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兩百多年都沒有太監專權 清朝到底對他們做了什麼

清朝兩百多年都沒有太監專權 清朝到底對他們做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朝和太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大清對太監做了什麼,使得兩百多年並沒有出現太監專權呢?

太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們是爲皇家服務的。近水樓臺先得月,也正因爲這樣,有些野心大的太監逐漸不再滿足於僅僅是幹些家務活,伺候人的角色了。開始走上前臺,甚至掌握大權。不巧的是,大明就是這麼一個王朝,雖然朱元璋絞盡腦汁,想了很多辦法,可明朝還是太監干政非常厲害的一個朝代。清朝取而代之之後,很多地方沿襲了明朝的政策和制度,但明朝是一個手下敗將,肯定不能都讓大清滿意,尤其是太監專權,大清是不能接受的。

那麼,大清對太監做了什麼,使得兩百多年並沒有出現太監專權呢?

清朝兩百多年都沒有太監專權 清朝到底對他們做了什麼

努爾哈赤時期的時候,太監有已經有了,但還不成體系。在順治時期,大清的太監是能夠參加朝會的,多爾袞攝政期間,對此非常不滿,下令“嗣後內監人員不許朝參,亦不必排列伺候”,剝奪了太監參與朝會的權力。

隨着大清入主中原,管轄地地方大了,事情也多了。所以, 順治設立了太監衙門,即十三衙門。起先,太監的權力還是很大的,但順治爲了杜絕這一點,規定:“凡系內員,非奉差遣,不許擅出皇城;職事之外,不需干涉一事,不許招引外人,不許結交外官,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結,不許假弟侄等人名字置買田屋,因而把持官府,擾害人民。”

順治還學着朱元璋那樣,鑄立了十三衙門鐵牌,規定太監“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劣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以嚴刑峻法恐嚇、制裁太監干政。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當年大明建國初期,朱元璋對太監的限制不可謂不嚴,可一切都被打破了。可我們看看大清,除了順治之外,康熙曾多次聲稱“太監犯罪斷不可宥”、“太監不可假以威權,事發即殺之耳”。雍正皇帝規定太監官銜不得超過四品,乾隆皇帝也曾頒發諭旨,宣稱“我朝家法,太監只供使令,從不許涉政務,至於外廷臣工,尤當禁絕往來”。就算是大清後來衰落了,可嘉慶、道光仍然下令在宮內各處張貼順治鐵牌上的“敕諭”,告誡人們“防範太監干政”要年年月月日日講。

說白了,大清之所以沒有太監專權,並不在於大清的制度多麼的完美。只要新任皇帝能夠延續這種對太監的控制,其實不用改變什麼,就一定能夠阻止。可如果接班的皇帝,一改往日,對太監信任了,重用了,那這就是危險所在。

大明的朱元璋對太監限制很嚴,可朱棣登基後改了,他唯獨信任太監,久而久之,到了明英宗時代,王振竟然敢把朱元璋立的牌子給推翻,而沒有受到懲罰,就知道這件事要壞在明英宗手上。相反,我們看看大清,歷任皇帝都對太監非常警惕,這不是制度在卡着。

等到慈禧統治期間,大清有了所謂的一切比較厲害的太監,安德海,李蓮英等人才走上前臺。儘管他們還不到專權的地步,但已經算很厲害了。這並非因爲制度問題,而是慈禧個人重用而已。

清朝兩百多年都沒有太監專權 清朝到底對他們做了什麼 第2張

所以,對太監的限制,並非起初的哪個皇帝一個人的政策。一代一代的皇帝對太監干政防微杜漸,時刻保持警惕,並主動而嚴厲地對太監勢力膨脹採取限制懲罰措施,才使得清朝對太監的打壓成了一種持續的慣性,太監無法獲得皇帝的充分信任,始終被被隔離於皇權之外,所以很難形成勢力集團。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