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裴行儉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裴行儉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調露元年(679年),唐朝大食安撫使、吏部侍郎裴行儉護送波斯王泥涅師回國。在途徑西域的路上,裴行儉招募一萬人馬,發動突襲,平定了西突厥。爲何裴行儉沒有從長安帶一兵一卒,僅在西域招募了一萬沒打過仗的人就兵不血刃平定了西突厥呢

一,出身名門

裴行儉出身河東裴氏,爲隋朝左光祿大夫裴仁基之子。武德二年(619年),裴仁基因爲不滿王世充篡位,想要復立皇泰帝楊侗,結果被王世充殺害,因此裴行儉剛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親。唐高祖李淵感念裴仁基的忠義,於是追封他爲都督,裴行儉因此成了忠烈後裔,受到唐朝的厚待。

裴行儉長大後參加科舉,考中明經科,得以獲授左屯衛倉曹參軍。大將軍蘇定方認爲裴行儉很有才能,日後必定能夠建功立業,於是收他爲徒,把用兵的謀略盡數傳授給他。顯慶二年(657年),裴行儉升任長安令。當時唐高宗李治想要廢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爲皇后。裴行儉對此感到擔憂,認爲武則天會禍亂大唐,便與長孫無忌、褚遂良商議此事。結果袁公瑜將此事告知武則天之母榮國夫人,導致裴行儉被貶爲西州都督府長史。

二,效力高宗

麟德二年(665),裴行儉升任安西大都護,善待西域各國,使得西域各國紛紛歸附大唐。隨後裴行儉被朝廷徵召入朝,擔任司文少卿,因爲政績優異,又升任吏部侍郎。裴行儉與李敬玄共同合作,二人齊心協力,完善官吏選拔與考覈制度,選出了許多人才。程務挺、張虔勖、崔智辯、王方翼、黨金毗、劉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人都熟悉軍事,很有才能,因此都被裴行儉看重,予以提拔重用。

裴行儉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裴行儉善於識人,能根據一個人的性格品行判斷他們未來的命運。李敬玄稱讚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四人很有才能,於是將他們引薦給裴行儉。裴行儉看了四人,感嘆說:“四人有才,但是無法顯貴。除了楊炯好一點,恐怕其他三人不得善終。”裴行儉安排官員的人事調整,見到蘇味道、王劇二人,認爲二人必定官居宰相。後來楊王盧駱四人與蘇王二人的發展都如裴行儉所言。

三,途徑西域

上元三年(676年),吐蕃侵擾大唐。李治於是封裴行儉爲洮州道左二軍總管,抵禦吐蕃。儀鳳四年(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與部下李遮匐叛唐,聯合吐蕃,攻打安西都護府。衆多大臣認爲應該出兵平叛,但裴行儉向唐高宗進諫說:“李敬玄討伐吐蕃慘敗,我軍急需修養。恰好波斯王子卑路斯去世,其子泥涅師在長安爲質,可以冊封他爲波斯國王爲由,送他歸國,路上必定與吐蕃、突厥相遇,到時臣就見機行事,平定叛亂。”

唐高宗採納,於是冊封泥涅師爲波斯國王,讓裴行儉擔任大食安撫使,護送泥涅師歸國。裴行儉一行到達莫賀延磧,遇到大風阻擋,使得嚮導無法分辨路經。裴行儉則不慌不忙,安撫衆人,認爲附近一定有水草肥美之地。不久大風停止,衆人果然在附近找到水源,於是對裴行儉十分佩服,稱讚他是漢代的李廣利。

裴行儉一行到達西州,當地官員出城迎接,他趁機召集當地富戶子弟,跟隨自己西行。裴行儉爲了迷惑西突厥,於是假意對部下說:“天氣炎熱,道路難行,只有等到秋季涼爽,才能繼續西行。”阿史那都支得知此事後,認爲唐軍不會立即前來,便放鬆了戒備。裴行儉大喜,於是召集安西四鎮豪傑,說要帶他們建功立業。四鎮豪傑子弟於是紛紛應召,加入唐軍。

四,平定西突厥

裴行儉以打獵爲名,暗中訓練士卒,然後急速行軍,逼近西突厥。裴行儉率唐軍抵達距離阿史那都支所部十多裏的地方,然後派人向阿史那都支示好,說自己是前來安撫,沒有帶兵前來討伐,命他速速前來拜見。阿史那都支沒有做好準備,又畏懼唐軍勢大,只得前往唐營。裴行儉趁機扣押阿史那都支,嚇得西突厥各部首領紛紛向唐軍投降。裴行儉於是將西突厥諸部首領帶往碎葉城關押。

裴行儉挑選精銳騎兵,日夜兼程,準備擒拿李遮匐。唐軍在路上抓住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二人互相往來的使者,裴行儉於是將使者釋放,讓他回去勸李遮匐投降。李遮匐見大勢已去,只得向裴行儉投降。唐軍在碎葉城立碑紀功,然後帶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等人回長安。唐高宗大喜,稱讚裴行儉孤軍深入萬里,兵不血刃就平定叛亂,真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裴行儉因功升任禮部尚書、檢校右衛大將軍。

五,平定東突厥

裴行儉是什麼出身?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調露元年(679年),東突厥貴族阿史德溫傅起兵反唐,擁立阿史那泥熟匐爲東突厥可汗。單于都護府都護蕭嗣業率軍平叛,結果被東突厥擊敗。唐高宗於是封裴行儉爲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節制西軍程務挺、東軍李文柬等部,出兵三十多萬,討伐叛軍。裴行儉抵達朔州,得知蕭嗣業是因爲軍糧被劫才慘敗,於是命人籌集三百糧車,每車內藏五名壯士,然後派老弱殘兵押送,還派伏兵在後跟隨。

東突厥襲擊唐軍,老弱殘兵的唐軍不戰而逃,使得叛軍盡奪三百糧車。叛軍押送糧車前進,路上累了休息,糧車內的唐軍與伏兵一起內外夾擊,大敗叛軍,嚇得東突厥再也不敢搶奪唐軍糧草。唐軍與東突厥在黑山交戰,屢戰屢勝,嚇得阿史那泥熟匐心腹畏懼,於是將其殺死,投降唐軍。裴行儉又擒獲東突厥首領奉職,然後班師還朝。

阿史德溫傅逃往狼山,又擁立阿史那伏念爲東突厥可汗,繼續對抗唐朝。裴行儉於是又率領唐軍討伐東突厥,駐軍代州。裴行儉施展反間計,使得阿史德溫傅與阿史那伏念互相猜忌。阿史那伏念向裴行儉表示歸順之意,希望可以饒他一命,獲得同意。因此阿史那伏念擒拿阿史德溫傅,投降唐軍。宰相裴炎嫉妒裴行儉立功,於是進讒說阿史那伏念並非真心歸降。唐高宗信以爲真,於是處死了阿史那伏念。裴行儉對此感到愧疚,於是稱病不出,不久去世。

總的來說裴行儉是唐朝名將,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名臣,既擅長書法,善於識人,也擅長領兵打仗,平定了西突厥與東突厥叛亂。在平定西突厥之戰中,裴行儉有勇有謀,不帶一兵一卒,成功使西突厥放棄警惕。然後裴行儉立即招募士卒,祕密訓練,出其不意地發動突襲從而兵不血刃平定了西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