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76歲高齡的思想家李贄爲什麼被下獄?

揭祕:76歲高齡的思想家李贄爲什麼被下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李贄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李贄(1527-1602年),本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zhì],字宏甫,號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已經76歲高齡的李贄,遭到禮部給事中張誠宇(字問達)的上疏彈劾,被投入大獄,李贄入獄後不久即憤然自殺,這一切背後有什麼緣由呢?

筆者先來簡述一下李贄的一生,讀者讀完也就知道李贄爲什麼會被下獄並自盡了。

李贄的童年十分不幸,六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七歲時跟父親林白齋“讀書、歌詩、習禮文”。十二歲時已能下筆成文,那時他就寫了一篇《老農老圃論》,把孔子視種田人爲“小人”的言論大大諷刺了一番,轟動鄉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26歲的李贄中舉,之後被派往河南輝縣任教諭。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李贄又被調往南京國子監博士,只是任期不到三個月,就因父親病故,他回鄉守孝。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贄攜帶妻子兒女再次來到京城,大約等了十個月的時間,“囊垂盡,乃假舘授徒”,才被補上一個北京國子監博士的職務,而這時又傳來其祖父病逝的消息,李贄又第二次回鄉守喪。

臨行前,李贄把妻女安置在了河南輝縣,用朋友資助的喪葬費一半買了點田產,以便讓她們母女耕作自食。沒料到河南大旱,鄉間惡紳又斷了灌溉田地的漕河水,李贄買的幾畝地幾乎絕產。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李贄守喪三年期滿後,回到輝縣,旋即搬至京城。而這幾年的南北漂流,李贄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竟然都餓死了,只留下一個大兒子。每每想起這些辛酸的往事,李贄怎能不憎恨這個嚴酷的社會呢?

揭祕:76歲高齡的思想家李贄爲什麼被下獄?

李贄這次赴京,被補缺爲禮部司務,這時正是張居正任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期間,李贄對張居正深爲佩服,即使後來明神宗抄了張居正的家後,李贄依然視張居正爲自己的老師,認爲他“大有功於社稷”。

李贄在禮部任職的這段時間,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折,由於對王陽明的“心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並不是無條件地接受王氏的思想,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解釋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隆慶五年(1571年),李贄被調往南京任刑部員外郎,這是一個比較清閒的官職,可以不必爲俗事雜務所困擾,李贄能夠集中精力研究學問。

萬曆四年(1576年),李贄開始研究佛經,他自己總結說:“五十歲以前,我尊崇孔子,只不過是象矮個子看熱鬧,隨聲附和,人云亦云。五十歲以後研究佛經,可以在生死之原窺視到一些斑點。”

此時的李贄似乎感到有很大的覺醒,這表明他的世界觀發生了急劇性的轉化,開始拋棄孔子了。

揭祕:76歲高齡的思想家李贄爲什麼被下獄? 第2張

萬曆五年(1577年),李贄被派往雲南任雲南姚安知府,官居四品。上任途中,李贄沒有絲毫春風得意的感覺,二十多年的官場生涯,李贄與上司的關係一直很緊張,他不會逢迎,一直不能爲上司所容。

萬曆八年(1580年),任職期滿,李贄立即掛印辭官而去,當李贄離開姚安時“士民遮道相送,車馬不能前進”,帶走的“僅圖書數卷”,“俸祿之外,了無長物”。

李贄辭官後,住在湖北黃安好友耿定理的家中,除了一邊教授耿家子弟,一邊勤奮創作,“朝夕讀書,手不釋卷,筆不敢停”。

萬曆十二年(1584年),耿定理病逝,李贄困於生計,出家入麻城芝佛院當起了和尚,並繼續專心講學和著述。

萬曆十八年(1590年),李贄的詩文集《焚書》問世,這是一部向程朱理學挑戰的書,批判的鋒芒直指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程顥、張載、朱熹。

在書中,李贄也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爲是非標準,比如,在《焚書·復京中友朋》中,李贄直言坦誠:“天下之人,本與仁者一般,聖人不曾高,衆人不曾低。”

李贄如此猛烈地抨擊封建綱常禮教,批判孔、孟,但在那個封建王朝社會,怎能不分等級,不分貴賤?統治者們把李贄的言論視爲“洪水猛獸”,認爲他“左道惑衆”,有人要以“大傷風化”的罪名把李贄抓起來。

而李贄卻說:“我回首一生”,“心上無邪,身上無非,形上無垢,影上無塵”,“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後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揭祕:76歲高齡的思想家李贄爲什麼被下獄? 第3張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李贄另外一部鉅著《藏書》在南京出版,《藏書》共68卷,系紀傳體史論,論述戰國至元亡時歷史人物約800人,對這些歷史人物作出了與傳統見解不同的評價,旨在反對儒學。

在《藏書》中,李贄毫無顧忌,大膽地貶斥時政,一下子就觸犯了統治者不能饒恕的罪行,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學家們糾集打手搗毀了芝佛院,使李贄沒有了落腳棲身之地,並對已經七十多高齡的李贄進行了野蠻的人格侮辱。

萬曆三十年(1602年),禮部給事中張問達秉承首輔沈一貫的旨意上奏明神宗,指控李贄刊刻《藏書》、《焚書》,以“呂不韋、李圓爲智謀,以李斯爲才力,以卓文君爲善擇佳偶,以司馬光論桑弘羊欺武帝爲可笑,以秦始皇爲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爲不足據。狂誕悖戾,惑亂人心。”

最終,明神宗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在通州將李贄逮捕入獄。此時的李贄已經是76歲高齡的老者了。

李贄雖然被押入大獄,但毫無懼色,神情自若,他坦然地說:“名山大壑登臨遍,獨此垣中未入門。病間始知身在系,幾回白日幾黃昏。”(《系中八絕·老病初蘇》)

後來,李贄得知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說:“我年七十有六,死以歸爲?”

三月十五日,李贄留下一偈:“壯士不忘在溝壑,烈士不忘喪其元。”然後以剃髮爲名,趁機奪下理髮師的剃刀後,自己割斷喉嚨而死,享年76歲。

李贄一生著述衆多,他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重農抑商、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革故鼎新”,反對思想禁錮。因而,明、清兩代都將其著作列爲禁書。

李贄是明代後期一個特殊的反封建反理學的進步思想家,李贄之所以被害死在獄中,就在於他對封建統治者有一身不肯屈從的傲骨;在於他敢於打破千百年來對孔子的頂禮膜拜;在於他敢於直接批評統治者的精神武器——程朱理學;在於他“非聖無法”的叛逆精神。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