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蜀漢軍隊只有十萬人 諸葛亮爲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蜀漢軍隊只有十萬人 諸葛亮爲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北伐僅有10萬兵力,少得可憐,爲何明知必敗還要打呢?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其實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明白了蜀漢實力懸殊,當年自己給劉備制定戰略計劃的時候已經明確指出要交好東吳纔可以有機會和曹魏爭奪天下,但劉備因爲關羽兵敗身死和荊州丟失的原因遷怒於東吳,結果卻在夷陵之戰中遭遇慘敗。儘管劉備臨終之前把蜀漢還有阿斗託付給諸葛亮,但此時的蜀漢全國上下人口不到百萬,軍隊也勉強只有10萬人,而曹魏的綜合實力是蜀漢的4-5倍,匡扶漢室的任務更是難上加難。

此時諸葛亮和東吳重新修好,然後秉承着“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修生養息之後親自帶着部隊到南中平叛,得勝歸來後寫下一篇著名的《出師表》,隨後帶着大軍北伐。

諸葛亮選擇北伐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蜀漢軍隊只有十萬人 諸葛亮爲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一、堅持自己的理想。他年輕的時候把自己比作管仲,當年管仲只是一個小吏,官雖小但很有才華,而齊桓公也是一個擁有遠大志向的君主,他不甘心齊國只是東邊一個邊緣小國,於是向天下求賢。管仲毛遂自薦把自己的治國理念告訴齊桓公後發現他們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齊桓公授予管仲絕對的權力,讓他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而齊國經過管仲的改革之後國力蒸蒸日上,輕而易舉吞併周邊小國,齊桓公也成爲春秋五霸之一。

諸葛亮所處的三國時期雖然沒有像春秋戰國一樣混亂,但也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北方的曹魏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一樣勢力最強,而且還對蜀漢虎視眈眈,但這也正是諸葛亮證明自己的時候。假如北伐成功,那不僅保住了蜀漢,自己也得以實現理想抱負,歷史也會給自己記上濃厚的一筆,誰不希望名留青史呢?

二、蜀漢自認爲是漢室正統,在這個政治背景下也需要北伐。自從當年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還有各方諸侯之後終於建立漢朝,儘管期間經歷王莽亂政,但光武帝劉秀依舊扛起了漢朝大旗,當他殲滅王莽之後重新建立漢朝,史稱東漢。曹操在位時儘管已經實際上成爲漢朝的統治者,但他一輩子都認爲自己是漢臣,皇帝也還是漢獻帝劉協。而曹操死後曹丕居然代漢自立,這個消息讓天下震驚還有憤怒。

曹丕篡漢之後天下主要分爲兩派,一派就是新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以曹氏家族爲代表的新權貴集體,另一派就是漢室的擁護者,心繫漢室的臣子和百姓。蜀漢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在名聲上非常有利,而且還可以吸引到這裏人才來投誠,有了這杆大旗就是師出有名。假如此時不出兵的話,再過個幾十年當這批忠於漢室的臣民漸漸凋零,到時候再北伐就相當於侵略戰爭,難度係數也大大增加,這是諸葛亮不願意看到的。

蜀漢軍隊只有十萬人 諸葛亮爲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第2張

三、蜀漢內部發生矛盾,急需用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當年劉備入主益州的時候靠的是荊州的人馬,比如諸葛亮、馬良、王甫等等人物,他們屬於“荊州派”,也一直主導蜀漢朝政。但自從夷陵之戰後蜀漢徹底丟掉了荊州,而此時的“荊州派”對於益州本土士族來說就有種雀佔鳩巢的嫌疑,這批人以李嚴爲首,他們一直想重新奪回自己的話語權。

劉備在位的時候還可以憑藉着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平衡兩邊人的關係,但新上位的劉禪並沒有這個本事。假如不做出措施的話蜀漢將會面臨內鬥的風險,屆時還會被曹魏滲透,蜀漢敗亡得更快。爲此諸葛亮只能發動戰爭,通過戰爭讓各個派系攜手並進,以鬥爭求生存。

四、曹魏政局失衡,蜀漢有機可乘。曹丕上位不正,他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於是刻意打壓宗室將領,曹彰。曹真等等曹氏大將因此暴斃身亡,各個沙場老將也逐漸凋零,曹魏雍涼戰區並沒有強而有力的主帥坐鎮。

而此時的曹魏北邊異族蠢蠢欲動,鮮卑首領軻比能一直想飲馬黃河,東吳也和蜀漢攜手並進從廬江方面進攻曹魏的壽春防線。蜀漢這時候出兵可以讓曹魏首尾不能顧,這對於蜀漢來說獲勝的機率很高,甚至還可以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蜀漢軍隊只有十萬人 諸葛亮爲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第3張

五、蜀漢的民生、經濟和軍隊足以支持發動戰爭。我們都知道有句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發動戰爭那就要有足夠的準備,當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還特意籌備了兩年的物資。諸葛亮掌權這幾年極力恢復民生,也給老百姓制定了很多惠民政策。所以在《出師表》裏面提到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句話正是那時的真實寫照。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個發明家,他知道曹魏有強大的騎兵,而蜀漢但但靠步兵對抗則顯得很吃力,所以就發明了“諸葛連弩”這種跨時代神兵,以裝備的優勢做籌碼換取戰場的勝率。

綜合以上因素也就是諸葛亮執意北伐的原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