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如果袁崇煥不死,明朝還會不會滅亡?

如果袁崇煥不死,明朝還會不會滅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崇煥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慮事不周。舉兩例,擅殺毛文龍,對毛文龍的部屬又不作妥善安置,使許多人投了後金,爲淵驅魚,情報工作做得不好,皇太極越長城進攻北京他卻不知道,瀋陽到北京有多遠,皇太極兵馬長途跋涉豈能長期保密,只要袁崇煥在瀋陽有細作,早將情報報了袁崇煥,可見其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

袁崇煥與皇太極議和是要弄清後金的底氣,事實上後金的兵馬錢糧等戰備物資都未準備充分,所以也沒有大戰的底氣,這纔是皇太極願意議和的前提。袁崇煥弄清了這些下一步就是要斷去後金的戰備來源,東北戰事斷絕商路,東北物產的龐大利潤促進了以毛文龍爲首的海上走私的形成,袁崇煥需要毛文龍封鎖通道,斷去後金鹽鐵糧食的供應。

毛文龍善財難捨,袁崇煥只好一刀了之,畢竟只有五年沒時間慢慢打太極。皇太極沒了供給,只好在物資消耗完之前提早出擊,踏入袁崇煥預設的戰場。但皇太極兵出險招搞千里大迂迴從大同入關,這條路線圖山西商人功不可沒,皇太極拼死拼活趕到北京城下就是要施以反間計,而反間計的成功也離不開因走私斷檔而利潤受損的利益集團的反攻倒算。袁崇煥的對手何止一個皇太極,該殺的又何止一個毛文龍。

如果袁崇煥不死,明朝還會不會滅亡?

袁崇煥沒有要蒙古人的馬,而是讓蒙古人用柴草來換糧食,滿文老檔裏記錄,皇太極入關前的一次軍事會議,皇太極說,他與袁崇煥簽訂的議和條款,在明朝堂被已孫,王爲首的大臣們反對,沒有通過,他要帶兵入關逼和,命令,每牛路出甲兵15-20人,(八旗當時剛剛改編,總計242個牛路,每牛路200人,其中披甲戰兵60人,其他的是輔兵和守兵,)每個披甲戰兵出戰都帶着2-3個輔兵或是奴隸阿哈跟役,所以八旗入關總兵力只有1.4萬人,但都是精銳,其中每牛路有10個白甲兵,都是鐵騎,全部出戰,另外讓蒙古人出兵5000人,實際蒙古人出兵1.1萬人,並讓蒙古人去明朝買糧食,用作入關軍糧。

崇禎永遠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內的重要,對付皇太極,八旗子弟再強他也只有那幾萬人,和皇太極談就夠了,皇太極剛繼位時心裏估計以後金的實力不可能滅的了大明,所以也想和談。崇禎大不了和皇太極籤一個城下之盟,只要守住寧錦防線,結交好蒙古,清軍入不了關,對大明的基礎無法構成根本威脅。

真正要命的是李自成,張獻忠這些農民起義軍,他們一到一到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老百姓就跟着反了,李自成從商洛山中逃出來的時候身邊只有17個人,到了河南,僅僅兩年,李自成就發展到了50萬人,這纔是大明最大的敵人。崇禎最好是和皇太極和談,大不了籤個澶淵之盟。專心對付國內的農民起義軍,等把農民起義軍滅了再來對付皇太極。

五年平遼是袁崇煥輕敵,後金在他眼裏就是造反作亂地方勢力,朝廷整備軍馬鞏固後方就可以對後金發動致命打擊。再加上經濟封鎖,後金絕對撐不下去,但是他沒考慮到是自己的朝廷已腐朽,再加上農民軍起義,很多邊防他力不從心,爲了完成這些反而得罪皇帝和朝廷大員,爲自己殺身之禍埋下伏筆。而這時清朝卻利用這樣時機在不斷髮展,袁崇煥真的很無奈,如果有同後金在談判也是無奈之舉,他必須拖延後金對明朝襲繞,爲自己鞏固邊防軍事力量爭取時間,而這卻成了他被定罪理由,這是袁崇煥悲哀,也是明朝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