他的困惑,諸葛瞻或許並沒有那麼不堪。

當時的蜀國,已經和劉備時期的蜀國,以及和諸葛亮時期的蜀國都很不一樣了。劉備時期的蜀國,是蜀國最強盛的時候。若不是夷陵大戰失敗,劉備又病死,蜀國肯定會一直強盛下去。諸葛亮時期的蜀國,雖然修好了與東吳的關係,不用分精力對抗東吳。但是,諸葛亮發動的連年不斷的戰爭,已經讓蜀國呈現一種衰敗之勢。到姜維時期的蜀國,國內更是被戰爭拖得一窮二白,已經打不起仗了。所以,當時包括譙周等很多人都反對姜維北伐。

對於諸葛瞻來說,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也覺得姜維北伐不對,另一方面,姜維又是執行他爹諸葛亮的政策,他不好說。不過,諸葛瞻權衡利弊,還是反對了姜維繼續北伐。而姜維不聽,一意孤行地北伐。所以諸葛瞻才說了那樣的話,表達了那樣的憂慮和困惑。

當然了,諸葛瞻心中雖然並沒有那麼陰暗,但他確實能力不足,又是一個失敗者,他被史官貶低,也是很正常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