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坐上帝位的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坐上帝位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原來是五代十國時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說與當時的君主柴榮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隨着柴榮征戰疆場,柴榮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對雄才大略的趙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與青睞,可以說柴榮在的時候讓趙匡胤身居要職,公元959年柴榮病死,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後來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登基做了皇帝。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聽說契丹與北漢發兵南下要攻打周朝,當時執政的大臣範質等人慌忙派趙匡胤領兵前去抵禦,正月初二,趙匡胤帶領大軍離開都城開封來到了距離開封二十里的陳橋驛,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開始實行兵變計劃。軍中開始流傳要立趙匡胤爲皇帝的傳言,正月初三,趙光義與親信趙普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讓將領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酒醉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擁立趙匡胤做皇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坐上帝位的

網絡配圖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領兵回到開封,守城軍隊是趙匡胤的結社兄弟,於是將城門打開,迎接趙匡胤入內,趙匡胤很快控制了都城開封,範質等人這才知道不辨軍情真假上了當,但是形勢已經明確,所以衆大臣也都同意擁立趙匡胤做皇帝,翰林學士陶谷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禪代詔書,宣佈柴宗訓禪讓帝位給趙匡胤。趙匡胤於是正式登皇帝位,就這樣輕易地奪取了政權,將恭帝柴宗訓改封爲鄭王。由於趙匡胤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於是就採用宋爲國號,都城定爲開封,年號改爲“建隆”。趙匡胤就是歷史上的宋太祖。

宋太祖年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皇帝用來紀年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是一世英名的漢武大帝發明的,從此被歷朝歷代的君王沿用,在宋代也不例外。宋太祖是這個朝代裏面年號用的最少的一個,但也是用了三個的。

宋太祖第一個年號叫做建隆。顧名思義,就是“建設興隆”的意思。這個年號的開始,在於一個叫做“黃袍加身”的典故。當初宋太祖還不是皇帝,只是一個權利比較大的將軍,因爲皇帝不行,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意思。手下有人猜測到了他的心思,就發動了事變,把龍袍披到了宋太祖的身上。從此之後,宋太祖就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新的皇帝即位,肯定是要用新的年號的,他的年號就是“建隆”。

第二個年號叫做乾德,意思是“感謝上天的恩德”。宋太祖剛剛接手宋朝的時候,百廢待興,可是後來因爲他的勵精圖治,所以景象大爲改觀。他於是就要換一個新的年號來慶祝一下。爲了表示自己的特殊,要求手下想一個之前從來都沒有人用過的年號。於是他的手下就想到了“乾德”這個詞彙。雖然後來證明後蜀也曾經用過這個,但是這個詞的寓意還是不錯的。

第三個年號叫做開寶,這是宋太祖用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年號了。“開寶”的意思不用過多解釋,很多小國都開始採用這個年號。在這個時候,宋太祖已經是基本統一全國了。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坐上帝位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宋太祖三下南唐

在民間流傳着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無論是小說還是戲劇,都將這一故事演繹得鮮活生動。由於時代久遠,關於這一事件的史料記載很少,我們無從考證它的真實性。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它曾經真實發生過。但是從現在廣爲流傳的民間文學作品來看,人們有意誇大了故事的發展,將其演繹成一種傳奇故事。

《宋太祖三下南唐》是幾年前剛出版的一本大宋系列的叢書。它在故事的基礎上加以改編,使其更帶有神話色彩。在此書中甚至還出現了妖道、法術之類的情節。錯殺功臣鄭恩的宋太祖遭到赤眉老祖的不滿,他讓自己的徒弟餘鴻投到南唐李景的陣營裏,興兵作亂,企圖造反。宋太祖趙匡胤率兵親征,卻中計被困於壽州城。鄭恩的兒子和夫人,不計前嫌,前來營救趙匡胤。高君保和劉金錠也從潼關借來兵馬前來救駕,並展開了一系列鬥法施道的故事。最後,餘鴻被擒殺,南唐自此被平定。

其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戰場上打鬥的場面,應接不暇的妖術,佈陣等描寫,讓人有種在看《封神榜》的既視感。這個故事應該是在宋朝統治時流傳出來的,因爲簡單的來看,有點像宋太祖率領將士一路斬妖降魔,終於平定天下的故事。

不管它是真實的歷史也好,虛構的神話故事也好,都能幫助我們在一定程度瞭解歷史。這段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多少都給趙匡胤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即位後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我最初知道這個故事是在初中的歷史教科書上看到的。教科書一貫以旁觀者的視角客觀而冷靜地講述某一事件,從不妄自加自己的感情加入到評論中去。但是,這並不代表教科書就能最大程度地還原歷史事件。關於杯酒釋兵權的記載,無論如何也抹不掉趙匡胤的過失。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坐上帝位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故事發生在建隆二年,趙匡胤宴請石守信和高懷德等禁軍的高級將領,並在酒席上威逼利誘地說了一番話,唬得石守信等人第二天都紛紛稱自己年老體弱,請求解除兵權、告老還鄉。這個在酒宴上不動一兵一卒,輕易而和平地解除將領兵權的事情被稱爲杯酒釋兵權。

誠然,趙匡胤爲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權統治纔出此下策的。同時,他也是爲了避免黃袍加身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將領身上。從宋太祖趙匡胤的角度來看,他這樣做也是一種自保,一種策略,杯酒釋兵權事件也無可厚非。它無關正義感,或者說它是每一個帝王的真實心理寫照,甚至,這樣看來,趙匡胤比某些皇帝仁慈多了。

但是,在我看來,“杯酒釋兵權”無非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一種變相存在。皇位剛坐穩,就想打發走那些爲自己浴血奮戰的將士們,這未免太讓將士寒心了吧。趙匡胤披着一件“僞善”的外衣,一點糧田,一點銀餉就把功臣們打發了,反過來,將士們還要對他感恩戴德,實在是讓人感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