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桂陵之戰龐涓都已經被抓了 孫臏爲何沒有殺他

桂陵之戰龐涓都已經被抓了 孫臏爲何沒有殺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龐涓和孫臏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桂陵之戰龐涓兵敗被擒,孫臏爲什麼不殺了他?

龐涓無緣無故斷了孫臏的雙腿,讓他從此只能在輪椅上度過餘生。

孫臏和龐涓可以說有不共戴天之仇,桂陵一戰,孫臏生擒龐涓,爲什麼不一刀斬了他,以消心頭之恨?

要釐清這二人的恩怨情仇,還得從頭說起——

同窗好友

龐涓和孫臏本來是同學,一起在鬼谷先生門下學習兵法,二人志趣相投,情同手足。

鬼谷山林深樹鬱、雲蒸霞蔚、清新幽靜,是潛心學習的絕佳之地;鬼谷子乃當世傳奇,名頭響亮,腹含通天徹地的學問。

桂陵之戰龐涓都已經被抓了 孫臏爲何沒有殺他

鬼谷子劇照

既到福地,又遇名師,哪有不認真學習之理。孫臏和龐涓受業之餘,常常互相切磋、相互砥礪,學業日有精進。

閒下二人也難免不暢談理想,自然跟戰國時代的絕大多數士人一樣,都志在卿相,進而臻於出將入相。

憧憬之餘,也曾私相許諾,不論誰先發達了,都將援之以手,拉兄弟一把。

時光如梭,歲月如流,轉眼已在山中度過數個春秋矣。

學生都盼望着畢業,學成之後好建功立業、揚名立萬,龐涓和孫臏也不例外。

龐涓是魏國人。孫臏是齊國人。鬼谷山離魏國近。魏國朝廷有個風吹草動不經意間隨着山風就刮進了鬼谷。

聽聞魏國下令招賢,龐涓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動了。

近水樓臺先得月

龐涓是魏國人,鬼谷又離魏國近,近水樓臺先得月,龐涓率先下山。

適逢魏惠王上臺後不久,很想有一番作爲,他先是秉承李悝變法的精神,做了不少改革,如開鑿運河、修築黃河長堤,如開放王室獨佔的山林川澤等。

在用人方面,魏惠王也想遠承爺爺魏文侯時代不拘一格用人的格局,大力提拔底層出身的人才。

因緣際遇,龐涓恰值此時來到了魏國,一聽是鬼谷子的高徒,魏惠王立即破格起用龐涓爲將軍。

龐涓也沒有辜負魏惠王對他的重望,指揮魏軍多次打敗趙軍,因而進一步被魏惠王升爲上將軍。

苟富貴無相忘

龐涓在魏國得志,沒有忘記了此時還在鬼谷山中的師弟孫臏,他修書一封,招請孫臏前來共同輔佐魏惠王,一起建功立業。

此時的龐涓可以說良心未泯,他還惦記着他們師兄二人曾經的“苟富貴無相忘”的約定。

孫臏得到龐涓的邀約,大喜過望,拜別師父,匆匆上路,日夜兼程,不久便趕到了魏都。

龐涓沒有食言,接到孫臏後就把他推薦給了魏惠王。魏惠王一見鬼谷子的高徒雙雙拜倒在自己的階下,大爲得意,立即就想提拔孫臏也爲將軍。

此時的龐涓才心裏咯噔了一下,他意識到自己做得有點冒進了,如果孫臏也受到重用,這不是無形當中給自己增添了一個競爭對手嗎?

不得不說權利腐蝕人厲害啊,龐涓並非一開始就想陷害孫臏,昔日的同窗之誼還是真摯的,邀他前來一起幹事業也還是真心的,但真真切切地涉及到權力地位相爭之時,以往的一切美麗幻想便立刻化爲了泡影。

於是龐涓從旁輕輕進了一言,說無功不受祿,等日後立了功再拜將不遲。因此魏惠王便任孫臏爲客卿。

私心一起,戕害陡生

自從推薦了孫臏之後,龐涓就無時無刻不在後悔,這個時候他纔想起,即使在鬼谷山中學習之時,自己就感覺才氣似在孫臏之下。

彼時沒有什麼名利可爭,也不存在高下立判的場合,所以雖覺不如也並未感到氣餒。

此時此地卻不同了,魏國朝廷和鬼谷山真有天壤之別、雲泥懸隔呀。

面對鬼谷先生,他們可以天真無邪地學習探討;可是面對生殺予奪的魏惠王,他們只剩比拼一途了。

稍一不慎,如果輸給孫臏,那麼現已到手的權力、地位、功名富貴,可能要付之東流了。

退一步說,雖不至於此,那也要和孫臏分享權勢名利,怎如自己單獨受用呢?

私心一起,就再也按捺不下去了,所謂動心起念,必然要付諸行動

於是龐涓設計陷害了孫臏,讓他觸犯了魏國的刑律,最終被處於臏刑,即挖掉了兩個膝蓋骨,從此不能站立行走。

天無絕人之路

孫臏變成刑餘之人後,自然不能被魏惠王重用了,但龐涓仍監視着他,不想讓他有出頭之日。

孫臏窺破了龐涓的陰謀,從此裝瘋賣傻,臥豬圈,吃豬屎,才總算保住了一條性命。

桂陵之戰龐涓都已經被抓了 孫臏爲何沒有殺他 第2張

孫臏劇照

天無絕人之路,恰逢齊國使臣來魏,公事辦畢之後要回國,孫臏祕密會見齊使,備訴自己的學歷抱負,以及在魏被龐涓陷害的經過,央求貴使將其偷渡齊國。

齊國使者聽了他的談吐之後,覺得他是個人才,同時生起憐憫之心,於是便將他悄悄地載回齊國。

得遇伯樂

孫臏到了齊國之後,寄食各處,輾轉到了將軍田忌門下。田忌偶然與這位門客攀談,頓覺他胸中見識不同凡響,很是欣賞。

孫臏爲了能夠展示自己的才學,在一次田忌與齊威王的賽馬中,略作點撥,就讓屢屢敗北的田忌一舉得勝,從此田忌佩服孫臏,禮待爲座上賓。

運籌帷幄

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都邯鄲。趙國打不退魏軍,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經過和大臣商討以後,決定派兵救援趙國。

於是田忌便向齊威王舉薦了孫臏,齊威王想任命孫臏爲將,孫臏以殘疾人爲由推辭了,甘願幕後謀劃。

因此齊威王便任命田忌爲將、孫臏爲軍師,出兵北上救援趙國。

田忌本想率領人馬直接殺向邯鄲,但爲孫臏所止。孫臏給他出了“圍魏救趙”的策略,即不必進軍邯鄲,而是進兵魏國首都大梁,魏軍必然回救,我則可以設伏打援。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意見,麾軍直指大梁。

魏惠王派上將軍龐涓率軍堵截齊軍。

這時孫臏又出計謀,就是充分示弱給魏軍,在進攻大梁東方的前哨城池平陵時故意大敗而逃,誘使魏軍輕敵突進。

龐涓果然上當,只率領部分輕騎追敵,結果在桂陵一地中了齊軍的埋伏,戰敗被擒。

釋放龐涓

此前龐涓因一念私心,嫉賢妒能,設計陷害了孫臏,此時卻被孫臏生擒活捉。

按人之常情,孫臏一定會親手活颳了龐涓以解心頭之憤,然而卻不然,龐涓最終卻被完璧歸魏了,這是爲何?

桂陵之戰龐涓都已經被抓了 孫臏爲何沒有殺他 第3張

龐涓劇照

原來桂陵之戰只是整個魏與趙、齊戰爭中的一場戰役,雖然魏軍戰敗了,但只損失了極小一部分兵力。齊軍雖然戰勝了,但對扭轉整個戰爭的局勢並未起到多大作用。

因爲齊軍並未攻到大梁,魏都安然無恙;其次,齊軍並未北上救趙,因此趙都邯鄲就孤立難支,大約在桂陵戰役開始前,邯鄲就已被魏軍攻破,魏國進佔了趙國首都,趙成侯和部分大臣被迫流亡。

第三,魏軍在襄陵戰場上擊敗了齊、宋、衛聯軍。

所以這場由趙國率先挑起的魏與趙、齊的戰爭,三個戰場上的較量,魏國只在桂陵戰場上戰敗,卻在邯鄲戰場、襄陵戰場上取得了勝利。

趙成侯不得不低頭向魏國乞和,最終在齊、秦、楚多國的施壓與斡旋下,魏惠王才答應與他在漳水上結盟,趙成侯承認魏惠王是盟主,魏軍才撤出邯鄲。

齊威王一開始決定出兵,本來就是爲了疲魏弱趙,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他不想進一步與魏國把關係搞得太僵,多樹立一個敵人。因此齊國也請楚國出面與魏國講和。

龐涓作爲敵方大將,是講和的重要籌碼,在雙方都認可的條件下,龐涓被釋放回魏國,雙方罷兵。

而孫臏作爲齊國的軍師,首先要以國家利益爲上,個人的私人恩怨理所當然地放在其次,所以他雖然痛恨龐涓,但也不能擅自殺了他。

於是龐涓就回到了魏國,繼續當他的上將軍,但他與孫臏的恩怨情仇還未了結,但這筆賬遲早要算。

什麼時候算?那要等到十幾年以後了,孫臏再次假手國家戰爭,不但打敗了龐涓,而且殺了龐涓,終於大仇得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