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著名哲學家家周敦頤的生平簡介,周敦頤的人物事蹟

北宋著名哲學家家周敦頤的生平簡介,周敦頤的人物事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頤出生。周敦頤有一個大他十歲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周礪,有一個大他五歲的姐姐周季淳,還有一個小他四歲的弟弟周敦賁,兄弟姐妹間的感情極好。

天聖二年(1024年),周敦頤8歲,其父病逝三年後,與同母異父之兄盧敦文隨母投靠衡州(今衡陽)舅父、龍圖閣學士鄭向,因他聰慧仁孝,深得鄭向喜愛,又酷愛白蓮,鄭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鳳凰山下(今衡陽市二中)構亭植蓮,周敦頤負笈其間參經悟道。現爲濂溪周氏宗祠(今南華大學附一醫院處)。

天聖六年(1028年),還不到十八歲的姐姐周季淳因病早逝了。兩個月後的一天,周敦頤八歲的弟弟周墩賁又因病夭折。

月岩悟道

天聖七年(1029年),十四歲的周敦頤請示父母,在僕人周興的陪伴下,帶着簡單的生活行李,帶着許多書本,揣着許多想不明白的問題,奔向月岩,專心讀書思考。

千里投親

天聖八年(1030年),周敦頤十五歲這一年,父親因病去世了。經過兩個多月的旅途奔波,周敦頤跟着母親終於來到了舅舅鄭向家。

景祐三年(1036年 ),鄭向依據官銜,按照慣例,可得到朝廷的恩蔭,准許一名子弟出來做一名小官。愛之如子的舅舅將這個機會給了他,周敦頤就此當上了朝廷將作監的主簿,就在同一年,周敦頤娶朝廷兵部職方郎中陸參之女陸氏爲妻。

景祐四年(1037年),鄭向調任兩浙轉運使,周敦頤離開衡陽隨舅遷潤州丹徒縣(今鎮江市丹徒區)。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舅舅、母親相繼去世,周敦頤按照母親的遺囑,把她安葬在潤州,與舅舅鄭向爲伴。之後,周敦頤便在潤州鶴林寺守喪,期間見過范仲淹。

初入仕途

康定元年(1040年),周敦頤二十四歲,三年守喪期滿,出任洪州分寧縣主簿。

慶曆四年(1044年),吏部來分寧考覈,周敦頤得到廣泛好評,二十八歲的周敦頤開始了他仕途的第一次升遷——提任南安軍司理參軍。

興教辦學

慶曆四年(1046年),周敦頤在擔任荊湖南路郴州郡郴州縣縣令年期間,最突出的政績是興教辦學。一來郴縣,周敦頤就在公務之餘,利用舊有的縣學興教講學。二程的父親大理寺臣程珦在南安(今江西省大餘縣南安鎮)認識了周敦頤,見他“氣貌非常人”,與之交談,更知其“爲學知道”,同他結爲朋友,隨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南安拜其爲師受業。

慶曆四年(1046年)冬,升移到郴州的桂陽任縣令(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

皇祐四年(1050年),被改任爲郴州桂陽令,繼續興教辦學。

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到任時,當本地人得知他就是當年在寧做官時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頤,就高興地說:“他是可能明辨是非安寧刑獄的人,我們這些人找到訴說的人了。”(選自《宋史·道學一》本傳)

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籤書署合州判官,共計五年。一年後生下長子周壽。不幸的是,兒子不到一歲,妻子陸氏便病故了,

嘉祐四年(1059年),太常丞蒲宗孟從合州經過,與周敦頤交談三日,既投緣又深感周敦頤的崇高正大,曠達瀟灑。就在第二年,把自己的妹妹蒲氏嫁給了周敦頤。三年後生子周濤。

論道王安石

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頤從合州(今重慶合川)解職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職的王安石。他們相互間仰慕已久,在京城,在一個風清月明的夜晚,周敦頤應邀造訪了王安石。王安石對年長自己四歲的周敦頤充滿了崇敬,相見恨晚。以至於周敦頤離開了,他還久久地回味着、感慨着,忘記了睡覺和吃飯。他們這次的聚會和交談,雙方都從對方那裏得到了新的思想的啓悟。

廬山結緣

嘉祐六年(1061年),遷國子監博士,通判虔州。周敦頤的好友潘興嗣,知道他要經過江州,就提前趕到江州等候,在驛館與周敦頤見了面,邀他一起遊廬山。

千古絕唱

嘉祐八年(1063年)的5月,周敦頤應邀與一羣文朋詩友遊玩聚會。興之所致,大家便相約寫詩作文。周敦頤一氣呵成揮筆而就一篇119字的散文,就是名傳後世的《愛蓮說》。

執政爲民

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

熙寧元年(1068年),轉虞部郎中,擢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次年移知南康軍。

熙寧三年(1071年),轉爲虞部郎中,提升廣南東路提點刑獄。次年,領提點刑獄事。 周敦頤在廣東提點刑獄的職位上幹了不到一年。就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勤政的他四處巡按,足跡幾乎遍及廣東的山山水水。

歸隱廬山

熙寧五年(1072年),周敦頤不幸感染了瘴癘,辭官歸隱定居在廬山蓮花峯下,他將母親的墳墓也從潤州遷來葬在離他居所很近的地方。他將門前的小溪正式命名爲家鄉的“濂溪”。定居於江西廬山濂溪書堂。

熙寧六年(1073年)六月中,病死於廬山濂溪書堂,終年57歲。

2主要成就

思想貢獻

一、哲學思想。其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誠”是他關於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達。“誠”主要分爲天道本體論和心性本體論兩方面。在周敦頤看來,“誠”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據,是宇宙的本體,即天道本體論。在《太極圖說》中,他認爲人與萬物同樣都是二氣交感所化生出來的,而其源都是太極,再由太極推及到了人極,也就是把人的道德、人性看成是與宇宙生生過程相同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的過程,這樣,周敦頤便爲他的誠的理論奠定了宇宙論的基礎。“誠”所體現的心性本體論一個突出的表現便是人的倫理道德。周敦頤如此推重“誠”,就是堅信人類具有真誠善良的本性。他發揮了《中庸》關於“誠”的思想,從宇宙論進而推演出人道觀,建立了以“誠”爲本的倫理道德學說。

二、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包括三方面,一是“教人向善,進德修業”的教育目的。周敦頤認爲人性向善,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師之教。二是“六經爲主,以誠爲本”的教育內容。他十分重視儒學經典,始終將“誠”放在育人最顯要的位置,反覆闡述,在《通書》中“誠”字的出現就高達20次之多。三是“自學爲主,重在啓發”的教育方法。始終堅持開明的教育方法,除了邀請當時的學界名流來講學,採用學生自學爲主,特別注重啓發原則。

三、社會政治思想。可以歸納爲德治與刑治兩個方面。一是德治。體現在修聖德、重師道、推禮樂三個方面。修聖德,周敦頤稱之爲立人之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義修而萬民感化。重師道。周敦頤認爲,使天下人從善而不爲惡,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師道:“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推禮樂。周敦頤認爲:“禮,理也;樂,和也。”禮的實質在於理,“理”的本意在於治。二是刑治。周敦頤的刑治思想體現在他的德刑觀和慎刑觀上。在周敦頤看來,刑治是爲彌補道德的不足而採取的萬不得已的選擇。他指出聖人以天道爲法則,主要是以政養萬民,德治是最好的養民方法和手段。他主張“慎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刑治。

理學思想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爲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成爲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南宋理宗時,詔從祀孔子廟堂,其理學奠基者地位爲官方所承認。

周敦頤是宋明道學的開創者。

在當時儒、佛、道合流的形勢下,從對於《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誠”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等思想資料進行熔鑄改造,併爲宋以後的道學家提供“無極”、“太極”等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和模式來說,周敦頤確有“發端之功”。二程的“擴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義說,都不過是在周敦頤原有的思想基礎上使道學理論更加完善化、系統化而已。

周敦頤的哲學著作,現存者只有一幅從道教圖錄中改裝過來的《太極圖》、二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

一實萬分

周敦頤通過“一”與“萬”的關係問題,把本體論的哲學爭論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他說: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爲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通書》)

“萬”指事物的多樣性,“一”指多樣性的統一性。“是萬爲一”指事物的多樣性具有統一性。“一實萬分”指統一的本原的實體分化爲千差萬別的特殊物體。總起來看,他認爲,“萬物”是從水、火、木、金、土五種特殊實物變化而來的,五種特殊實物是從陰陽二氣變化而來而來的,陰陽二氣又是從“一”變化而來的。他所謂“一”,就是《老子》的“無極”和《易傳》的“太極”。把“無極”和“太極”兩個哲學範疇統一起來,重新對本原的實體進行哲學加工,顯示周敦頤“合老莊於儒”、融合儒道哲學的新動向。

他運用兩推法來說明“一”與“萬”的統一關係。一方面,從一到萬、從本體到現象:“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其公式爲: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另方面,從萬到一,從現象到本體:“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其公式爲:萬物→五行→陰陽→無極(太極)。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從上引材料可以看出,他的宇宙模式論雖然糅雜了物化論(“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陰陽五行學說(“二五之精”)的思想資料,但仍然歸其本於無極(太極),貫徹的是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哲學路線。不過,他把無極和太極兩者結合起來規定本原的實體的特徵,顯示了道學開創者的理論思維水平。一方面,“無極而太極”,說的是無極雖可名之爲無,但無中涵有,其名爲太極。因此,無極不是絕對的空;另方面,“太極本無極”,說的是太極雖可名之爲有,但有本於無,其名爲無極。因此,太極又不是具體的物。周敦頤把本原的實體規定爲實有而非物、本無而不空的絕對體,是對以往哲學思辨的理論總結,表示他力圖克服玄學、佛學空無本體論的理論侷限,爲宋明道學在本體論上開闢新的途徑。

太極生陰陽

爲了論證“一實萬分”的本體論,

北宋著名哲學家家周敦頤的生平簡介,周敦頤的人物事蹟

周敦頤他還以“誠”、“神”、“幾”等古老範疇進行哲學加工,進一步提出了太極生陰陽的動靜觀: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太極圖說》)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通書》)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通書》)

周敦頤用“物則不通,神妙萬物”的動靜觀解釋了“太極生兩儀”的古老命題。他用太極的“一動一靜”解釋了陽氣和陰氣的產生。所謂“生陰生陽”、“分陰分陽”,都是說陰陽二氣是從太極自我運動過程中產生、分化出來的。如果沒有太極的“一動一靜”,即如果沒有“無極(=太極)之真”,那末,即使有“二(二氣)五(五行)之精”,也不能“妙合而凝”,產生萬物。因此,把“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兩句話與“物則不通,神妙萬物”聯繫起來看,萬物的生生不已不過是“變化無窮”、掌握動靜主動權的太極在那裏推動而已。這就在“萬物”、“五行”、“二氣”之上安上了第一推動者——無極(或太極)。

宋代道學家都用外因論解決理氣關係問題。二程的追問“所以陰陽者”,朱熹的追問“所以變通者”,都是受了周敦頤外因論的啓發,爲“形而上之道”的精神本體提供理論依據。

主靜立人極

《太極圖說》的起點是“無極而太極”的宇宙本體論,

北宋著名哲學家家周敦頤的生平簡介,周敦頤的人物事蹟 第2張

周敦頤楷書《無慾故靜》其終點則是“主靜立人極”的封建倫理觀。

首先,“無極而太極”自我運動的結果,最後產生了“得其秀而最靈”的“人”( 《太極圖說》);而“天下之衆,本在一人”(《通書》)。這個衆人之秀的“一人”,由於掌握了所謂“仁義之道”,就可以使“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之謂神。”(《通書》)這個“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的“聖人”,就是代表“妙萬物”的“太極”來統治社會的。因此,被周敦頤神聖化、絕對化了的無形無象而又最高最初的“太極”,歸根到底是爲宋代有權有勢而又至尊至貴的封建上層統治者服務的。

其次,太極的“一動一靜”掌握了“化生萬物”的樞幾,使“二氣”、“五行”、“四時”這一系列自然秩序在它的推動下“妙合而凝”、“變化無窮”。與這種“妙合”相應,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也是“陰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 (《通書》)這種“合理性”, 周敦頤叫做“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通書》)。在自然界,萬物(“萬”)與太極(“一”)各有其應處(“正”)的地位;在社會上,統治者(“大”)與被統治者(“小”)也有其不移(“定”)的等級。周敦頤所欲論證的封建等級就是被以後道學家哲學化的所謂“不和乃和”、“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理”。

最後,正因爲人是“得其秀而最靈”,所以也總是有強烈的感情和慾望。如果“民之盛也,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不止,則賊滅無論焉。”(《通書》)因此,他提出了三字訣。一曰“定”,就是“定之以中正仁義”,建立符合封建統治的政治原則和道德標準,“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 (《通書》)。這就是所謂“存天理”。一曰“主”,就是“主靜”,因爲“欲動情勝”是不可收拾的,只有“主靜”、“慎動” (《通書》),才能深入考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的“幾”(苗頭)。這就是所謂“滅人慾”。一曰“立”,就是“立誠”,因爲“誠”既是“萬物資始”的宇宙本體,也是所謂“純粹至善”的先天本性(《通書》)。只要掌握了“誠”,就掌握了“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通書》)。這樣“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通書》)人們都照着封建道德的標準去規範行動,誠心一立,人極也就立起來了。

太極無極

周敦頤以儒家學說爲基礎,融合道學,間雜佛學,提出"太極而無極"的宇宙生成論。他認爲,無極(無)生太極(有)。太極能動能靜,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動之極則走向靜,靜之極又回覆爲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陰陽生兩儀(天地)。再陰變陽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氣流動,推動春、夏、秋、冬四季運轉。故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太極本原於無極,無極是宇宙生成的根本。陰陽二氣與五行之"精"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變化無窮的萬物中,人得天地之"秀"而爲萬物之靈。五行之性觸感外物而動,則呈現惡與善,形成錯綜複雜的萬物。

至誠主靜

周敦頤在宇宙生成學說基礎上,又提出"至誠"和"主靜"的道德論。他認爲,人性有五品,即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和中;適中是最完善的人性,其餘諸品皆有缺陷。只有達到"至誠"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爲"誠"源於宇宙的本原,體現太極的道德本質。是五常(仁、義、禮、智、信)的根本,是行爲的淵源,是聖人立身之德。達到"誠",則進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爲聖人。爲達到"至誠",提出"主靜"的修養方法。讓人們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從寡慾達到無慾。無私無慾,便成爲至聖。這樣的聖人,便可與天地之德、日月的光明、四時運行之序、鬼神作兇吉等最高法則相符合。

他還從道德論的角度,闡述禮樂。認爲禮就是理(條理),陰陽有理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皆得其理而後和。樂就是和,陰陽理而後和,萬物也有其理而後和。故要先講禮、而後讀樂。在聖五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之後,乃可作樂。樂的作用是平天下之情,故樂聲應"談而和"。使人不起慾念,心如死水。樂聲淡、樂辭善、可移風易俗。妖聲豔辭,則敗壞風尚。古聖人作樂,以宣暢和心,使天地和、萬物順,感動神祗、鳥獸。

文以載道

周敦頤提倡"文以載道"。強調文辭是藝,道德爲實。篤其實而書之,美則愛、愛則傳,賢者得而學之,是爲教化。不務實,雖業師保勉,人也不學。不知務道德,而專以文辭爲能,是"虛車",實爲弊端。

明慎用刑

周敦頤政治主張的中心是"順化"。指出聖人在上,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聖人修仁義之德,萬民才能接受教化,化而爲善。同時,也強調刑罰,認爲天以春生萬物,以秋成萬物。故聖人法天,以政養萬民,以刑治世。但要"明慎用刑"。主刑者,掌握人的性命,不可不慎,要中正明達。

傾向改革

鑑於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周敦頤提倡要認識天下之勢。天下形勢極嚴重,則不可挽回。認識形勢嚴重,要靠力量挽回。認識不早,力量不積,則無力與人競爭,是天意。不早認識,不積蓄力量,不用力挽回形勢,則是人事問題,不能怪天意。故政治上傾向改革,稱讚新政。

根據長期的仕宦和講學的實踐,強調尊師重道。指出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