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沒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爲什麼會選擇朱厚熜繼承大統?他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沒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爲什麼會選擇朱厚熜繼承大統?他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朱厚照的故事。

明武宗沒有子嗣,但堂弟衆多,爲什麼偏偏選中了朱厚熜繼承大統?

明代皇帝中兄終弟及的案例有三個:

英宗被俘,代宗繼位;武宗去世,世宗繼位;熹宗去世,思宗繼位。

這幾個皇帝中,也只有嘉靖帝是以堂弟身份繼位,主要原因則是朱厚照沒有兒子。

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皇帝中十分不靠譜的一位,雖然史書有抹黑之嫌,但其中也有不少不良事實。朱厚照曾寵信奸佞,劉瑾、錢寧、江彬等人,並在宮內大搞娛樂活動,大興土木,不理政務。不僅如此,朱厚照還不滿足於宮內的娛樂,還:

“恣遊大同、宣府、延綏間,多失政。”

尚武的朱厚照喜歡動刀動槍,喜歡指揮兵馬,這並非過錯,只是他經常在邊境遊弋,延誤了很多他該做的事,這樣做的後果也很嚴重。

朱厚照一生沉浸風花雪月中,卻沒有子嗣,那就必須要把宗室子弟過繼過來,來保證皇室的延續。貪玩的朱厚照則不管不顧,皇帝不想管,不代表大臣不管,確立繼承人可是國家重中之重,如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沒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爲什麼會選擇朱厚熜繼承大統?他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御史王光亦曾上疏:

“皇上嗣登大寶已及十載,皇儲之位尚虛,天下之心安得不憂? 伏望念創業之艱,重天下之本,擇宗室之賢者一人,選正直之臣輔導預養之。”

這可謂金石良言,歷朝歷代無子嗣的皇帝也有不少,比如宋仁宗,因爲兒子們早夭,就選擇宗室子弟,提前過繼來作爲候選人,來保證皇室延續。

對此,朱厚照一概不理,等玩到了頭纔想起了繼承問題,而當時爲時已晚。最後遺詔是讓皇太后和內閣大臣處理繼承人問題,歷朝歷代權力交替之時兇險異常,如果此時有奸臣在宮內作亂,篡奪了皇權,那朱厚照將成爲大明朝的罪人。

朱厚照死後的一系列問題,都是由於朱厚照沒有儘早確立繼承人導致的,好在當時皇宮內外有太后和內閣輔臣坐鎮,穩住了局勢。具體選擇繼承人的主要是皇太后和首輔楊廷和,那麼爲何選擇朱厚熜作爲繼承人?

首先,朱厚熜年齡小,背景相對簡單 :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朱厚熜按照要求繼皇帝位。當時,朱厚熜年僅十四歲,這個年齡段的人本應無法即刻掌控政權,這可能是朝廷高層考慮的因素之一。

朱厚熜從小“聰明仁孝,德器夙成”,這是不爭的事實,“聰明”這個素質應該算是先天條件,後天很難提升,並且朱厚熜的德行、氣度也是可圈可點。

沒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爲什麼會選擇朱厚熜繼承大統?他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第2張

除此之外,朱厚熜的父親朱祐杬在正德十四年就去世了,而且朱祐杬只有兩個兒子,長子早夭,只剩下次子朱厚熜。對於多子多孫的皇室子弟,朱厚熜略顯孤單,這可能也是選擇他作爲新皇帝的原因。

其次,朱厚熜即位也遵循祖制:

按照朱元璋組訓“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先帝沒有兒子,那就只能從宗室中找個弟弟來繼承皇位。親弟弟沒有了,堂弟還是有不少,明孝宗朱佑樘是朱見深第三子,興獻王朱祐杬是明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朱祐杬是朱佑樘的親弟弟。

史料記載:

“興獻王長子,憲宗之孫,孝宗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序當立。”

按照血緣的遠近,從朱祐杬兒子中挑選最合適,朱厚熜就成了那個幸運兒,楊廷和這樣操作完全遵從祖制,他人挑不出毛病。

再次,相權、監權、後權配合,保證政權順利過渡:

皇帝的繼承人選,不是普通“羣臣”可以決定的,能決定這種事項的只有最高權力層,朱厚照遺詔原文是這麼寫的:

“朕疾殆不可爲矣,爾等與張銳可召司禮監官來,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其與內閣輔臣議處之。”

事實上,這詔書是誰寫的也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詔書規規矩矩、沒有問題。令人後怕的則就是如果皇宮內傳來的遺詔是讓“某某”來攝政,那就很危險了。宦官亂權在明代時有發生,保不齊就出個例外,皇帝去世,只有皇帝身邊的人能篡改遺詔,這種事時有發生。

沒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爲什麼會選擇朱厚熜繼承大統?他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第3張

、遺詔表面是讓張太后和楊廷和來決定新繼承人,而作爲消息的傳遞者,宦官的作用也至關重要。楊廷和他權力再大,也無法隨意進出皇宮,必須要宦官來傳遞皇宮內外的消息。換句話說,宦官、太后、楊廷和必須配合到位,才能解決這棘手的問題。

假如三方中任何一方生出異心,這就不是朱厚熜是否即位的問題,可能會演變成一場血腥的皇室衝突。

史料記載:

“廷和未嘗不諫,俱不聽。廷和亦不能執奏。以是邑邑不自得,數移疾乞骸骨,帝亦不聽。”

楊廷和作爲內閣首輔,肩負重任,他也多次上疏要求朱厚照收斂做派,用心處理政務。只是朱厚照不聽,楊廷和多次請求辭職,朱厚照也不答應。作爲朝廷最重要的責任人,楊廷和雖然做得並非完美,但他也在盡心盡力地爲國辦事,行爲操守也是可圈可點。

正德二年,楊廷和就在講筵之時,就諫言皇帝不要被奸佞所誤,指的就是權傾一時的劉瑾,之後被劉瑾打擊報復,調入南京任吏部左侍郎。從這些事例可見,楊廷和已經在傾盡全力爲國辦事。

情況緊急,作爲內閣首輔的楊廷和必須馬上做出決定,請示張太后併發布詔書:

“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應事務俱待嗣君至日處分。”

張太后對此沒有異議。

沒有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爲什麼會選擇朱厚熜繼承大統?他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第4張

繼承人確定了,之後另一個棘手問題就是江彬,作爲朱厚照的護衛,江彬在城郊還有大量部隊,此時朱厚照已經去世,江彬很有可能趁機作亂。宦官張永負責九門防務,江彬有出宮的想法,張永提前做好了安排。

張永不僅幫助朝廷除掉了劉瑾,在新舊權力更替之時,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最終江彬被俘,此次危機處理,楊廷和主導了這一切,太后沒有異議,宦官還從中協助,這才大功告成。

朱厚熜即位在法律上合理合法,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最高權力層主要考慮的不是皇帝是否好控制,而是順利讓新皇即位,完成權力的交接。楊廷和的工作艱苦且複雜,其中難免有錯誤,但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他廢除了大量武宗弊政,保證權力交接,這是值得令人稱讚的。

所以,嘉靖帝與其說是明武宗選擇的皇帝,不如說是太后、內閣首輔、司禮監三派合作選出來。而他之所以能順利即位,也跟他的出身,他的出色,以及衆臣的協助下才得以實現。

只是人一旦掌握了權力,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他們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或許就爲之前的選擇,打個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