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爲什麼一直要北伐呢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三國時期,若論魏蜀吳哪一方的國力最弱,當之無愧的自然就是蜀國了。尤其是在連續經歷了荊州大戰、夷陵之戰兩次大敗,失去了荊州的大片土地和有生力量之後,蜀漢就像是經歷了人生中的“滑鐵盧”。蜀國的情況一下子從開始稍有起色,直接逐步跌入了谷底,本就是偏安一偶的蜀漢,更加愈發顯得弱勢。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蜀國在三國之中爲什麼是最弱的?這一點其實從荊州丟失之後,魏蜀吳三國的土地大小就能看出來。當時整個天下大致可以分爲十三個州和一些特別獨立區(不如州大,但是也不歸那個州管,如漢中、司隸地區),曹魏獨佔整個偌大的北方地區,兼併:冀州,幽州,幷州,涼州,豫州,青州,徐州,兗州,司州等九州和司隸地區,東吳佔據了長江以南的大部分絕大部分地區:揚州,交州,荊州等三州,我們所說的江東六郡,其實就屬於揚州,蜀漢則只有獨獨一個益州,加上漢中以及和西涼地區的部分土地。

可見,其實在荊州丟失以前,蜀漢的實力是和東吳差不多的。但是在丟失荊州之後,蜀漢的土地和東吳相比都只有對方的一半左右了,更遠遠沒有辦法和曹魏相比。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2張

而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土地決定了人口、人口決定了生產力和軍隊數量。尤其是在經歷了夷陵之戰大敗後,蜀國的局面更加不容樂觀。當時的劉備傾舉國之力討伐東吳(說是舉國實力,其實也就只有不到十萬人的兵力,三國演義裏的七十二萬大軍,純粹是子虛烏有的胡編亂造),幾乎全軍覆沒之後,蜀國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簡直就是在夾縫中求存。

幸好當時的東吳和曹魏之間互相掐起了火,似乎已經沒有把如此衰弱蜀國當作對手,才讓蜀國有了一定的時間休養生息。之後諸葛亮等蜀國臣子大力施爲,蜀國才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元氣。

但是就算是蜀國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也依然無法做到和曹魏相提並論。畢竟你在恢復的時候人家也在發展,而且在土地的巨大影響下,曹魏發展的速度肯定要遠大於蜀漢恢復的速度,所以越到後面,魏國和蜀國的實力差距越大。可在實力懸殊如此大的情況下,諸葛亮卻出人意料的選擇北伐,去和曹魏硬碰硬,這到底是爲什麼呢?大概有以下三個原因。

其一,就是因爲土地太小了,所以纔要北伐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3張

咋一看,土地太下,十里不如人,就應該防守等待機會。可聰明的人不難看出,土地小和人家拼發展只會讓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沒有機會佔據優勢,一直拼發展其實就是等死。最後的結果,無非是在實力大到了一定地步之後,曹魏裹挾這百萬大軍南下,蜀國只能是螳臂當車,頃刻間就會灰飛煙滅。

所以只能趁着敵方的實力還沒有達到那種地步之前,拼死一搏。正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所以諸葛亮只能選擇北伐,爲了北伐成功的那一線生機。

這一情況諸葛亮在他的《出師表》中也有說明:“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就是說蜀漢偏安一隅,根本不是長久之計。單獨一個益州,沒有多大發展潛力,而且內部人口偏少,根本不適合長時間的發展,這一局面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了。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北伐。

其二,爲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4張

我們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在諸葛亮的心中一直是佔據着最重的地位的。在諸葛亮看來,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是無以爲報的天大恩情,自己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將這種感情更是表達的淋漓盡致。他先是講了劉備白帝城託孤的事情:“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這對他而言是一份無與倫比的信任,也是一份沉重的責任,他不能辜負劉備所託,從諸葛亮的那句“自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可以看出,諸葛亮無時無刻不想完成劉備的囑咐。

諸葛亮想到當今天的局勢,他只有“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才能報答先帝和恩情和信任。諸葛亮的一股拳拳報國之心,千百年來,都一直被人傳唱,宋代的陸游還專門爲此做了一首詩——《書憤五首·其一》,其中有一句話堪稱千古名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其三,爲了蜀漢的名聲,北伐討賊,勢在必行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5張

我們知道蜀漢之建立起就以漢室正統自居,他們的開國皇帝劉備是漢室後裔,最開始建國的國號也是延續了“漢”的國號,劉備的廟號也是漢昭烈帝。可見蜀漢一直在強調自己對漢代文化符號的直接繼承。

爲在蜀漢看來,曹魏是篡權奪位的大漢奸臣,東吳是割地自立的地方政權。其實這個名聲在蜀漢發展的前期,的確給他們帶來了不少便利,使世人覺得只有蜀漢纔是正統,他們才能真正讓天下統一。但到了蜀漢後期,這個名聲自然就成了一個拖累,因爲蜀漢長期偏安一方,長期無作爲,自然就會讓不少人認爲,蜀漢其實並沒有恢復大漢的本事,也只是一個割地自立的偏安政權,都不是正統的國家。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6張

而在古時候的人看來,名不正則言不順,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名正言順。那麼既然蜀漢以“漢”作爲國號,就必須要以繼承漢中央政權爲目的作爲立國基礎,所以他們就不能侷限於蜀地一隅,唯有北伐中原,討伐立國中原的國賊曹魏,才能爲自己正名。

諸葛亮之所以一直在堅持北伐,就是爲了讓世人看到蜀漢的決心,告訴天下人,他們纔是大漢天下的正統,與篡漢的曹魏,永遠勢同水火,並且竭力消滅曹魏,興復漢室。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士族的支持。

其四,爲了轉移國內矛盾,利用北伐形成一致對外的態度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7張

我們都知道劉備原本並不是益州本地人,他是外來人打下益州的。那麼他是靠什麼打進益州的呢?那自然就是此前荊州的力量。儘管荊州已經被東吳給奪走了,但是益州這邊還是有很多人是荊州人。於是乎,荊州的人和益州的人就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派系:外來荊州集團和本地益州集團。

其實按道理來說,益州是益州人的地方,可在蜀漢,其實荊州集團纔是執政掌權的人。所以荊州集團爲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一直都在打壓一直集團,所以這兩夥人之間就難免會產生矛盾。而在這兩夥人之外,還有第三集團,這就是東州集團。東州集團是算是和東吳有着或大或小的關係的一批人,他們一直是益州和荊州兩大集團拉攏的對象。

諸葛亮其實就是荊州集團的領頭人物。蜀漢在夷陵之戰大敗後,荊州派系這一批劉備的老家底有很多人才都戰死沙場了,使得荊州派系的人才凋零十分嚴重,益州集團逐漸佔據了上風。而因爲東吳和蜀漢之間矛盾的爆發,東州集團的地位也自然不會再有以前那麼高了。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8張

而此時諸葛亮已近暮年,國內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作爲荊州集團老大的諸葛亮也不是聖人,他自然也偏心於荊州的這些老部下。而且他還擔心之間死後益州派系會一家獨大,甚至有可能會危及到後主劉禪的地位。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只能選擇了北伐這個辦法。

因爲如果開始北伐,不管大家內部鬧的多厲害,都會暫時放下成見,一致對外,這是每一個優秀團隊必有的特性,這樣就可以壓下兩派之間的矛盾。而且,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蜀漢國內三大集團的矛盾不說會迎刃而解,起碼會得到大大的緩解。

而且,在北伐的過程中諸葛亮還可以接藉機發掘和提拔更多優秀的人才,從而培養出新生力量,以便在未來繼續與益州派系抗衡。

其五,以攻代守,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9張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進攻纔有獲勝的希望,而一味的防守,連勝利的可能性都沒有,等於是慢性死亡,最後免不了要滅亡。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北伐主動出擊曹魏,以攻代守。

在三國後期,曹魏對蜀國採取的策略就是據守要塞,發展實力。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曹魏佔據着中原的大部分地域,在魏蜀吳三大勢力中實力最爲強勁;東吳有長江天塹作爲屏障,加之東吳地域經濟發展良好,實力次之;而失去荊州的蜀漢,無疑是魏蜀吳三大勢力中最弱的一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任由魏國發展,勢必有一天會積累到讓蜀國完全無法對抗的實力,一舉入川。到那時候,就算是益州再山高水深,易守難攻,也必敗無疑。所以,蜀國想要不滅亡就不能坐以待斃,只能主動出擊。

而且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北伐也有兩個好處:

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如此之大 爲什麼諸葛亮還堅持死磕要北伐呢 第10張

其一,主動出擊能夠佔盡先機,能夠把握住戰爭的主動性。如果只是防守,再好的防守策略,也是被動的,敵人終會想出辦法來破解。

其二,是爲了暗示東吳和自己聯手。畢竟當時曹魏勢大,東吳和蜀漢只有聯起手來纔有一線機會打敗曹魏。如果在蜀國出兵的時候東吳毫無作爲,坐山觀虎鬥,與東吳自己而言,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畢竟東吳和蜀漢之間本就是脣齒相依的關係,如果蜀漢沒了,單憑東吳一家,根本就沒有和曹魏抗衡的實力,就只能等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