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的“公僕”:春秋時期晏子誓不做君王的私僕

古代的“公僕”:春秋時期晏子誓不做君王的私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時期的齊國,一日“朝寒”(早晨天冷),丞相晏子正陪在國君齊景公身邊。一陣寒風掠過殿堂,景公感到身上涼颼颼的。許是爲了增加一點熱量來禦寒,他當即支使晏子說:“請進暖食(給我端點熱食來)!”可是,晏子婉拒道:“我不是給您端茶送飯的人,不敢從命。”景公只得又說:“請進服裘(給我拿件皮袍來穿上)!”然而,晏子再次拒絕說:“我不是侍奉您穿衣的人,不敢從命。”(《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晏子兩次“恕不從命”,理由很簡單也很充足,他認爲自己雖然在齊景公駕下爲臣,但做的不是“奉饋(侍奉用膳)之臣”、“茵席(起居鋪席)之臣”。這類侍奉君王生活的私事不屬於丞相的職責,完全有權拒絕不做。然而,理雖如此,但他面對的畢竟是一國之君,或許會有人覺得,爲舉手之勞的小事而怠慢自己的頂頭上司,這位晏丞相是不是太較真太傻帽了?

古代的“公僕”:春秋時期晏子誓不做君王的私僕

網絡配圖

歷朝歷代都有“拜官公朝,謝恩私門”的通病(《資治通鑑鑑晉紀》),不少官員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卻上某某私人家門拜謝,原因是自己的提拔晉升得力於這某某的“提攜之恩”。所以,拜官者往往都要感謝自己的“恩公”“恩師”,因而官場上溜鬚拍馬者繁衍而不絕種。尤其是對君王這樣的頂級鐵腕人物,巴結尚且來不及,誰不甘願效犬馬之勞?《漢書書鄧通傳》記載:“文帝嘗病癰,鄧通常爲上嗽吮之。”漢文帝痔瘡發作,疼痛不已,深受皇帝寵幸的鄧通爲了“謝主隆恩”,竟然趴到文帝的屁股上,接連幾次爲他吮吸膿血,奴顏婢膝,諂媚無恥,真是令人作嘔。可嘆這個鄧通,雖然身爲上大夫,但除了會侍奉主子之外,治國安邦一無所能,徒留下“吮癰舐痔”的歷史笑柄。

古代的“公僕”:春秋時期晏子誓不做君王的私僕 第2張

網絡配圖

反觀晏子,他雖然受到景公賞識重用,但他不像有些人那樣,誰給官帽就拜誰,更不會喪失人格尊嚴和節操,去向其主子獻媚討好。齊景公沒想到晏子會拒絕自己,尷尬之餘禁不住問他:“那你是幹什麼的呢?”晏子說:“嬰,社稷之臣也。”景公又問他,什麼是社稷之臣呢?晏子回答道:“就是立於朝堂之上,掌管大政方針,能夠安邦治國之臣……”在晏子看來,“社稷之臣”應當效命於國家,而不屬於某一位君王,就是說,社稷的利益高於君王的利益,臣子可以爲社稷蒼生盡忠,而不必爲君王私事效力。用現在的話說,“社稷之臣”是國家的“公僕”而不是某個上官的“私僕”。在等級森嚴的時代,晏子能夠突破君臣間的人身依附關係,提出“社稷之臣”的理念,殊屬難得。

古代的“公僕”:春秋時期晏子誓不做君王的私僕 第3張

網絡配圖

晏子寧可辭官不做也要爲民請命,寧可得罪君王也要勸諫盡責,他內心充滿着愛民報國的一片丹誠。有一年,17天淫雨不停,許多地方災情嚴重,可齊景公卻不聞不問,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晏子多次請求“發粟於民”都沒得到允許,就先把自己家裏的糧食分給老百姓。然後,他徒步去見景公說:“現在四處鬧災荒,我身爲國家大臣,卻使百姓飢餓貧困,求告無門;使大王貪戀酒色,失去民心,我的罪過實在太大了,愧對國家和百姓!”於是,他拜了兩拜,毅然掛冠而去。景公醒悟過來後,追悔莫及,立刻派人把晏子請了回來,下令立刻開倉,賑濟百姓,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噠北山》)在君主專制社會,難得有幾人不做君王的私僕。讀《晏子春秋》,晏子敢於諫諍、執政不阿、愛民恤民的形象卻時時浮現在眼前,他的“社稷之臣”可以說是“國家公僕”的古典詮釋,堪稱古代官員爲官之道中的一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