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長孫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顧問 盛世牡丹

長孫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顧問 盛世牡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先祖原本是北魏時期的皇族拓跋氐,因號爲“長孫氏”,所以就以此爲姓氏。長孫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祖父長孫兕曾經是北周時期的將軍,父親長孫晟也是隋文帝和隋煬帝時期的名將。長孫皇后的生母高氐,是隋朝洮州(今甘肅臨潭縣)刺史高勵的女兒,治禮郎高士廉的妹妹。

大業五年(609)長孫晟因病去世,高氐和子女就遭到長孫晟年長的兒子的欺凌,高士廉便將妹妹高氏和外甥、外甥女接到了自己的家中,這個男孩就是唐朝初期有名的將領長孫無忌,女孩就是我國著名的賢后——長孫皇后。

長孫氏自幼聰慧,飽讀詩書,知書達理。隋朝大業九年,高士廉認識了唐國公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高士廉見李世民才識過人,就把自己十三歲的外甥女長孫氏許配給了十六歲的李世民,從此長孫氏就開始了她不同尋常的人生道路,最終成爲了我國唐朝的第一位皇后。(李淵的竇皇后是死後追封的。)後來,唐太宗李世民治政開創了“貞觀之治”。有人說,這其中長孫皇后功不可沒,她對李世民治政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稱得上“政治顧問”。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武德元年(618),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在長安登基,李世民被封爲秦王,長孫氏也被封爲了秦王妃。由於在消滅隋朝建立唐朝的過程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馬功勞,軍功赫赫,威望極高,這也就讓他逐漸萌生了想當皇太子的慾望,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太子李建成非常擔心李世民會奪去他的儲君地位,所以就暗中勾結齊王李元吉不斷加害李世民,於是兄弟三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長孫氐在這種情況下,處理起各種問題的時候也是更加的小心謹慎。

長孫氏不僅對唐高祖李淵極爲孝順,對唐高祖李淵的嬪妃們也是謙恭有禮,因爲長孫氏爲人賢良淑德,所以博得了宮中衆人對她的好感。不僅如此,他們也對李世民另眼相看,正是由於長孫氏的努力,才使得李世民兄弟之間的矛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公開明朗化,這爲李世民暗中奪權贏得了時間。

長孫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顧問 盛世牡丹

網絡配圖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當李世民帶着一衆將領們正要衝進宮中的時候,長孫氏騎着快馬趕來,並親自激勵衆位將士,爲他們斟酒壯行。這讓李世民和衆將領們都非常感動,也使得士氣大振。玄武門之變成功以後,李世民對長孫氏的這個舉動也是心存感激。

玄武門之變後第三天,李世民被冊封爲皇太子,負責處理國家的一切政務。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淵退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爲帝,成爲了歷史上一代明君唐太宗,長孫氏也被冊封爲皇后,她的父親長孫晟也被追封爲司空、齊獻公。長孫氐成爲皇后之後,生活依然十分簡樸,從不崇尚奢華享受,對待身邊的人也非常寬容大度,這讓李世民對長孫皇后更爲敬愛。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在晉陽起兵的時候就是很好的朋友,在後來的玄武門政變中又立下了大功,因此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就想再封賞巳經位高權重的長孫無忌。對於哥哥長孫無忌所受到的這種特殊待遇,長孫皇后非常憂慮,她先後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表明心跡說:“我已經貴爲皇后,得到了尊貴的地位,實在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和其他的親人在朝中擔任重要的職務,皇上難道忘了漢代呂后和外戚奪權的教訓嗎?皇上應該以此爲戒,不要讓我的兄弟在朝中掌握大權。”

唐太宗李世民並沒有聽取長孫皇后的這番意見,依然委長孫無忌以要職。對此,長孫皇后非常焦慮,連忙命人召長孫無忌進宮,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並且希望哥哥能夠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長孫無忌深覺這番話有理,便答應了妹妹的要求。

由於唐太宗的格外信任,長孫無忌便被特許可以自由出入寢殿之內。因此在第二天早朝之前,他就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寢殿,誠懇地說明了自己不想再擔任要職的原委,並希望唐太宗不要在上朝的時候頒佈這道任命。唐太宗見無法說服他,只好同意了他的請求。

長孫皇后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長孫安業,是一個無賴。長孫晟死的時候,長孫皇后和哥哥長孫無忌的年齡尚小,長孫安業就對他們兄妹二人百般刻薄刁難,但長孫皇后不計前嫌,多次懇求唐太宗李世民對長孫安業加以照顧,最終讓他做到了負責守衛城門的將軍一職。

但是,長孫安業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惡劣行徑,不但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恩將仇報。貞觀元年末年,劉德裕等人起兵造反,長孫安業竟然也參與其中。事發之後,唐太宗非常憤怒,想要殺掉長孫安業。長孫皇后在得知此事以後苦苦爲長孫安業求情,她淚流滿面地對唐太宗說:“安業的罪惡行徑就是萬死也難辭其咎。但是安業在我小的時候就對我非常不好,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要是皇上把他殺了,那些不瞭解內情的人,肯定會說皇上是因爲寵愛我,纔會殺了安業。這樣做豈不是敗壞了皇上和國家的聲譽嗎?”唐太宗聽完以後,覺得長孫皇后的這番話很有道理,於是就免去了長孫安業的死罪。

唐朝的皇室有規定,皇帝的姑母稱大長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女兒稱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九個女兒,他最喜歡的就是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在長樂公主將要出嫁的時候,唐太宗就下令宮中置辦嫁妝是當年長公主的一倍。朝中大臣魏徵在聽聞此事以後,就提出了異議,他直言勸諫唐太宗說:“長公主是公主的長輩,雖然她們和皇上的關係不一樣,皇上對她們的感情也會有所差別,可是在道理本身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如果皇上給公主的嫁妝超過了長公主,這種做法是不合情理的。如此一來,也只會讓外人認爲皇上在感情方面有親疏之分,還希望皇上三思再作決吧。”唐太宗聽完以後,內心十分不高興。回到後宮以後,就把魏徵的一番話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聽完以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一臉喜悅地說:“我過去就曾經聽說皇上不太看重魏徵,但是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今天聽了他規勸皇上的這番話,才明白他是用道理來說服皇上不要感情用事,魏徵是一位對國家社稷有用的大臣啊。”

長孫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顧問 盛世牡丹 第2張

網絡配圖

過了一會兒,長孫皇后又說:“我和皇上是結髮夫妻,彼此恩愛,情深義重,即便是這樣,皇上是一國之君,我也要時常察言觀色,不敢輕易地去觸動皇上的威嚴,而魏徵只是一個臣子,和皇上有着君臣之別。他能如此直言勸諫真正是忠言逆耳利於行啊!”之後,長孫皇后特意派人去魏徵府中賞賜了絹四百匹,錢四十萬,作爲獎勵。

自此以後,魏徵就更是沒有顧忌,只要皇帝有什麼過失,他就會直言勸諫,甚至有的時候言辭非常的激烈。有一次,唐太宗下朝以後十分氣憤地回到了後宮,見了長孫皇后說道:“遲早有一天,朕要殺了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聽後非常驚訝地問:“這個鄉巴佬是誰啊?皇上爲什麼會發這麼大的火啊?”唐太宗答道:“還能有誰,就是魏徵,他自恃是個負責諫言的諍臣,一天到晚在我面前說個不停,今天居然還當着文武百官的面羞辱朕,所以朕非殺了他不可。這樣才能解了朕的心頭之恨。”

長孫皇后聽完以後,並沒有說話,而是退回到內室,換上了舉行大典時候穿的皇后朝服,走到了唐太宗的面前行禮朝拜。唐太宗見此非常的不解,只聽長孫皇后說道:“臣妾聽說皇上英明,魏徵纔敢如此直言勸諫,我朝能夠有魏徵這樣的忠臣,全靠皇上英明仁厚,既然如此,臣妾又怎麼能不向皇上道賀呢?”

唐太宗聽完長孫皇后的話恍然大悟,轉怒爲喜,感到自己對魏徵態度的錯誤,他十分感激地對長孫皇后說:“多虧有皇后及時提醒,明天早朝的時候,朕一定會向魏徵道歉,並當衆給予他獎勵,讓朝中衆臣明白,君主應該以禮對待臣子,臣子應該忠心爲君主辦事的道理。”

長孫皇后不僅賢良淑德,而且對後宮衆多妃嬪們所生的子女,也是視如己出。但是對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都非常嚴厲,並且常常教導他們,應該謙虛禮讓,太子李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曾經多次向長孫皇后稟明太子宮中所用的器具缺少,希望能向皇上奏請多給予一些,但是長孫皇后卻拒絕了她的建議,並說:“作爲太子,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樹立品德,怎麼能夠總是想着器具不夠使用而忘了國家呢?”

貞觀八年(634)秋天,長孫皇后伴隨唐太宗李世民到九成宮遊玩,因爲旅途勞累,感染風寒,長孫皇后在到達九成宮以後就病倒了。宮中御醫想盡辦法,多方治療,病情始終沒有起色,反而越來越重了。

到貞觀十年(636)盛夏,長孫皇后病情日益嚴重,唐太宗更是爲此急得茶飯不思。一日,太子李承乾對母親說:“爲了給母后治病,所有該吃的藥都吃遍了,可母后的病卻始終不見好轉,我去奏請父皇,請求他下詔大赦天下,並命令道士做法祈求上天的保佑,爲母后祈福。”長孫皇后聽完太子的話,嘆了一口氣說道:“人固有一死,這是不能改變的,即便大赦天下有用,可我這一生也沒有做過什麼壞事啊。如果祈禱上天能夠如願的話,那麼其他的福澤不都是可以祈求到了嗎?因此這些做法都是沒什麼用的,更何況,赦免囚犯是國家大事’又怎麼能因爲我一個人去破壞國家的法制呢?”

太子聽完母后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但還是不甘心,就把母后的話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隨後又告訴了唐太宗和朝中諸位大臣。大家聽完,都感到十分的悲傷,他們被長孫皇后這種在病危情況下仍然如此深明大義的精神所感動。於是,紛紛請求唐太宗赦免囚徒,唐太宗也同意了。長孫皇后得知後,百般懇求唐太宗不要這樣做,唐太宗最終答應了長孫皇后的請求,沒有下令實施。

長孫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顧問 盛世牡丹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長孫皇后病危同唐太宗訣別的時候,恰逢大臣房玄齡被貶。長孫皇后再三請求唐太宗說:”房玄齡跟隨皇上多年,處事一直都是小心謹慎,在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壞過事。因此還望皇上能夠顧全大局,不要將他罷免。”

唐太宗見長孫皇后在臨終之時,仍然牽掛着這件事,就連忙答應了。接着長孫皇后又說:“我的孃家人有幸和皇上結爲姻親,纔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他們並不是依靠出衆的才德而獲得高官的,這樣做很容易惹出麻煩,所以懇求皇上不要讓他們在朝中掌握大權,只是按照外戚的身份入宮覲見就可以了。這樣的話我就放心了。”

長孫皇后又說:“從古至今聖賢之人都是崇尚節儉的,只有那些沒有道德的人才會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我死後,就在山上下葬,不用建立墳墓,也不用棺木,所需的物品都用木瓦就可以了。節儉地爲我安葬,就是皇上對我最好的懷念。”

說完這些話,長孫皇后已經是泣不成聲。而此時的唐太宗更是無法抑制內心的悲痛,失聲痛哭起來。在聽了長孫皇后的一番話以後,只是不住地點頭。長孫皇后最後說:“希望皇上今後能夠親近君子,遠離小人,接納忠臣良言,拒絕讒言,減免勞役,讓大唐國泰民安,臣妾在地下也就能安心了。”說完這些話,長孫皇后就與世長辭了,這位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僅僅活了三十六歲。同年十一月,長孫皇后被葬入昭陵。

長孫皇后去世以後,唐太宗感到十分的悲傷,時常前往皇后生前居住的玄政殿獨坐,睹物思人,不免心中悲痛,看到桌上放着的一本《汝則》三十卷,這是長孫皇后生前採集古代婦女幫助夫君的事例撰寫而成的。如今書在人亡,唐太宗感慨萬千道:“皇后撰寫的這本書,可以名垂千古,朕雖然知道人死不可以復生,可皇后一死,使朕失去了一位賢內助,所以朕纔會如此的悲痛哀傷。”

長孫皇后去世後的十三年裏,唐太宗雖然也寵愛其他嬪妃,但皇后之位卻始終空懸。這其中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唐太宗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懷念、敬愛之情是無法否認的。因此,後世衆多史學家也給予了長孫皇后極高的歷史評價,認爲她確實可以稱得上封建后妃們的典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