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暴君商紂王的另一面:雄才大略,功毀千秋

歷史上暴君商紂王的另一面:雄才大略,功毀千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紂王(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商諡帝辛,周武王稱他爲“紂王”。

按《說文解字》援引諡法的解釋:“殘忍捐義曰紂”,“紂王”,是周人侮辱、蔑視性的稱呼,用現在的話來說,“紂”就是無惡不作的壞蛋。

歷史上暴君商紂王的另一面:雄才大略,功毀千秋

網絡配圖

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歡心。

帝乙長子是微子啓,次子是微仲衍,帝辛是帝乙少子,三人乃同母兄弟,微子啓出生時,他的母親尚爲妾,而被立爲王后之後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啓年長,想立他爲嗣,太史根據禮法認爲微子啓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爲嗣子。帝乙逝世後,辛繼位,這就是辛帝。

帝辛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諫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

帝辛繼位後,定都於沬,後改沬邑爲朝歌,重視農耕,百姓生活安定,國力強盛。早在帝乙商的國力就處於衰弱階段。帝辛在位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東夷向外拓展,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

歷史上暴君商紂王的另一面:雄才大略,功毀千秋 第2張

網絡配圖

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民族融合。

但是,帝辛在位的後期,花費巨資修建鹿臺,造酒池,寵妲己,懸肉爲林,窮奢極欲。他變得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殺比干,囚箕子;使用炮烙等酷刑鎮壓民民衆,失去人心。另外,年年征戰,國力消耗巨大,反而累及自身,《左傳》稱:“紂克東夷而隕其身”。

周武王繼位後四年(公元前1057年,一說公元前1027年),得知帝辛統治集團分崩離析,而商軍主力遠征東夷,朝歌空虛,即率兵伐商。微子啓率領一批東南夷人組成的十七萬大軍,把周武王的聯軍拒於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

想不到這些夷人組成的軍隊,忽然一夜之間譁變,潰不成軍。周人居然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

歷史上暴君商紂王的另一面:雄才大略,功毀千秋 第3張

網絡配圖

見大勢已去,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臺自焚殉國。《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記載"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朝歌),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商朝從此滅亡。

那麼帝辛死後,爲何殘暴之名,遺臭萬年呢?事實上,帝辛的罪狀是“千年積毀”的結果,是“層累地選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