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十歲光緒召見臣子:見解不深 但已學會訊問高官

十歲光緒召見臣子:見解不深 但已學會訊問高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81 年中秋節,葉伯英從《邸報》上得知他被任命爲陝西省按察使。大約三週後,李鴻章將聖旨遞送到他手上(很明顯,官僚機構的辦事速度比私下發行的公報要慢得多)。在赴任新職位之前,伯英又奉命去京城覲見皇帝。這次他分別覲見了慈禧太后和年幼的光緒皇帝。關於這次覲見的記錄比1879 年的要短,不過還是值得注意的。

1882 年1 月3 日他覲見了慈禧太后,還是在養心殿。像以前一樣,太后還是先詢問了他曾任何職,上次覲見是什麼時候,還有河流治理的情況。慈禧問道:“直隸挖河是否用機器?”答:“機器船隻有二隻,仍用人力居多。或僱募夫工,或勸諭民修,或派撥勇隊挑浚。”慈禧接着問了一些他組織團練工作和任按察使時的情況,然後問了兩個有關外交事務的問題:“你可知洋藥(案指鴉片—譯者注)加釐如何辦理?” 葉伯英回答道:“臣聞督臣言,洋藥加釐現在每箱議加百兩,督臣尚未允行。” 太后又問英國公使威妥碼(Thomas Wade)是否在天津,葉伯英回答說:“聞已由津來京。”

十歲光緒召見臣子:見解不深 但已學會訊問高官

網絡配圖

在自己的任何作品和官方文件中,葉伯英都沒有表露出對外交事務和技術現代化的絲毫興趣。1870 年發生的天津教案之後,伯英的父親就斷定與西方通商只能導致“邪惡和煽動性的教義”傳入中國(較早時候的天平天國運動正是這種影響的一個例子)。葉坤厚認爲,合適的對策就是“禁止對外貿易”。100 他眼中與外國關係的理想模式是舊時的進貢制度,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當一個朋友帶來一個地球儀供大家寫詩詠誦時,現代世界給葉坤厚帶來的是怎樣的一種認知失調。他絞盡腦汁,用晦澀的典故來把地球儀上的國家安放到他所認爲合適的九州世界觀。

伯英似乎比父親開明一些, 他至少明白,爲了避免外國干涉中國事務,應該避免基督教徒和普通百姓之間發生衝突。然而,對洋務他還遠遠不及慈禧太后。她想了解機械化的疏浚工作。外國人反對在內地收鴉片厘金稅,她也在想辦法處理此事。她還想知道英國公使在哪裏。伯英能夠答出問題,但覺得這些事情都不值一提,所以在年譜中記載的仕途沒有提及。相比之下,慈禧除了在葉伯英第一次覲見時想要詳細瞭解治水的情況(並對此持懷疑態度)之外,還關注外交事務,並對機械化問題感興趣。

覲見皇上的記載讀來則讓人饒有興致。雖然皇上的問題都符合慣例,只是敷衍了事,但讀者還得注意,這個年僅10 歲的皇帝正在學習如何召見臣子。以下是葉伯英的記述:

〔光緒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請訓,蒙皇上於養心殿召見。

上問:“你從何衙門出去?”對:“臣由戶部主事,經前吏部尚書臣毛昶熙奏調辦理團練,嗣後調往河南軍營,洊保道員,分發直隸候補。”

上問:“你在清河道任幾年?”對:“臣同治十二年(1873 年)蒙天恩補授清河道,在任共計九年。”

上問:“清河道事可甚殷繁?”對:“管四十七州縣。近年督辦河工,二月開河出省,十月安瀾後方回保定省城。”

上問:“你到陝西,由何路行走?”對:“臣擬由河南行走。”

十歲光緒召見臣子:見解不深 但已學會訊問高官 第2張

網絡配圖

上問:“幾時可到陝省?”對:“現值冬令,途中若無甚雨雪,開正即可到省。”

聖訓:“你到任後要破除情面,任勞任怨,督率屬員盡心辦理民事。”

俄頃,上諭:“你跪安罷。”臣伯英遵旨跪叩聖安。

皇上的談話中沒有什麼深刻見解,但從中可以看出,雖然皇帝當時還只是個孩子,但他已經基本學會了對一個省級高官的訊問。

雖然葉伯英答應皇帝他會在農曆新年後抵達陝西任職,但他並沒有急着趕赴西安。而是首先回到開封,中途還在保定停留了幾天,與李鴻章商談諸務。李鴻章舉薦提升葉伯英,每三年一次的任職情況審查中,也都給了他積極的評價,尤其提到他爲官謹慎、誠實、廉潔。

前文也提到過他們倆在官場的派別鬥爭中是如何互相保護以免於外界非議的。現在李鴻章是葉伯英的伯樂,而他們同是安徽人這一事實無疑也起了作用。在開封,很多朋友、同僚來恭賀他喜獲升遷,葉家大宴賓客三天,伯英假借生病,閉門肅客與家人一起歡度新年。葉家這個大家庭,此時兒子、侄子、侄女和孫子,一齊聚集在葉坤厚的住處。作爲按察使,葉伯英的官位比父親高,但他還是向父親鞠躬—孝敬要重於官職。他在這裏放鬆身心,閱讀父親的大量藏書,與家人度過了愉快的一個月之後,就動身西行,前往陝西,但一路變故頗多,他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四月底才抵達目的地。

葉伯英對陝西並不陌生。他的弟弟二十五年前曾在這裏擔任知縣,而且,在太平天國時期,全家人曾在這裏躲避戰亂。伯英的妻子後來留在了陝西,生了兒子取名秦生,但尚在襁褓之中便已夭折。她的妹妹嫁給了陝西當地的一名秀才。伯英在1860 年還去陝西探望母親,並逗留了一段時間,飽覽山川名勝。在同治年間,他的弟弟仕途順利,在抵禦太平軍侵犯和鎮壓回民暴動的功績中贏得讚譽。但在葉伯英被任命爲陝西按察使後,由於清政府的迴避制度,他的弟弟(同時官位也較低)不得不去別處任職,移官河南,在那裏繼續他的宦海沉浮。

十歲光緒召見臣子:見解不深 但已學會訊問高官 第3張

網絡配圖

葉伯英到陝西赴任是在19 世紀80 年代,在經歷了連年戰亂和嚴酷乾旱之後,這裏當時正百廢待興。1862 至1877 年西北的回民起義使該省經歷了血腥的清洗。關中與陝北地區的回漢衝突使得一些州縣的人口驟減,所剩人口僅爲原來人口的極小一部分。在內亂終於得以平定後,1878 至1879 年的大旱又給陝西帶來了更沉重的災難,造成了數百萬的傷亡。在一些州縣,半數農田無人耕種,全省荒廢的農田多達六十萬畝。

負責陝西善後事宜的官員並不總是合適的人選。葉伯英受命按察使時,擔任巡撫的是來自廣東的馮譽驥。不到一年之後,有人控告他偏袒和腐敗:他的兒子收受了不正當的禮物,副手們以權謀利,朋友和侍從也濫用與他的關係獲取利益。馮被解職,葉伯英受命署理巡撫,直到新巡撫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