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滅亡,文天祥就義,謝枋得自盡,而汪元量選擇了北上。

(一)亡國之際,可以逃走的他沒有躲避

宋德佑二年二月,元軍入臨安。宋帝后三宮被俘北遷。汪元量也在這支三千人的隊伍中。這是一個讓人困惑的選擇:作爲一個宮廷樂師,他完全可以不加入這個隊伍,元軍圍城數月,朝中大臣外逃者不計其數,芥微如他,混跡於平民中大隱於市不是不可能,誰又會去注意一個宮廷供奉呢?

畢竟他的日常,就是陪老太后謝道清和昭儀王清惠,彈琴給這些宮牆圍囿的女子們助興解悶。一個樂師,對忽必烈來說可有可無。

是因爲君即是天,要隨侍以盡爲子民之忠孝嗎?未必。他明明在《醉歌》裏罵:“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簽名謝道清。”

所以後人猜測,汪元量甘做楚囚,是爲了王清惠。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二)北上,是爲了王清惠嗎?

王清惠和汪元量年紀相近,才華匹敵,都通詩書解音律,堪堪是曲沼芙蓉伴竹嘉,度宗趙禥卻是一好色加智障的安逸天子——汪元量正牌進士,不去仕途騰達,卻奇怪的在宮中安身,不能不讓人多想。

大隊人馬開拔至汴梁夷山驛時,王清惠提筆在壁上寫下一首《滿江紅》: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輾關山月。問姮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第2張

這首詞立刻在南宋士民中激起巨大反響,斯境斯地斯人,讓他們不可避免地想起靖康之恥,一時唱和者衆多。覆巢之下,各有各的悲傷與執着,被羈押的文天祥在得悉這首詞時就說:“惜哉!夫人於此少商量矣!”這位狀元丞相覺得王清惠未立死志,深恐後有辱國體之事,於是不單在和作中規勸,後來乾脆又執筆代王清惠重作: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雨霖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文天祥明確否定了王詞末二句的消沉,報之以大聲鏜鞳,忠告王清惠等后妃宮女,當然,這也是他的自勉之詞。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第3張

這首《滿江紅》,汪元量也有和作: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闋。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恨黑風吹雨溼霓裳,歌聲歇。

人去後,書應絕。腸斷處,心難說。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汪詞字裏行外,是以己度彼的理解。他們有共同的生活回憶和人生感受,所以他更能體驗王清惠的內心,更同情一個女子於驚恐淒涼中的無奈掙扎,他對王清惠,不同於文天祥的責以大義,而是一種好朋友的寬容與關切。

但要以此證明汪元量是爲了王清惠而北上,未免片面,若是爲了王清惠,那他應該一直相伴其終老,而事實是1288年他一個人以道士的身份南歸。

走時,王清惠曾率南宋舊宮嬪相送。這些宮嬪在顛沛流離的歲月裏,都曾得過汪元量的照應。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第4張

(三)他是那個時代的賈寶玉,用一份陪伴溫暖那個殘破王朝

文天祥被囚大都時,汪元量曾幾次去獄中探望,他給文天祥彈琴,文天祥給他的詩作寫序。

他曾沉痛的給文天祥留下這樣一句:

“丞相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將歸死江南。”

他知道自己可以南歸,但還是一路跟隨宋宗室,1282年到元上都(今屬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1284年到西北祁連山,又因祭祀到過四川青城山及五嶽,1288年冬,恭帝趙顯學佛學於土番(今西藏),汪元量這才黃冠南歸。

天地不重來,他守候的那個昌明隆盛,花柳繁華的王朝最終分崩離析,他守護的那些冰清玉潔的女子最終身老幽燕,零落成泥,他是那個時代的賈寶玉,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只能以遁世的方式祭奠那些美好的化身。

他也寫下了從元軍圍城以來所見的山河破碎,宗室傾圮,生靈塗炭,他的這些詩作,被稱爲宋之詩史。一個朝代的結局,總是有人殺身成仁,有人捨生取義,也總會有人去陪伴,去記錄,去給故國不再的人們以溫暖的關懷。

後來人,又何必窮原竟委,強自索解?

被元軍俘虜的宋室昭儀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