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尹吉甫爲何會被稱爲“中華詩祖”,《詩經》的主要採集者尹吉甫生平簡介

尹吉甫爲何會被稱爲“中華詩祖”,《詩經》的主要採集者尹吉甫生平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尹吉甫,房陵人(現房縣),黃帝之後伯儵族裔,尹國的國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爲尹,所以又稱尹吉甫,尹吉甫仕於西周,征戰于山西平遙、河北滄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於房。尹吉甫同時也是200萬尹姓族人、60萬吉姓族人共同的太始祖。西周末期,獫狁(古民族)遷居焦穫,進攻到涇水北岸,周宣王五年(前823),尹吉甫率軍反攻到太原,並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陽東)負責徵收南淮夷等族的貢獻,並在朔方築城壘。遺物有青銅器兮甲盤。湖北有尹吉甫宗廟-----建於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的房陵寶堂寺,山西平遙古城有尹吉甫點將臺、湖北十堰市房縣有多處墓和墓碑遺址。

尹吉甫爲何會被稱爲“中華詩祖”,《詩經》的主要採集者尹吉甫生平簡介

西周宣王時,北方獫狁遷居焦穫,進攻到涇水北岸,侵擾甚劇。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獫狁,率軍反攻到太原而返,駐防今平遙城一帶。據清光緒八年《平遙縣誌》載:“周宣王時,平遙舊城狹小,大將尹吉甫北伐獫狁曾駐兵於此。筑西北兩面,俱低。”又載:“受命北伐獫狁,次師於此,增城築臺,教士講武,以御戎寇,遂歿於斯。”尹吉甫曾作《詩經·大雅·烝民》、《大雅·江漢》等詩

人物經歷

尹吉甫,姞姓、兮氏,字伯吉父,尹是官名,他曾輔佐三代周王朝的天子,死後葬於湖北十堰市房縣松林埡,尹吉甫是尹氏、吉氏的太始祖,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是《詩經》的主要編纂人。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繼位,選賢用能,國家興旺,周室中興。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爲大臣。尹吉甫文武雙全,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周宣王親命大臣作詩爲頌“文武吉甫,天下爲憲”。被封爲太師。

但是在《幼學瓊林》則提到了尹吉甫聽信後妻不實之詞,放逐自己兒子伯奇的故事:“欲知孝子傷心,晨霜踐履;”《初學記》說:“琴操,履霜操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尹吉甫之子也。甫聽其後妻之言,疑其孝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編水荷而衣之,採蘋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傷無罪見放逐,乃援琴而鼓之。”尹吉甫聽信後妻,將兒子伯奇趕出家門。伯奇認爲自己沒有犯錯而被趕出,就在被趕出的這天早上就這路上的寒霜,寫成了琴曲《履霜操》。

這《履霜操》是這樣的:“朝履霜兮採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讒言。孤恩別離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歿不同兮恩有偏,誰能流顧兮知我冤”。

房縣民間有着大量有關尹吉甫的鮮活生動的傳說故事,更有大量翔實的文物遺蹟。有關尹吉甫的遺蹟,有多處,其中爲祀祠尹吉甫而修建的石窟“青峯寶堂寺”,大門用方石雕刻,寺中精美的石門、石窗、望柱、挾欄等就在絕壁上雕鑿而成,寺內供奉着尹吉甫的石像,其像手中還握着一個大毒蜂。(另有傳說)寺前有八間木雕結構廟房,還有高大莊嚴的龜馱碑,有二遵高浮雕龍鳳碑、鳳帽,都是遠古御碑。清朝又兩次擴建。有一巨立碑記。首句就點到說:“夫青峯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之佳城(佳城指古墓地)……”有關尹吉甫的傳說故事在房縣經羣衆口耳相傳,世代不絕,與相關遺蹟交相映證,特別是與尹吉甫有關的多處天官墳在房縣的傳說,更爲生動傳神。

在房縣民間詩經民歌傳唱從古到今,流傳甚廣,全縣東、西、南方八個鄉鎮中大批農民能夠用不同形式歌調唱出詩經“關睢”、“伐檀”等多首《詩經》詩歌。一篇《詩經》作者的故鄉仍在傳唱《詩經》的文章,曾經轟動大江南北,響徹海內外。

尹吉甫爲何會被稱爲“中華詩祖”,《詩經》的主要採集者尹吉甫生平簡介 第2張

 民間對尹吉甫的推崇

古房陵有與中華文明幾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的故土有着大量的尹吉甫的文化遺存。尹吉甫文武雙全,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相傳曾降龍伏虎射鵰,西周以後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爲“忠義”至尊的化身,後來一直成爲王宮大臣們做人爲官的典範,唐代時期尹吉甫被朝廷追封爲“忠勤廉謹天尊”,在歷史上房陵歷朝歷代官員也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爲尹吉甫在故地建墓、修祠、造廟,不僅是爲了紀念尹吉甫房陵出生,食邑房陵,采詩房陵,葬於青峯的歷史事實,更是爲了啓迪後人做“忠孝”的榜樣。

通過民間流傳的尹吉甫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對於尹吉甫的崇拜,也可以看到歷代統治者對尹吉甫的推崇,尹吉甫已經成爲了“忠義”的代表性人物。

 歷史評價

尹吉甫兮氏名甲,字吉甫,尹是官名,稱尹吉甫;成爲尹姓的主要來源。尹吉甫是周宣王時的名臣、賢臣,用後世通俗的說法,可稱得上是文武雙全。當時北獫狁入侵宗周,進攻到了涇水北岸,形勢相當吃緊。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獫狁,取得勝利,反攻到太原,並在平遙一帶駐防。尹吉甫還曾奉命在成周一帶徵收南淮夷等族的貢賦。有一件很有名的青銅器兮甲盤,記載了尹吉甫征伐獫狁有功受賞及向淮夷徵貢賦。《詩經六月》也詳細的記載了尹吉甫伐獫狁之事。

尹吉甫和《詩經》很有些關係,《詩經》中有些篇章是讚美尹吉甫功績的;更有些篇章是尹吉甫所作,象《大雅》中《崧高》、《烝民》、《韓奕》、《江漢》諸篇。謝安石曾曾問他那位詠柳的侄女謝道蘊《詩經》何句最佳,道蘊答道“吉甫作頌,穆如清風”。

更新的說法是《詩經》一言以蔽之是尹吉甫一人所作,持此說的好象是臺灣的李辰冬先生,他作了一本《詩經研究方法論》,認爲“三百篇的形式有點像民歌,實際上,作者是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他的內心,並不是真正的民歌。民歌無個性,而三百篇篇篇有個性。所謂個性,就是每篇都有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人物,固定的事件……”如果李先生的說法成立,尹吉甫可不是率爾操觚,而是比屈原早五百年的大詩人。但李先生的說法僅是一家之言,和《詩經》是民歌總集的傳統說法相比,顯得單薄,不好輕信。

尹吉甫也有不能讓人首肯的地方。曹植《貪惡鳥論》雲:“昔尹吉甫信用後妻之讒而殺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離》之詩”。《黍離》有句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對父親尹吉甫的哀怨溢於言表。不過,對《黍離》詩的這種解釋也只是一家之言。

尹吉甫爲何會被稱爲“中華詩祖”,《詩經》的主要採集者尹吉甫生平簡介 第3張

周宣王(姬靜)初年(約公元前820年),輔弼宣王的大臣有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等。但尹吉甫爲朝政中樞的重臣。宣王英明有道,“任賢使能”,使“周室赫然中興”,百姓安居樂業,這與尹吉甫輔佐的功勞分不開的。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周曆六月),獫狁(古部族名)遷居焦穫,進攻涇水北岸,危及宣王。“宣王勵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獫狁"。吉甫親率大軍反攻到太原取得大勝,又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陽東)主持徵收南淮夷等族的貢賦,功績卓著,深得宣王器重。據《東周列國志》載:“宣王晚年病重彌留之際,召見老臣尹吉甫和召虎於榻前,曰:‘朕賴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寧,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宮湟,年雖已長,性頗闇昧,卿等協力輔佐,勿替世業!’”宣王故,立其子幽王,吉甫乃是佐命之臣,不久謝世。

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還有《大雅·嵩高》、《大雅·江漢》、《大雅·韓奕》等詩篇。他的詩歌主要是歌頌和讚美周宣王的功績,但對宣王疏遠賢臣等過失也作了善意批評。如《大雅·烝民》:“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則能補之”。又如《大雅·嵩高》文中對宣王含有諷意。他的詩歌真實地反映了宣王的“功"與“過”,對其作了正確地評價。吉甫的詩對於歷代進步詩人影響較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