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 清軍爲什麼攻破不了明朝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 清軍爲什麼攻破不了明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魏忠賢掌權期間,爲什麼清軍無法攻破明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明朝末年社會動盪,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宦官禍亂朝政,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惡賊當道,大明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明代的閹宦之禍,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可謂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說到明朝赫赫有名的大宦官,那就不得不提魏忠賢了,當時甚至在民間都有這樣的傳言:“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可見其權勢滔天。

魏忠賢專權期間朝廷內外動盪,按理說正是外族入主中原的好時機,可是即便金軍多麼蠢蠢欲動、按捺不住,卻始終未敢輕易起兵,究竟是爲何呢?

他們是畏懼看似強盛的大明朝,還是畏懼魏忠賢其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故事,或許會刷新你對魏忠賢的看法與三觀。

“九千九百歲”何許人也

提起魏忠賢的名字,想必是令人耳熟能詳,正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臭名昭著的奸佞之臣,最善阿諛奉承、玩弄權術,備受後人唾棄。可以說,明朝最終走向衰敗的結局,魏忠賢“功不可沒”。

魏忠賢一介宦官,如何能得到“呼風喚雨”的權勢?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魏忠賢的“發家史”。魏忠賢出身微賤,可以說是混子一個,整日裏不務正業。

一日,他賭博輸大了,一怒之下揮刀自宮,進宮做了太監。魏忠賢處世圓滑,很會溜鬚拍馬,他巴結上了皇長孫的乳母客氏,二人互爲對食。這客氏也並非省油的燈,二人狼狽爲奸,相互勾結。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 清軍爲什麼攻破不了明朝

待到明神宗、明光宗先後駕崩,明熹宗即位。熹宗對二人頗爲寵信,不僅封了客氏爲夫人,還把魏忠賢的官職一擡再擡。可以說,魏忠賢和客氏將熹宗拿捏得死死的。

熹宗也幾乎事事聽從他們二人,每天沉溺於玩樂,棄國事於不顧,皇權逐漸被架空,大權旁落到了魏忠賢手裏。魏忠賢得勢後肆無忌憚,作威作福;客氏狐假虎威,肆意殘害宮嬪、皇嗣,導致熹宗子嗣凋零。

天啓三年冬,魏忠賢兼領東廠事務,勢氣更盛。魏忠賢自飛黃騰達以來,擅竊國柄,挑起黨爭,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結黨營私。

權勢滔天的他人稱“九千九百歲”,直指“萬歲”,可見其聲勢赫奕。如此奸人必不會有好下場,大概在天啓七年的時候,熹宗駕崩,崇禎皇帝即位。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 清軍爲什麼攻破不了明朝 第2張

崇禎帝深知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惡行,先是隱而不發,令其深感不安,隨後再由錢嘉徵彈劾魏忠賢,陳述他的“十大罪”,並一一讀給魏忠賢聽。

與此同時,魏忠賢一再惹惱崇禎帝,皇帝終於發難,將魏忠賢肢解示衆、將客氏鞭死,以儆效尤。至此,魏忠賢一黨被盡數抄家,咎由自取。

與死對頭“東林黨”的愛恨情仇

前文提到過,魏忠賢其人專擅朝政,他的爲人朝野盡知,只是迫於他的淫威之下敢怒而不敢言罷了。可是,朝堂之上總有人不畏強權,公開坦言與魏忠賢這等小人勢不兩立。

這個帶頭人名叫顧憲成,明代思想家兼東林書院的創辦人,人稱“東林先生”。顧憲成直言敢諫,他的上疏觸怒了皇帝和權貴,因此被革職,回鄉創辦了東林書院。

顧憲成於是開始講學,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吸引了許多有志之士。顧憲成爲人剛正不阿,在士大夫中聲望很高,同時,他的主張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恨,那些人就稱其爲“東林黨”。

以顧憲成公正、廉潔的性子,得罪以魏忠賢爲首的奸人是預料之中的,就這樣名聲大噪的“東林黨”,便成了魏忠賢一黨的頭號政敵,雙方勢同水火。

“東林黨”的煽動無疑爲魏忠賢的專權帶來危機,好在熹宗聽信於魏忠賢,對“東林黨”十分厭惡,魏忠賢的地位依舊無可撼動,等到崇禎帝即位,魏忠賢一黨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東林黨”的冤屈不僅得到平反,還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得到重用的“東林黨”真的能夠挽救即將行至末路的大明朝嗎?意料之外的是,這個答案的結果並不是肯定的,爲什麼這麼說呢?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 清軍爲什麼攻破不了明朝 第3張

首先,顧憲成的思想道德和人品是毋庸置疑的,“東林黨”的主張的確有可取之處,但並不能力挽狂瀾。“東林黨”究其本質還是官僚階級政治集團,它代表了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

這本身就是一種階級侷限性,與魏忠賢一黨的利益追求從本質上來說別無二致。由於受到“東林黨”的威脅,非“東林黨”也開始抱團,黨派之爭規模升級,影響也更加惡劣,明代政爭惡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明末局勢更加動盪,魏忠賢雖已除,卻給了金軍可乘之機。更甚至,東林黨所引發的霍亂比魏忠賢更厲害,他們搜刮民脂民膏,造成了各地百姓起義不斷。

東林黨人

至此,或許我們就能看明白了,縱使魏忠賢當權期間作惡多端,對於外族入侵這方面不給敵人一絲機會。他雖然爲人奸詐狡猾,但也是有些聰明在身上的,對於邊疆的戍守很是看重。

畢竟把控軍事也是他鞏固權力的途徑之一,若想自己地位穩固,首先就是要保住大明的江山不被外族攻破。當然,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從明神宗開始,就有朝廷派宦官到各地採礦和徵稅的例子。

到了魏忠賢時期稅收更甚,這使得政府的財政收入得到擴充,國庫充盈,軍事方面纔能有足夠的銀子使用,敵軍自然不敢來犯,而魏忠賢的死對頭“東林黨”人,他們卻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

與此同時,東林黨人還趁着崇禎帝正忙於清剿魏忠賢餘黨,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等稅負。這就使得朝廷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繳稅壓力到了農民身上,農民日子越過越難,最終揭竿而起。

後面的事便不需要多說了,女真來襲,李自成起義,內憂外患把明朝直逼末路,崇禎帝無奈於景山自縊。由此看來,魏忠賢雖然禍亂國政,攪得朝廷烏煙瘴氣,但是“東林黨”也不見得是大明朝命定的救星。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 清軍爲什麼攻破不了明朝 第4張

“東林黨”被重用後的種種連鎖效應,可以說是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當然,魏忠賢專權時期已經給大明埋下了無數禍根,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對於魏忠賢來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謀私,或許也是因禍得福,魏忠賢爲了鞏固自身權勢的籌謀,竟無意間使大明免遭金軍入侵之擾,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反觀東林黨人,身爲朝廷命官卻不如一個閹人,着實有些扎心。話雖如此,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王朝來說,像魏忠賢這一類的奸佞之臣還是要少點,天下才得以謀求太平。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