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樂毅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樂毅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樂毅是燕國八百多年歷史上唯一出現的名將了,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295年,趙國發生了沙丘之變,趙武靈王被殺,趙國軍隊青壯派遭到了老貴族全面清洗,樂毅劇辛龐緩這些高材生紛紛跑路。樂毅轉投到了當時正在招賢納士的燕昭王旗下。

公元前284年,樂毅成爲了諸侯聯軍的統帥,帶領弱小的燕國,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佔領了齊國七十多座城市,只剩下即墨跟莒在苦苦抵抗。

這場戰爭足足持續了五年的時間,這時候國內就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有人說,七十多座城市,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來,就這麼兩座城市打了這麼多年,這分明就是養寇自重。領導要當心他有想法呀!

燕昭王是一代明君,沒有聽這種傳言,可是老皇帝死了之後,他的兒子燕惠王,對這種流言蜚語深信不疑,結果把讓燕國得志於天下的名將逼走。把國家崛起的唯一一次機會白白浪費。

以前我們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都會責怪燕惠王昏庸。其實只有讀懂當時當地的歷史環境,才能明白當時人物的行爲邏輯,絕對不僅僅是昏庸這兩個字能夠解釋。哪怕是英明神武的一代明君燕昭王,其實他也懷疑過。

樂毅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智者千慮,也有一失

這件事情其實樂毅本人也是應該負有一定的責任的。不是說他的人品有問題,而是在選擇國家戰略決策上面給自己埋了一個雷。

公元前284年,諸侯聯軍打敗了齊王的主力部隊,齊國的實力受到了重大的創傷,這個時候諸侯聯軍就面臨一個問題,要不要繼續打下去呢?這次出兵的原因就是因爲齊國吃獨食,偷偷吞併宋國,打破了天下的均衡。

現在已經把他打到殘廢了,天下各國的實力對比再次恢復了平衡,其他的諸侯聯軍就覺得算了吧,得饒人處且饒人。

燕國那邊跟齊國有滅國之恨,現在盟友解散了,要不要打下去就成了一個問題。

劇辛說:齊國強大燕國弱小,都是靠着兄弟們的幫助我們纔有今天,現在他們各回各家,我們也就適可而止吧,佔領一些邊境城市落袋爲安,也算是報了仇。

樂毅反對:齊閔王這個傢伙在國內大搞改革,國內貴族早就恨不得他去死,現在我們一鼓作氣,絕對不會有什麼人去給他賣命的,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史記:劇辛曰:“齊大而燕小,賴諸侯之助以破其軍,宜及時攻取其邊城以自益,此長久之利也。今過而不攻,以深入爲名,無損於齊,無益於燕,而結深怨,後必悔之。”

樂毅曰:“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今軍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禍亂內作,則齊可圖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過恤下而撫其民,則難慮也。”

遂進軍深入。齊人果大亂失度,湣王出走。

從戰術的角度來說,樂毅的說法完全具有可行性,後來也確實證明他成功了,但是在戰略上這有一個巨大的bug。那就是如果齊閔王死了,齊國又有了新王,痛改前非,那麼他所說的優勢將會不復存在。

詭異的事發生了,這個時候楚國過來插了一手,據說啊,他們是把齊閔王拿下來,想要趁火打劫逼他割地。齊閔王有骨氣不答應,楚國惱羞成怒虐殺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難道不好嗎?

齊閔王就是砧板上的肉,他答不答應,重要嗎?殺了他還惹一身騷。

國史上還沒有外國人殺一國之君的事發生過。楚國人爲什麼要做這種事情呢?不就是想要幫齊國人解決麻煩嗎?畢竟一個橫跨齊燕的國家出現,任誰都不安心。

樂毅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齊國在齊閔王死後馬上立了新王,列國對於燕國取得的戰果觸不及防,誰都沒想到燕國居然有這麼一口好牙。一個個開始上躥下跳。

六月之間,下齊七十餘城,皆爲郡縣。秦王、魏王、韓王會於京師。

這幾位去洛陽開會談什麼的不言而喻。如此樂毅陷入了持久戰。

這個持久戰,持續了五年時間,到了第三年的時候,有人就跟燕昭王進讒言。這個讒言並不可怕,只要拿出證據條理清晰把它懟回去就行,最可怕的是這種讒言,他說的是真的。

史記:三年而猶未下,或讒之於燕昭王曰:“樂毅智謀過人,伐齊,呼吸之間克七十餘城。今不下者兩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齊人,南面而王耳。今齊人已服,所以未發者,以其妻子在燕故也。且齊多美女,又將忘其妻子。願王圖之!”

燕昭王的圈套

戰爭持續了三年時間,三年時間在外國作戰,如果一個將領有想法的話完全可以在軍隊裏頭,刷新自己的影響力,安插自己的親信。政府唯一可以拿捏他的,就是他的後勤,可問題是樂毅對齊國貴族採取安撫措施收買了人心:

樂毅修整燕軍,禁止侵掠,求齊之逸民,顯而禮之。寬其賦斂,除其暴令,修其舊政,齊民喜悅。

這也就意味着他可以在齊國那邊獲取後勤。也就是說如果他想造反的話,燕昭王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燕昭王說:如果沒有樂毅,我怎麼能夠報得了這個血海深仇呢?就算他想當王,也沒什麼不可以的,讓人把他的妻子兒女全都送到齊國,還把王冠禮服都送過去。

有沒有覺得這個操作有點熟悉啊?三國時期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不也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嗎?阿斗要是不行,君可取而代之。燕昭王這些政治操作,恰恰說明他的內心深處根本就不相信樂毅。

樂毅要是直接接受,那吃相太難看了,而且他這個王是燕昭王封的,其他諸侯怎麼能允許這種事發生?列國王族哪個不是歷史悠久,經營百年,化家爲國的千年貴族?樂毅一個草根出身的人就因爲有本事就可以當王,要是同時代的白起廉頗等人有樣學樣那還得了?

樂毅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這是把樂毅放在火爐上烤,他除了拒絕沒有別的辦法了,可是現在拒絕了以後再想幹這種事情,那就是當着天下人的面前打自己的臉。

樂毅惶恐不受,拜書,以死自誓。由是齊人服其義,諸侯畏其信,莫敢復有謀者。

燕惠王的擔憂

那爲什麼燕惠王不學他爹的成功經驗呢?因爲此一時彼一時啊,燕昭王在,樂毅頂破天也只能夠在齊國稱王,反正齊國是別人家,丟了,燕昭王也不心疼。

可現在新君即位,樂毅功高蓋世。他就多了另外一個選項,萬一他殺回來當輔政權臣怎麼辦?很多不明真相的羣衆都會支持他的,畢竟他是爲燕國報仇的英雄。

燕昭王一代明君,樂毅的軍功章有他一半,燕昭王活着,樂毅敢回來奪權,多半沒好下場。

可燕惠王這個黃口孺子,他在樂毅面前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不明真相的人甚至都會覺得他真需要樂毅扶着!燕惠王可不想被扶,他也不願意把希望寄託在樂毅的忠誠上。所以就有了後來的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