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誰被稱爲“千古智聖”?一人包下大漢智者前三名

誰被稱爲“千古智聖”?一人包下大漢智者前三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方朔是漢武帝時期的一個傑出人物,在當時政治、思想、軍事、文化方面有很多建樹。

幽默詼諧的一代智聖"東方朔"

東方朔本姓張,小名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陵縣神頭鎮)人。那麼,他爲什麼又姓起"東方"來呢?原來他是一個"棄兒"。生父姓張,名夷,字少平。母親田氏。當他來到人間剛三天,母親就去世了。真是"有孃的孩子像塊寶,無孃的孩子像根草",無法養活他的父親,只好把他扔出家門。當鄰母聽到嬰兒啼哭聲將他抱回來的時候,正值東方發白,於是便取姓"東方",名"朔"。另一說,是母親死後,由兄嫂撫養長大。這是漢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的事。

他雖然在無知中就失去了親生父母的愛撫,但在義母的精心撫養下茁壯成長起來了。剛滿三歲,就顯露出獨特的性格。他記憶力特別強,而又富有好奇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興趣。尤愛"天下祕識","一覽"就能"闇誦於口",且又喜歡指天畫地,像着了迷一樣地獨言自語。爲了探索書中的奧妙和尋求未知的世界,小小年紀就敢離家出走,經月不回。義母雖曾嚴加管教,但這個放縱不羈的孩子,在獵取心的驅使下,多次逃離家園,在外流浪,即使是被蚊叮蛇咬,狼追狗撲,也在所不顧。這個富有開拓性的孩子,在艱苦的流浪生活中,不僅增長了知識,也磨練了意志,更增強了體質。正是這顆不斷追求的心,使得他的青少年時期閃爍出異彩來。司馬遷在《史記"十九學孫吳兵法,戰勝之具,鐘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透過這些文字和數字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年輕人正以無比的熱情抓緊農閒,在寂靜的書齋裏汲取知識,汲取力量。他陶醉在沒有束縛和羈絆的追求中,其思想是活躍的,精力是充沛的。爲了衝出去,他正從重壓下、從堅硬中聚集力量、磨練膽識,作好向上層社會衝殺的準備。

誰被稱爲“千古智聖”?一人包下大漢智者前三名

長安求官 智見聖顏

自劉邦建立起新政權--漢王朝以後,經過文景之治進入到漢武帝時期,已經達到了鼎盛的階段。漢武帝爲了招攬天下賢才爲自己的帝業效忠出力,便下了一道"徵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的詔書,於是,四海有識之士,紛紛聚集長安。他們殫精竭智、洋洋灑灑向皇上進言,抒發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偉見",希望獲得一頂"烏紗帽",以償寒窗苦讀,長途跋涉的艱辛。嶄露頭角的東方朔也擠在這羣人流中。

有一次建章宮後閣欄杆中鑽出一頭像麋一樣的動物來,有人向漢武帝報告,並引來一羣人圍觀,但誰也說不清這是什麼?只好詔見東方朔,狡黠的東方朔看罷,故弄玄妙地先提出個要求道:"我知道這是什麼動物,但陛下先賜給我美酒佳餚,我才願說出來。"漢武帝滿口答應了。等到他酒醉飯炮之後,又提出一個要求道:"某地有公田、魚池、蒲葦數頃,陛下要是慷慨賜給我,我立即就說出來。"漢武帝急於要了解這頭不知名的怪物究竟是什麼,也就爽快地答應了。躊躇滿志的東方朔,這才說出:"此所謂騶牙者也",遠方必有來歸附的人,所以騶牙先來預報。而且,他詳細地指出這種"騶""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事情過了一年以後,果有匈奴混邪王率將士十萬前來降漢。這雖然是一種巧合,但仍然博得了漢武帝的歡心,又賜給他很多錢財。

有一次,漢武帝東遊至函谷關,發現前面有個怪物擋道,其身長數丈,有點像牛,眼睛發亮,寒光閃閃。四腳深深陷入土中,能動卻又拔不出腿來。所有的人看了都十分害怕,又不知道爲何物?在沒辦法處理這怪物時,又把東方朔找來。東方朔雖不能立刻說出一個道道來,但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即用酒去灌。一連灌了數十桶酒,這頭怪物才漸漸地消失,沒入土中。漢武帝問他這是爲什麼?東方朔帶着憂戚的神情作了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釋道:"此憂患所生也","必秦之獄地","罪人徙作地聚","夫酒忘憂,故能消也"。他的解釋是否準確,今天我們已經無法追究。從東方朔的感情上來看,他是在把這種怪異現象的出現,歸咎在秦的暴政和征伐上了。漢武帝深感東方朔見識之廣,識物之多而嘆曰:"博物之士,至乎此乎。"

正是由於東方朔在許多時候能爲皇上解難答疑,漢武帝一直把他留在身邊沒有讓他走,他的官職也逐步由待詔公車、待詔金馬門,直至太中大夫。但他生性滑稽,出語詼諧,舉止荒誕,常給他的升遷帶來致命的弱點,甚至引起人們的攻擊,以"狂人"污之。

智聖鬥法 千古奇才

有一次上林苑給皇上送貢品來了。漢武帝要考一考東方朔的才智,便召他進宮來。漢武帝站在未央宮的臺階上,用木棍將木欄連敲了兩下,然後口中念道:"叱!叱!先生束束!"東方朔的腦子裏立即閃現出:兩木相擊爲"林","束""束"相加爲"棗"字。叱相乘爲四十九。一定是上林苑送來了四十九枚紅棗。漢武帝見他思維如此敏捷,更是歎服不已。有時甚至是想方設法刁難他一下。一次,一羣大臣陪同皇上去游上林苑,見一棵大樹長得枝繁葉時茂,鬱鬱蔥蔥,便問東方朔這叫什麼樹?東方朔隨口而答:"此樹爲善哉!"漢武帝明知他是在胡謅塞責,但誰都不知道此樹何名,也就算了。卻又暗地叫人把這棵樹的杈枝砍掉。過了二年,他們又一起去游上林苑,漢武帝指着這棵砍得禿禿的樹問東方朔"此樹何名?"東方朔應聲而答:"此樹名瞿所。"漢武帝嚴詞責問:"你真會說瞎話,同是一棵樹,前年叫'善哉!,今年叫'瞿所',你這不是欺君罔上嗎?"東方朔不慌不忙,言之鑿鑿:"夫大馬爲馬,小馬叫駒;雞子長大了的叫雞,沒長大的叫雛;大牛叫牛,小牛叫犢;剛生下的小孩叫嬰兒,長大了的叫老者。此樹過去叫'善哉!'現在叫'瞿所',並沒有什麼錯。長、少、死、生,萬物成敗,都沒有定數,均可隨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我決無蒙哄陛下之意。"漢武帝原想借此揭他一次老底,誰知這個妙語如珠的東方朔具有難不倒的辯才,心中暗自佩服。從此,一有疑難,便找東方朔詢問,君臣關係更臻密切。

東方朔的敏才、善辯和升遷,同樣也引起了儒生們的忌妒,總想尋個機會難倒他。一次,漢武帝召集儒生博士們議事,東方朔也在被邀之列。有人當面詰難他道:"蘇秦、張儀是古代能言善辯的謀士,他們的連橫、合縱主張一經採納,便能高踞相位,澤及後世。東方先生是研究先王治民之術的人,自稱是'海內無雙'的賢才,但不知爲什麼搞了這麼多年還是'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呢?就連你的親屬也得不到一點照顧,這實在不好理解。"

誰被稱爲“千古智聖”?一人包下大漢智者前三名 第2張

面對這種富有挑釁性的問題,東方朔不慌不忙作出了一番義正辭嚴的駁斥:"諸位先生都是學富五車又有修養的人,在研究歷史的同時,也應該好好研究現實。這樣才能不拘泥於歷史現象,纔好把張儀、蘇秦和我東方朔聯繫起來看。張儀、蘇秦生活於周室傾危、羣雄割據、諸侯爭霸的時代,征伐、兼併到只有十二個國家存在的時候,仍然看不出鹿死誰手的結果,在此成敗決策的時候,人才問題就顯得特別突出。所謂'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亂世出英雄',那是鍛鍊人的大熔爐,對於那些善於延攬人才的君主來說,只要有利於實現自己帝業的人才,自然言聽計從,予以重用。張儀、蘇秦之所以高踞相位,享受優厚待遇,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而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與戰國時期有着根本的區別。現在的皇帝英明,天下統一,要辦好一件事情,推行一種政策和法令,就像在手中轉動任何一個物體一樣那麼容易,真可謂一呼百應。現在國泰民安,恩及四海,國家的根基穩固得很,就就連四海的夷狄,也來納貢稱臣,求得保護。在這種和平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一批的智能之士,大家都渴望得到重用而獻計獻策,怎麼好區別他們的賢與愚呢?要是張儀、蘇秦和我處在同一個時代,恐怕連一個'掌管'的小官吏也撈不上,還奢望當什麼'侍郎'呢?所以說時異事棄。但不管怎樣,作爲一個正直的人和有上進心的人,就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從另一個方面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去推動社會的發展。詩云:'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姜太公一生行義,到了七十二歲,才碰上週文王得以實現他的主張,被封在齊國,恩澤子孫,傳國七百年而不絕。只要是勤勤懇懇地研究學問,老老實實地做人,又何必擔心身過不留名呢?有些隱士的主張,雖一時不被重視,一生也沒有享受過什麼高官厚祿,但他們的人格是高尚的,就像一塊矗立的巨石,安然挺拔。許由是帝堯時一名賢德的人,並沒有作過官,但人們稱讚他,堯想啓用他。接輿是楚國很有才學的人,儘管他自己裝成瘋子,而人家就不這樣看待他。范蠡是大智大勇的人,在幫助越王勾踐復國之後,爲什麼要泛舟隱去呢?伍子胥是一代名臣名將,爲了吳國的興盛,可謂披肝瀝膽,他雖然遭到奸臣的殺害,但其高大形象,卻高照史冊,誰會說他是該殺的人呢?縱觀古今歷史人物走過的歷程,均足以啓發我們去思索。這正所謂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諸君糾纏。'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義,'枉而直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這是聖人教給我們處世做人的準則,願與諸君共勉。"東方朔這番嚴肅的剖白,不僅說明了自己既安於現狀又圖進取的積極態度,有力地回擊了挑釁者的熱嘲冷諷,更表現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長於辯析的卓越才能,致使滿座啞然,對手歎服。

忠心愛民 正直無敵

東方朔出語詼諧,性格放縱,遊刃於上層社會之中,但並不是沒有政治頭腦的人。相反,他的眼睛裏夾不得半點沙子,對於違背常理,侵害人民利益的事卻敢大膽直言,敢諫敢阻。

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率領大批人馬,假稱是平陽侯的人,微服外出獵狩。而且,往往是深夜出去,平明回來。在追殺各種野獸的過程中,常不顧及地裏的莊稼。農民辛辛苦苦耕種出來的莊稼,還不到收穫的時候就全被糟蹋掉了,能不心痛嗎?於是,縱聲謾罵,併成羣結隊地把平陽侯的這些惡行告到鄠(今陝西戶縣)、杜(今陝西長安縣西)縣衙。縣吏們聽到這種胡作非爲的搞法,也很氣憤,便要去找平陽侯說理。不料走到半路上反遭獵手的襲擊。於是,激起了縣吏極大憤怒,才強行扣下幾個獵手。經過一番審訊之後,這幾個人才吐露實情,並拿出他們身邊所帶的"輿物"來證實自己的身份。縣吏弄清真象以後,也無可奈何,只得把他們放走。從此,南山之下便知道皇上在微行狩獵。雖然蒙受了損失,誰也不敢吭氣了,還在各地爲皇上設置行營,讓這批人有休息、寢宴的地方。儘管是勞了民、傷了財,而漢武帝仍覺得這樣太勞苦、太不方便,便打算在離長安近一些的地方開闢一個範圍更大、規模更宏偉的上林苑。吾丘壽王就是這項計劃的獻策者和規劃者,因而深得漢武帝的賞識。東方朔卻與此人持相反的態度,便直言進諫漢武帝有"奢侈越軌"的表現。他認爲在京郊擴大上林苑是"絕陂池水澤之利","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損耗五穀"的愚蠢作法。還指出擴大上林苑之後,徒使麋鹿、狐兔成羣,也只會給虎、狼猛禽提供棲息場所。這些野生動物爲了找東西吃,還會破壞生產,也會挖冢啃屍、吃人的家蓄,這樣就會傷害人們的感情。何必爲了一時一事的歡樂去幹有損手國富民強的事呢?他順便向漢武帝推薦了《泰階之符》的建議。《泰階之符》是什麼呢?它分上,中、下三臺,共設六個星座,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並說:"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歲大登,民人息,天下平。……"這大概是那時觀測天文的一種設備。漢武帝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建議,正式拜他爲太中大夫,成爲了親近的侍從官員,以備顧問應對、奉詔出使等職,秩比千石,還賜給黃金百斤,表示謝意。但是,迷戀狩獵的漢武帝,並沒有放棄上林苑的擴建工程,這給東方朔的心靈上投下了一個陰影。

有一次,上林苑裏有一隻鹿被人殺了,武帝聽後大怒,下令有司將殺鹿的人處死。羣臣們爲了討得皇上的歡心,阿說一番之後,都說此人該殺,天大的膽子,也不能把上林苑裏皇帝的寵物殺害。東方朔站在一旁暗想:爲了一頭鹿,竟忍心殺一個人,皇權之極,實在太可怕了。他靈機一動,挺而進諫道:"這人不僅該殺,而且應該讓他死三遍。首先,是誘使陛下因鹿殺人,這是一大罪;其次,使天下人聞之,都說陛下重鹿、輕人,這是第二大罪;再次,當匈奴來侵犯時,便可用鹿去驅殺敵人。現在,鹿死了,人也死了,誰去邊關守隘、抗敵?"經他這麼一說,漢武帝知道自己盛怒之下所作出的決定,是不得人心的。於是,便下令釋放了這個錯殺了鹿的人。東方朔運用自己機敏的辯詞,不僅救護了一個無辜者,無形中也匡正了皇帝的一個錯誤決策。

誰被稱爲“千古智聖”?一人包下大漢智者前三名 第3張

古代中國素被稱爲禮義之邦,而封建朝廷總自命是推行"禮"、"義"之道的司令部,聲稱要按禮、義、廉、恥的最高標準來衡量臣民的思想言行。但在統治階級內部是否也有違法亂紀的行爲存在呢?如果有,又該怎樣呢?東方朔在這個方面是敢直言不諱的。隆裕公主的兒子昭平君因犯法關押在死牢裏。後來公主患了重病很思念孩子,花了大把大把的錢把兒子贖了回去。但這個桀騖不馴之徒,在母親死後,劣性不改,甚至敢殺"內官",於是再次被投進了死牢。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形成了兩種看法:有人想討好皇帝,說什麼"既然上次可用錢贖罪,這次也可以這樣作"。另一種看法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漢武帝面對這個公案,有心袒護,又怕引起議論,想起姐姐臨終時的囑託,不禁潸然淚下,悽切地對大家說:"姐姐老來纔有這個兒子,臨死時將他託付給我,然而"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誣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廟乎!又下負萬民。"因此,"哀不能止"。許多大臣見漢武帝這樣傷心,也跟着流眼淚。唯獨東方朔舉杯上前稱頌說:"皇上賞不避仇,誅不避骨肉","天下幸甚!"正在悲慼中的漢武帝覺得他的話太不近情理,便拂袖進宮。不久,便把他傳進宮中訓斥道:"講話要講究時間地點,我正在難過的時候,你向我祝賀進酒,這難道是合適的嗎?"東方朔巧妙地寬慰漢武帝道:"我聽說:'樂太甚則陽溢,哀太甚則陰損,陰陽變則心氣動,心氣動則精神散,精神散則邪氣及,消愁者莫過於酒。"經過這麼一說,漢武帝的氣全消了,不僅沒有懲罰他,還賜帛百匹,以資鼓勵。

館陶公主是漢武帝的姑母,堂邑侯陳舞的妻子。陳舞死後,年過五十的寡婦不甘寂寞,豢養了一個比他小十三歲的男幸--董偃。開始是教他讀書、識字、相馬、射擊,到了十八歲便"出則執轡,入則侍內",成了須臾不可分離的人物。因爲是長公主的寵幸,人們也另眼相看。長公主又慫恿董偃用錢財去結交朋友,達到了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的境地。董偃爲了穩住自己的地位,又採納了一個名叫愛叔的人的建議,設法討好皇上,接近漢武帝。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劃之後,館陶公主把自己的領地"竇太主園"改爲"長門宮",獻給漢武帝,討得了皇上的歡心。然後,又裝起病來,引得皇帝前來探親。佯病中的長公主裝出十分思念的樣子道:"希望皇上路過我家,一定進去敘談,一定要好好接待。"既然是病人的願望,漢武帝也不便拒絕,便滿口答應了。不久,漢武帝從長門宮回來,果然來到她家作客。館陶公主熱情接待,親自下廚,並設法引見了董偃。這一來,董偃的身份便合法化了,而且影響越來越大,有時還可以陪同皇帝在北宮遊戲,或到外面騎馬、觀看鬥雞等,竭盡阿諛之能事。

爲了答謝皇姑的盛意,漢武帝還在宣室設宴款待館陶公主。宣室是未央宮的正室,是大臣們朝見皇上的地方,漢武帝還派人想把董偃也召來。這天正值東方朔執戟值班,他覺得皇上這樣做太失體統了,便"闢戟"進諫,嚴肅地指出董偃以一介平民私侍公主,搞亂了婚姻關係,敗壞了倫理道德,助長了男女之間的不正常氣氛;而且董偃千方百計引誘皇上游玩,"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狂之道,徑淫闢之路",是"國家的大賊,人主之大蜮",應該及早地處死他纔對,怎能讓這種人來宣室作客呢?漢武帝覺得東方朔言之有理,表示以後要疏遠他,但酒宴已經擺好,就讓他混過這一次算了。東方朔卻堅決反對道:決不能讓這種不三不四、不倫不類的人踏進這莊嚴的殿堂,並引古證今把董偃比成古之奸賊豎刁、易牙、慶父之流。漢武帝沒法駁倒他,只得下詔撤宴,改置北宮。從此,也不再寵信董偃。得意一時的董偃又過起了提心吊膽的日子來了,剛過三十,就一命嗚呼了。

東方朔就是這樣一位敢於直言極諫以阻止歪風的人物。

難展鴻才萌生退意

關龍逄是生活在夏桀時候的一個忠臣,夏桀在位時不講德行,無端殺害百姓,又憑武力去侵犯其他部族,致使其他部族聯合起來反對他。關龍逄進行了多次苦諫也不聽,最後還把關龍逄殺了。桀由於不接受忠臣的勸阻,招致了夏王朝的徹底覆滅,最後爲商所取代。殷紂是商朝的最後一個昏君,在他淫亂不止的時候,他的叔父比干曾多次進諫,他不僅不改邪歸正,還制炮烙、設蠆盆,塞阻忠臣進諫。比干以死力爭,三日不去。紂王不以爲忠,反而聽信妲己讒言,將比干剖腹挖心。像關龍逄和比干都是大智大勇、忠心若日高懸的人,他們之所以拼死進諫,爲的是使帝業得續,萬民能不遭罪,而他們都遭到了慘死,這難道不足以證明進諫一事"談何容易"嗎?當他們進諫的時候,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則攻擊他們是蓄意詆譭君王,罪不容赦。當他和他的親屬們遭到株連慘死的時候,構讒者頤指氣使,自鳴得意。這部血淚斑斑的進諫史,至今仍在繼續地書寫着,而巧言令色者的狂想曲也仍在演唱着。蜚廉、惡來生本奸詐之輩,他們以膂力過人而事紂王,巧言令色以進其身,然後用雕琢刻鏤等物去討好主子,以靡靡之音去麻醉帝王之心,以美色去腐蝕帝王的軀體。到了這種時候,是非曲直的標準就完全顛倒了。輔國的仁臣被驅趕,邪佞之徒便乘機而入,如果在此時圖進忠言,會彼扣上"危言聳聽,上拂主意,下違民心"的罪名。那麼,即將出現聖賢彼戮、宗廟崩弛、國家空虛、外患內亂接踵而來的亡國趨勢,志士仁人雖有志於朝廷,但已無匡時濟世的機會了,便只有走退而隱居的違心道路了。隱居者居林泉之間,築土爲室,編茅爲廬,彈琴作樂,以詠先王之風,不問當時之事,以了殘生。伯夷、叔齊本是商紂時的賢德之士,爲什麼要隱居首陽山而當餓死鬼呢?還不是覺得自己的一片忠心,得不到紂王的理解,眼看大廈傾覆,又無力改變,更不能阻止周武王征伐紂王的兵力。他們既不願作商的逆民,也不願作周的順民,只得走上隱居的道路而作了餓死鬼。

接着東方朔又對歷世隱士們進行了一番深刻的分析。許由是堯時賢臣,堯想起用他,他就是不願擠上政治舞臺。他認爲堯只知賢人有利於天下,而不知他們也能賊天下的道理。許由雖沒當官受祿,但並不影響他作爲賢士而存在於歷史上。箕子也是紂王的叔父,見紂王無道,專聽奸佞之言,不納忠臣之諫,便裝瘋作傻,才得以保全住性命。商亡後,被封於朝鮮。後來,當他路過殷墟,作詩憑弔故國時,誰不爲他拋灑同情淚呢?接輿是楚國的賢士,楚王曾以百金聘他爲官,要他幫助治理江南各地。他認爲這是"富貴人之所欲",他的妻子也認爲"至人樂道,不能以貧易操,不爲富改行"。於是,雙雙隱居四川峨嵋山上。像箕子、接輿這樣的人,如果能碰上明君聖主,君臣之間能推心置腹,共商國事,共圖富強,上下同心,則國泰民安,還怕三皇五帝那樣的盛世不能再現嗎?伊尹耕於莘(今陝西合陽縣東南)野,商湯三次去聘請他。他們之間由於統一了認識,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才以天下爲已任,出山幫他伐粱,此所謂聖人之任。

誰被稱爲“千古智聖”?一人包下大漢智者前三名 第4張

姜子牙也是賢能智謀之士,七十歲了還沒有出山,垂釣於渭水之濱。他是在等待時機,尋找明主,直到認識周文王之後,感到心同意合,才願意幫他去征伐紂王,統一全國的。周文王、周武王對姜尚無比信任,總是言聽計從。正是由於君臣的團結和深信不疑,給姜尚提供了發揮才能的機會,使他能深恩遠慮,引義正身,推恩而廣天下,獎勵有德行的人,錄用賢能的人,懲罰那些道德敗壞的人,這樣便達到了統一的目的,建立起美好的風尚,實現了帝王之業。他毫無野心,盡到了臣子之責,封侯授爵,傳之子孫,名顯後世,萬民稱之於今世,也是理所應當的事。關龍逄、比干、伊尹、姜尚……他們都是才華橫溢的人,而他們的結局卻迥然不同,這不正說明"談何容易"的道理嗎?

吳王被非有先生的這一番話感動得淚流滿面,而且深切地感到自己身上確有許多毛病,已經把吳國推向到危險的邊緣了。於是,便痛下決心進行了一番改革。他從自己做起,嚴肅了上朝的制度,端正了君臣的關係,選拔了一批品德廉潔的人,推行一整套節約的辦法,減少了後宮的費用,限制了車馬的使用權,停建了樓臺館閣的建設,並把一些皇家花圃、池塘廢除,用來發展生產。又從皇家倉庫中拿出錢糧來賑濟鰥、寡、孤、獨和殘廢、老人,並減輕了人民的賦稅和刑罰,又將一批奸佞之人與歌舞之徒趕了出去。這樣一來,只三年時間,國內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國無災害之變,民無飢寒之色,家給人足,蓄積有餘,囹圄空虛,鳳凰來集"的一片昇平景象。以致遠方異俗之人向風慕義,各奉其職前來朝賀。

東方朔這番"非有"的假設和議論,只能說是自身失落感的道白。漢武帝雖然多次向他執經問難,自己也曾多次露才揚己,但始終沒有成爲股肱之臣,其懨懨之情是誰都難免會產生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