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翦每次打仗都要獅子大開口,是真的貪還是裝的?

王翦每次打仗都要獅子大開口,是真的貪還是裝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朝名將王翦,衆人稱其爲“神一樣的男人”。他每次打仗之前都要跟秦始皇獅子大開口,一副很貪財的樣子,那麼他是真的貪還是裝的呢?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秦始皇任用李信

戰國時期,魏國被滅後,滅楚的計劃被提上戰事日程,秦國統一天下也就到了收官之戰,就差一個“孤寡之國”——楚國。秦國上到秦王,下到各國官員,大多人一致認爲楚國現如今不過是骷髏之軀,不堪一擊。

由於王翦出色的軍事技能和戰無不勝的威望,讓秦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任命王翦前去征討楚國,而王翦有個獨特而又令人難受的習慣,不過我認爲這種習慣,也就是其戰無不勝、屢戰屢勝的重要原因。

王翦出兵前總是獅子大開口,貪婪地向秦王索要大量的兵力物力,其軍隊人數高達60萬以上及大量的金銀珠寶,秦王可能覺得一下被掏空,沒有答應王翦的要求。而是一旁的李信,信誓旦旦地說:“我只需要20萬人馬,即可殲滅楚國”。

秦王想了想,這是件好事,王翦需要六十萬,而你僅僅是其三分之一,於是秦王自然樂意地答應李信的要求,派李信前去率領二十萬人馬攻打楚國。

秦王還乘機羞辱了一下王翦,說他已經老了。可能心裏早就知道秦王會這樣想,此時的王翦沒有做出過多的爭辯,轉而向秦王提出回家養老的要求。

當時秦王沒有多想,也認爲王翦確實年事已高、心力不足,便答應了王翦的請求。於是王翦攜一家老小回到老家頻陽,過着花甲之年該有的悠閒生活。

王翦每次打仗都要獅子大開口,是真的貪還是裝的?

王翦滅楚之戰

不過這種生活沒過多久就被打破了,其實王翦也早就預料到終有這一天到來。王翦回到老家後,李信就和蒙恬就帶着二十萬大軍前去攻打楚國,但也只是“孤膽”英雄,一昧的冒失,輕敵的李信和蒙恬可是吃了大虧。

他倆沒有想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楚國現在實力大不如前了,但人家曾經也是戰國七雄裏很厲害的國家,不是說打就能打敗的,人家起碼也戰到了最後,最終這場戰鬥以秦國失敗而結尾。

面對如此從未有過的敗局,對於一生孤傲的秦王而言,此次的失敗真的是讓他可恥至極、顏面盡失,畢竟在秦王主政後,也算是一馬當先、戰無不勝。隨後,秦王爲了挽回大局,重重處罰了李信和蒙恬,也立即派人前去頻陽請回王翦。

面對這樣的失敗,秦王也只能依託王翦了,畢竟秦王手中除王翦外再無他人能夠戰勝楚國。此時的秦王沒有因爲自己的不捨和如此高的代價而去和王翦討價還價,雖然王翦的要求實在太高,讓其頭疼。

不過一回想起秦楚一戰,以秦國大敗而告終,秦王勢必要血洗恥辱、重振威名。最終還是答應王翦的諸多要求,願意派出六十萬大軍前去攻佔楚國。

一路上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楚國進軍,到達秦國與楚國的邊境後。可曾想,這位武功蓋世、戰功赫赫的大將軍並沒有馬上下令攻打楚國,這就是他與常人的不同之處罷了!

更令人費解的是,他命令部隊在楚國大軍前安營紮寨,並沒有開戰之意,而且一住就是一整年。話說,本身這場戰役就是秦國雄吞六國的最後一戰,但這一戰還拖到一年之久。不僅是秦國,就連楚國都很疑惑。

在這一年的時間中,按照王翦的意思,士兵們每天不是在訓練作戰就是在一起玩耍,據說士兵無聊的時候甚至玩起了投石比賽。

在這種緊張的戰備狀態中,還表現出格外的悠閒,可以說秦軍的日子過的是形形色色、瀟瀟灑灑。但越是這種情況,越讓對面的楚軍按耐不住,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他們只能餓死。但又不能貿然進攻,對面可是六十萬大軍,這可是讓楚國不敢輕舉妄動。

王翦每次打仗都要獅子大開口,是真的貪還是裝的? 第2張

一年後,大量的軍隊補給使這個國家不堪重負,楚軍終於撐不住了。楚軍認爲不管是戰死還是餓死,都是死路一條,也許拼死一戰還有一線生機。

考慮一番後楚軍將領決定帶領軍隊奮死抗敵,而這一切都在王翦的預料之中,楚軍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王翦立即下令,趁楚軍還沒做足準備,集合軍隊立即攻打楚軍。結果可想而知,楚軍大敗,楚國名將項燕戰死沙場,楚王被俘。

王‍翦的用心良苦

上文也講述過王翦打仗有一習慣,秦始皇覺得反感,但是爲了勝利也只能勉強答應。在我看來,正是這些外在表現才讓這位戰無不勝、蓋世功勳的將領能夠保全性命,閃退官場。

在進攻楚軍前,王翦就獅子大開口,向秦王索要六十萬兵力,這六十萬兵力相當於把秦國的全部兵力。這一出征,畢竟位高權重、兵強馬大,難免有小人利用或者是秦王猜忌。

在出徵後和打敗楚國後,王翦多次向秦王提出諸多令人頭痛的要求,毫無疑問的是希望能夠從秦王那裏獲得更多的金銀珠寶,良田豪宅。而這些貪婪表現,使秦王認爲他只是貪圖錢財、胸無大志的武將,並沒有謀反之心。這正是王翦的高明之處,用這些習慣打消秦王的猜忌。畢竟王翦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秦王也自然會答應王翦的要求。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