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真相:康熙爲何要選乾隆當繼承人?

歷史真相:康熙爲何要選乾隆當繼承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康熙帝有97個孫子,而康熙爲何要選乾隆當繼承人?康熙初見乾隆時這個孩子只有12歲。年紀輕輕的弘曆究竟是有着怎樣的天資聰慧使得祖父如此過目不忘?

  康熙六十一年,愛新覺羅家族中兩個最偉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圓明園首次見面了。不過弘曆當時年僅十二歲,他不可能瞭解這次偶然的會面對自己乃至對國家將會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後一個春天,圓明園牡丹臺前數百本牡丹開得正豔。雍親王提出請父皇來家中賞牡丹,老皇帝欣然應允。

歷史真相:康熙爲何要選乾隆當繼承人?

網絡配圖

  老皇帝願意到胤禛家裏來坐坐,因爲在十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當中,只有這個四阿哥從來沒有表現出對皇位的特別渴望,也似乎沒有參與任何與競爭儲位有關的陰謀。這個貌不驚人的老四,擅長草書,精研佛法,在別的皇子爲皇位打破頭的時候,他卻坐在書齋中修身養性,一派閒雲野鶴之姿。不過,四十四歲的雍親王也並非平庸之輩。皇帝偶爾交給他一些臨時任務,比如安排太后喪事,清查倉米發放弊端等,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給皇帝留下了頗深的印象。

  康熙晚年,經常到四阿哥的賜園中去散心遊玩。據《清聖祖實錄》統計,皇帝晚年共幸臨胤禛的賜園圓明園十一次。除了胤祉外,其他皇子從來沒有享受到過這樣的恩榮。這當然是因爲四阿哥的家讓他感到安全和放鬆。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駕臨牡丹臺,把酒臨風,心情愉快。

  很多歷史學家都說,把弘曆介紹給康熙,是雍親王精心策劃的一個步驟。不過康熙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在父子閒聊之際,胤禛閒閒地提起:“您的兩個孫子打生下來還沒機會見到聖顏呢。”

  老皇帝隨口答道:“好啊!上次我聽侍衛說你有個兒子書讀得很好。把他們倆叫出來我看看。”

  一見到這兩個孩子,老皇帝不覺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晝沒有給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曆卻讓康熙過目難忘。這孩子相當與衆不同。他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特別是兩隻秋水般澄澈的眼睛裏流動着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剛纔行禮的時候,皇帝注意到他一舉一動既敏捷得體,又不慌不忙,一點也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常有的緊張侷促。跟在他身後的同歲的弟弟弘晝就明顯拘束很多。

  憑着豐富的閱人經驗,老皇帝確信這個孩子與衆不同。他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面前,詢問起他的功課。弘曆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從頭到尾清晰地講解了一遍。

  一陣喜悅攫住了康熙的心臟。他見過的所有孫子當中,這一個無疑是最出色的。

  過了幾天,老皇帝派太監來到圓明園,命雍親王寫下弘曆的“八字”,呈皇帝親閱。

歷史真相:康熙爲何要選乾隆當繼承人? 第2張

網絡配圖

  又過了幾天,康熙再次駕臨圓明園,吃了一頓飯後,宣佈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要將弘曆帶回宮中養育。

  “養育宮中”對於康熙時代的皇孫來講確實是極大的“恩遇”。在弘曆之前,近百個孫子中,只有太子長子弘皙曾經被康熙“養育宮中”。這個皇孫極爲康熙所喜愛,以至於在康熙晚年太子兩立兩廢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割捨不了這個弘。朝鮮使臣回國後向國王彙報說:“皇長孫頗賢,難於廢立雲。”又說:“或雲太子之子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雲矣。”也就是說,因爲希望這個孫子將來能登上皇位,康熙纔在廢太子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朝鮮李朝實錄》)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有人認爲,喜歡弘曆,是康熙傳位給雍正的一個理由。我們很難說,胤禛把自己的兒子介紹給父親,不是老謀深算的一步。對於胤禛來說,這一舉動從哪方面來說都沒有壞處。首先,這是試探老皇帝態度的一個機會。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入繼位的候選人行列,那麼必然會關心自己的子息。因爲一個政治家必須多算幾步。退一步來講,即使老皇帝不打算把自己列入候選人行列,那麼使祖孫們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對自己的政治安全,無疑也大有好處。

  康熙像康熙六十一年夏秋兩季五個多月,避暑山莊中祖孫兩人幾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離。康熙批閱奏章的時候,小弘曆就在旁邊磨墨寫字。老皇帝時常站起來,走到孫子身邊,手把手教他寫。吃飯的時候,祖孫兩坐在一桌,爺爺不斷地給孫子夾菜。甚至接見大臣討論軍國大事,康熙也特批弘曆可以留在身邊。弘曆此時總是懂事地“屏息而侍”,大氣都不敢出。乖巧的孫子給康熙一生中的最後歲月帶來了巨大的歡樂,短短半年之中,祖孫倆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夏天的一箇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莊湖上,弘曆正在山上玩耍。遠遠望見御舟駛來,就滿心歡喜地跑下山來。老皇帝見了,生怕孫子跌倒,急忙跑到船頭,朝弘曆大喊:“慢點跑,別摔了!”祖父焦急的聲音深深印在弘曆的腦海裏,六十年後還在御製詩《晴碧亭憶舊》中提及此事。

  在這半年之中,弘曆的體育天分也給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才十二歲,但是他反應之敏捷,舉止之精確,非常人可比。康熙親自教弘曆射箭,弘曆也真爭氣,首次習射就連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賜給他一件黃馬褂。“或命步射,以示羣臣,持滿連中,皇祖必爲之色動。”(《避暑山莊紀恩堂記》)

  弘曆初次練習用火槍,教師把一隻羊捆在百步之外,他初次試射,就“一發斃羊”。康熙十分高興。

  八月之初,秋高馬肥,祖父帶着孫子,開始行圍打獵。在永安莽喀圍場,康熙用火槍擊中一熊,大熊倒地良久,毫無動靜,康熙以爲熊已經毫無威脅,遂命弘曆上前補射一箭,以讓這個孩子博得“初圍獲熊”的美名。弘曆上馬之後,不知爲何,遲遲不動。康熙心中有些不高興。本來這個孩子一直膽子很大,今天見到熊之後怎麼害怕起來?康熙在馬上高喊:“弘曆,怎麼不進?”

  弘曆這纔像醒過神來,催馬欲進。不料此時那倒地的大熊忽然一個翻身,直立起來,嘴裏發出一聲怒吼,直奔弘曆的坐騎撲來。衆人一剎那間都驚呆了,只有康熙反應及時,舉槍便射,子彈從熊耳射入,大熊如同半堵牆一樣應聲仆地。所有人都驚出一身冷汗。

  這件事給康熙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似乎冥冥中有天意,保佑這個不同尋常的孫子。晚上回到帳中,他對隨駕的和妃說:“弘曆這孩子的命真是貴重!如果他早一點催馬過去,熊起馬驚,不知道會出多大的事啊!這孩子將來福氣比我還大啊!”(《嘯亭雜錄》)

  這次行圍之後,皇帝特意去了四阿哥的熱河賜園獅子園,指名要看看乾隆的生母。不知何故的鈕祜魯氏跪在皇帝面前,心中充滿疑惑。老皇帝命她擡起頭來,細細觀看,足足看了半分鐘之久,邊看邊說:“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實錄》)

歷史真相:康熙爲何要選乾隆當繼承人? 第3張

網絡配圖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從避暑山莊回京後兩個月,猝然崩逝於暢春園。

  《清高宗實錄》卷一說:乾隆繼承皇位是“聖祖深愛神知,默定於前;世宗垂裕谷詒,周注於後”。乾隆也說,康熙當時之所以叫出他的生母來相相面,也是因爲起了託付之意:“即今仰窺皇祖恩意,似已知予異日可以付託,因欲豫觀聖母福相也。”(《乾隆御製詩初集》)

  這個說法也許有所誇大,不過在傳位於胤禛的決定中,弘曆肯定起了作用。對於這個兒子,雍正心底有一種特殊的感念之情。

  當年十二月,朝鮮國大臣金演在與清王朝的外事交往中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康熙皇帝病劇,知其不能起,召來閣老馬齊,對他說:“我的第四子最賢,我死後立爲嗣皇。胤禛第二子弘曆有英雄氣象,必封爲太子。”乃以爲君臣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訓誡胤禛。解脫其頭項所掛念珠,對胤禛說:“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賜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言訖而逝。(《朝鮮李朝實錄》)

  有人說這個記載不盡可靠。不過,已經遠傳到朝鮮,可見這個傳聞傳播之廣,也可見在雍正剛剛繼位之際,未來的乾隆皇帝的大名以及其與祖父的特殊關係就已經廣爲全國所知。從雍正登基之時,弘曆就已經成爲太子的第一人選,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雍正元年正月十一,雍正皇帝即位後首次前往天壇,舉行祈谷大典。還宮後,雍正把弘曆召到養心殿,賜給他一塊肉,讓他吃掉,此外沒再說一句話。弘曆默默吃掉這塊肉,也沒有多說話,就退了出來。不過此事給了他極深的印象。因爲在此之前,不論什麼事,父親對他和弟弟弘晝同是同等對待。而這次只獨獨召見他一人,並且是在剛剛從天壇回來之後,顯然是有深意的。從那時起,聰明的弘曆就已經知道自己被父親默定爲太子。

  由此看出,不管是冥冥之中的天意還是雍正刻意的安排,但乾隆年紀輕輕,的確是聰資過人。而乾隆在後世的傳頌中也算是一位家喻戶曉的皇帝了。他在前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對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對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都作出了卓越貢獻。與康熙、雍正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着名的“康乾盛世”。康熙選這個孫子當繼承人,果然是沒看錯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