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漢獻帝並非一代傀儡?揭祕漢獻帝

歷史上的漢獻帝並非一代傀儡?揭祕漢獻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末代君主,對於熟悉《三國演義》的衆多“三國迷”來說,他肯定是一個不陌生的人物。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這個漢獻帝與浩如煙海的漢末三國羣雄豪傑相比,歷來都不是一個怎麼樣舉足輕重的人物,他雖然擁有皇帝的高貴身份,但由於他手中沒有軍隊,沒有掌握管制天下的實際權力,因此他只是個被曹操擁立的一個傀儡、一張可供他操縱的政治王牌而已,對於漢末三國的歷史進程而言,他自然起不到什麼關鍵性的作用。後來當曹操去世之後,由於北方已經統一,局勢比較穩定,他的兒子曹丕就輕而易舉地把漢獻帝這件已經沒什麼用處的擺設趕下了臺,然後自己取而代之,是爲魏文帝。不僅小說裏是這麼寫的,史書上也是這麼說的,現代的很多史學家也對這個問題沒有多大疑問。那麼,歷史的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最近,我讀了百家講壇由復旦大學姜鵬先生撰寫的《三國前史:一個傀儡的力量》一書,對這一問題產生了很多新的認識。

歷史上的漢獻帝並非一代傀儡?揭祕漢獻帝

首先,漢獻帝本人並不是一個懦弱怕事、既無權又無能的人物,而是一個明大事、識大體、心懷天下、心繫蒼生、很有戰略眼光、很有治國才識的皇帝。我們過去評價漢獻帝,常常會想到曹操批評漢獻帝的一句話:“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是說漢獻帝從小嬌生慣養,空有心志,沒有無治國安邦的能耐。事實上恰恰相反,漢獻帝從小命途多舛,在他出生不久之後母親王美人就因宮廷鬥爭而被何皇后毒死,因此他連自己的媽媽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自幼得不到母愛的體貼,日子過得應該是很苦的。董卓攻入洛陽,廢掉少帝劉辯,擁立劉協爲帝,並將之脅迫至長安。

董卓被王允設計殺掉後,他的手下軍閥起而作亂長安,更是一片兵荒馬亂的氣象,漢獻帝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小小年紀就要去應對如此複雜的局面,受到的磨礪不可勝數,是非常不容易的,怎麼能與那些富家紈絝子弟先提並論呢?再者,漢獻帝劉協從小天資聰穎,處事得體,董卓擁立他爲帝雖是出於更便於加以控制的原因,但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他比他的哥哥更有“帝王風度”:當董卓率軍來到洛陽郊外偶遇少帝劉辯和劉協時,劉辯當即就被嚇得大哭不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年紀更小的劉協卻臨危不懼,對董卓提出的問題應答如流,這是很了不起的。在長安時,有一次鬧饑荒,漢獻帝命一位大臣開倉放糧,結果這位大臣監守自盜,饑荒依然嚴重。漢獻帝通過當庭煮米實驗戳穿了他的罪行,但卻沒有下令將這位大臣依罪斬首,而是打了他幾十大板,然後令他再去處理此事,這位大臣自然不敢再搞鬼,很快就處理好了鎮荒的事。

第二,漢獻帝絕非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傀儡。漢末的局勢雖然軍閥掌權,局勢混亂不安,但人們對於皇權的認識跟今天人的看法有着巨大的差別,皇帝在他們的心目中依然有一種很神聖的權威性,以至他們雖然傭兵作亂,但絕不敢輕易染指皇權。即便是曹操也不能一手操縱整個朝廷局勢,他的很多決策和命令,必須要得到漢獻帝的同意才具有效力,可以向外發佈。

第三,漢獻帝的作爲深深地影響甚至扭轉了整個漢末三國曆史的走向。爲了拜託長安西部軍閥的控制,重新穩定天下局勢,漢獻帝做出了東歸洛陽的決定。事實證明,漢獻帝的這一計劃很有戰略眼光。洛陽是東漢舊都,有着便於號令天下的優勢。爲了實現這一計劃,漢獻帝不惜歷經千辛萬險,耗時一年多時間最終到達了目的地。漢獻帝的歸來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東部地區的局勢,勢力本來相對弱小的曹操在擁立漢獻帝建都許昌後,一下子就擁有了作爲中央政府號令天下的優勢,面對漢獻帝的號令,地方軍閥哪怕不願服從,起碼也得做做樣子。當時曹操北面有袁紹,南面有劉表、袁術,東面有呂布,都是勢力遠勝曹操不好惹的主,漢獻帝的到來,使這三方頓感壓力倍增,呂布表示擁護中央朝廷,立即解除了和袁術訂立好的同盟關係,袁術稱帝,立即遭到了四方諸侯的聲討,很快在衆人的攻伐之下滅亡,在官渡之戰中,劉表本和袁紹是同盟關係,但因爲有漢獻帝存在的緣故而不敢發兵襲擊曹操後方,而是採取中立態度任憑曹操和袁紹鬥得你死我活,這解除了曹操與袁紹作戰的一個很大隱患。南方勢力本來十分弱小依附於袁術勢力的孫策,因爲擁護漢朝廷的緣故得到了漢獻帝的大力支持,漢獻帝給他加官又是進爵,委以他平定南方的重任,這使得他一時間轉弱爲強,聲望勢力大增,這樣,他一舉蕩平了東南的一些割據勢力,南方逐漸走向統一,這爲日後東吳集團的形成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第四,漢獻帝與曹操的關係絕非是簡單地利用與利用、脅迫與被脅迫的關係,而更近似於一種合作的關係。在漢獻帝的朝廷之中,並非全部都是隸屬於曹操的嫡系勢力,也有很多聽命於自己的大臣。當時天下的很多有才之士人心歸漢,依舊懷有着強烈的擁護漢朝廷恢復天下一統、實現漢室中興的志向和願望,因此,他們奔着擁護漢獻帝的目的纔來到曹操的帳下,表面上是作爲曹操謀士協助他平定地方割據勢力,實際上是代表漢獻帝與曹操合作。這裏面最爲突出的代表是荀彧。正是因爲漢獻帝的向心力,才吸引了大批的人才來到許昌,一時間人才濟濟,這給曹操集團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可以說,漢獻帝離不了曹操,曹操也離不了漢獻帝,如果沒有漢獻帝,就絕對不會有後來的曹操。

第五,漢獻帝並不支持劉備。劉備雖然聲稱他是漢室宗親,但實際上這是根本說不清楚的事。而《三國演義》中所說的漢獻帝認劉備爲“劉皇叔”,聯合董承、劉備謀殺曹操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事實是,漢獻帝恐怕連劉備面都沒有見過,董承密謀殺掉曹操也是他假借漢獻帝的名義自我導演的,被沒有的到漢獻帝的授意。在漢獻帝的眼中,劉備也只是一支普通的地方軍閥勢力,要實現天下一統和安定,他主要依賴的是曹操和孫策(曹操北、孫策南)的勢力,劉備這些人是必須要加以掃除的,更不會寄以他中興漢室的希望。後來漢獻帝退位,劉備還大放流言說漢獻帝被害,好爲自己登基做皇帝做準備。

第六,漢獻帝最後退位,並非是在逼迫下做出的無奈之舉,而是順應形勢、爲保護黎民蒼生免受戰火屠戮而主動做出的選擇。我們一直以爲,漢獻帝手中沒有實權,位同傀儡,曹操活着的時候沒有取代他是因爲他自己沒下決心,而他的兒子曹丕就有這個野心,因而在曹操去世後他就輕而易舉地逼迫漢獻帝禪位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漢獻帝將皇位讓給曹丕的時候,不僅不是在曹家勢力最爲旺盛的時候,恰恰是在局勢對曹丕十分不利的時候。曹操去世後,原本依附於曹操的各派勢力一時間失去了主心骨,就由原本的團結走向分裂,他的弟弟曹彰佔着地利之機跑到洛陽想要奪取魏王之位,而當時屯聚在洛陽附近的一支曹操最爲重要的嫡系部隊青州兵也突然譁變,未得到允許就私自離開自己的崗位向東而去。面對這些局勢,繼承曹操地位的曹丕遠沒有足夠的威望加以震懾,也就是說,北方的局勢很有可能就此而再次走向分崩離析。此時的漢獻帝,已然是一個政壇上的老手,如果他再來個順水推舟,打擊曹丕一下,絕對可以讓他吃不了兜着走。但是漢獻帝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直接把皇位禪讓給了曹丕,這是爲什麼呢?其實此時的漢獻帝十分明白,漢室衰亡已不可逆轉,而天下的老百姓實在不能再經受戰亂了,與其做無謂的抗爭,不如直接做個人情,好讓天下迅速走向穩定。

由此看來,歷史上真實的漢獻帝,雖不能說是一代英才雄主,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物。在他一生執政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做過一件錯誤的決策,如果說有真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他錯生在了漢末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假若他能夠被生在太平年代,他一定會成爲一個很有作爲的好皇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