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還原史上真實的李鴻章:身在朝堂事不由己

還原史上真實的李鴻章:身在朝堂事不由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經接觸過李鴻章的人物筆記,文中李鴻章是一個很重視生活品質和精神興趣的人,喜歡嘗試西方先進科技和外來事物。因爲他是清政府對外交流的第一人,且又手握大權,很多外來科技在進入中國之後一般都是他先使用,進行評判一番後推廣給友人親朋。 

還原史上真實的李鴻章:身在朝堂事不由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鴻章對於中國古典文學造詣深厚,同時也是一名書畫古董的收藏家,對金石器物頗有研究。他在近代中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養值得學習,接觸西式文化的同時也加強自身傳統文學的學習,並未如同後來的國人一樣迷失學習方向。

李經述(李鴻章幼子)曾說李鴻章遇人不淑,意指李鴻章對於袁世凱極爲看重,認同袁世凱編練新軍。李鴻章看透了袁世凱的爲人,卻並未看透袁世凱的野心。袁世凱在民國後對李鴻章後人極爲優容,卻也依然叛清自立。

李鴻章晚年對維新派和革命黨極爲優容,曾經庇護維新人士外逃,也曾經接見過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然而對富國強兵付出了半生的老人並不能接受革命黨人的空談。李鴻章注重強國在於實際行動,不以理想主義而改變信仰。

在簽訂《馬關條約》後,李鴻章的政治低潮是自己洋務改革理想的破滅所致,隨後李鴻章在晚年期間以自我放逐的方式牴觸朝廷的任命,不斷遠離清政府的政治鬥爭,轉而向兩廣地帶繁榮地方,通過沿海地區試圖繼續洋務運動未盡之事。因他不在朝中,清政府頻頻失誤,最終喪權辱國,《辛丑條約》這項罪名卻又加諸在他身上。

 

 李鴻章的功與過

李鴻章揚名於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破壞了江蘇地區固有的資本經濟萌芽。捻軍爲匪,重於劫掠破壞輕於民生建設。縱觀近代史,統一的國家才能生存,軍事政治力量複雜的國家大都成爲列強介入的殖民地,鎮壓起義爲功。 

還原史上真實的李鴻章:身在朝堂事不由己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洋務大臣是李鴻章最重要的職位,向朝廷上奏挖掘煤礦、請開鐵路、建設海軍,推動着已經沒落的帝國艱難向前。從同治年間至光緒末年,長達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爲中國帶來了世界先進的科技、軍事和民生建設。

這場失敗的改革讓更多的學子、國民眼界大開,同時也成爲中國近代經濟、軍事的基石。然而在改革期間,李鴻章並未注重改變百姓勞作方式,在維護了國家利益的同時,損害了百姓的利益。洋務運動改變了國家現狀,卻讓百姓無力生存。

作爲清政府的外交使者,李鴻章簽訂了一系列條約,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尤其受人詬病,因爲政府逼迫和時局導致李鴻章大節有失,其過失難以置評。然而在李鴻章外交事件中,他事事以國家大局爲關鍵,保證清政府得以生存,而使國民的權益受損。這些條約的存在,讓近代的中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李鴻章的功勞和過錯大都是時局所致,很多並非是出自他的本意。縱觀李中堂一生,於時局功勳卓著,於百姓多有過錯。

 評價李鴻章

李鴻章是近代中國政治、軍事和外交的代表人物,在國內李鴻章爲國家的統一安定對農民起義勢力進行軍事鎮壓,爲國家的富強而主張改革,主張接受西方文化科技,引進外來科技和先進軍工民事。在國外李鴻章主張和談,對列強綏靖,以換取中國在世界的穩定。  

還原史上真實的李鴻章:身在朝堂事不由己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代末期,李鴻章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然而他桎梏於封建帝國的思想,無法擺脫洋務改革的侷限性,改革未能達到目的。李鴻章逐漸從洋務運動的強國轉爲富國,開始構建朝廷的國有民生企業,洋務運動帶來的富裕最終只被少數滿清貴族所有。

洋務運動帶來的新風卻讓近代中國擁有追趕列強的基石,一部分程度上解放了民衆的思想,促進了未來革命的成功。輪船招商局等洋務運動所創辦的企業加快了南方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漢陽兵工廠等則成爲近代中國武裝革命的重要力量。

清政府在世界列強面前任人魚肉,李鴻章作爲外事交流的重臣,爲保清朝的穩定,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列強的滲透因此不斷增強。李鴻章臨終前簽訂的《辛丑條約》讓近代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國家,國家陷入混亂。

李鴻章於清政府而言是中興名臣,於國家民衆而言是賣國罪人,於歷史時局而言是改革偉人。李鴻章才能卓越,而滿清的腐敗讓他的施展空間大爲限制。水淺船大,讓人扼腕。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