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說的這句話有何深意?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說的這句話有何深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整個春秋戰國549年,能說得上全身而退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便是范蠡,他在歷史上的故事很完美。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范蠡,越國復興的靈魂人物,在勾踐滅吳與爭霸中原之後,事了拂衣去,立即遠在他鄉,留下了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似乎一旦帝王成就大業,功臣幾乎必死無疑。

千百年來,歷史一遍又一遍地上演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劇,於是人們更加佩服范蠡高瞻遠矚,有着一雙穿透千年時光的眼睛,洞徹了人性的弱點。然而鮮爲人知的是,范蠡爲何會說出這十二個字,這一箴言又對中國歷史造成什麼影響?宋朝學者林亦之認爲,范蠡行爲與這十二字箴言,加劇了帝王與功臣的猜忌,給中國歷史開了一個壞頭。

根據史書記載,幫助越國稱霸中原之後,范蠡隨即泛舟五湖,臨行之前,給好友文種留信一封,上書:“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范蠡認爲勾踐爲人不可信,只可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所以趕快離開,否則必有殺身之禍。文種見信之後,稱病不朝,有人讒言文種或將作亂,勾踐賜劍讓文種自殺。

文種的結局,證實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殘酷現實。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說的這句話有何深意?

三百年之後,韓信被殺似乎又印證了這一箴言,《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臨終之前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功臣與君主的關係,果真如此殘酷冷血嗎?其實不然,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並非如此。

春秋晚期,禮崩樂壞,原先堂堂正正作戰,戰爭有一套相應禮儀,到了這一時期已經出現“兵者,詭道也”的思想。但這時卻是天才的幸運時代,因爲可以盡情發揮才華,與後世只能“貨賣帝王家”相比,春秋戰國時代規則是良禽擇木而棲,君主選臣、臣也擇君,雙方互相考察!

吳起、商鞅、張儀、蘇秦、李冰等人,是在本國遇冷,而他國功成名就。簡單的說,春秋戰國列國無數,一國君主不用,完全可以去他國尋找明主,君主想要“兔死狗烹”都難,一方面當時不存在愚忠思想,君主不仁義,功臣自然可以轉投他國尋找明主,另一方面君主濫殺功臣,又怎麼吸引外國人才投靠?不能吸引優秀人才,又如何強大國家?因此,春秋戰國時代數百年,幾乎沒有發生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商鞅、樂毅等的遭遇是另有原因。

與此同時,春秋戰國時代盛行分封制,功臣建功立業,君主給予分封,這種分封是實實在在的分封,可以擁有私軍,每一個封地猶如“國中之國”。因此,當時基本運行規則是,功臣立功,君主給予分封賞賜,立功越大,封地越多賞賜越多,雙方本質上是一種利益交換關係,這也是當時政治運行規則,君主也不敢輕易打破,否則必然激起無數貴族反對。

總而言之,無論是時代政治氛圍傳統,還是實際需要,都不允許春秋戰國君主隨意濫殺功臣,范蠡“兔死狗烹”之說並不具備代表性,至多隻是勾踐少數人的行爲。當然,春秋戰國時君主殺功臣的現象也有一些,但至少不能簡單地用“兔死狗烹”來解釋,比如商鞅之死本質是保守派的反撲,雙方發生嚴重利益衝突,不是因爲商鞅改革完成已經無用而殺死他,白起之死也並非兔死狗烹,只是范雎小人讒言作祟,加上白起自身情商太低才導致悲劇發生。

然而,范蠡急流勇退以及這十二字箴言,卻在漢朝之後形成波濤巨浪,在後世功臣與君王雙方心裏埋下了一根刺,功臣擔心君王翻臉無情,君王擔心功臣鋌而走險,雙方都沒了安全感。簡單的說,儘管功臣與君主雙方矛盾激化可能出於利益問題,但這句話的存在的確會在客觀上加劇雙方猜忌。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說的這句話有何深意? 第2張

而歷史上一幕又一幕的屠戮功臣事件,又更讓這句話成爲至理名言,了卻君王天下事之後,功臣似乎坐等引頸受戮,偶爾纔有一些高情商的功臣善始善終,逃過“兔死狗烹”的預言,如唐朝李靖、明朝湯和等急流勇退就成爲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物。

功臣擔心自己成爲兔子與狗,皇帝擔心功臣胡思亂想以至鋌而走險,於是雙方猜疑不停,導致雙方不能安心。漢朝劉邦猜忌八大異姓王心懷不軌,從而除掉了七個,唐朝李靖功成之後受到李世民猜疑而退隱,宋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看似高明,其實浪費了一批勇猛將士,這或許也是宋朝文弱原因之一,明朝朱元璋猜忌功臣,清朝提防漢人將軍與王爺等,最終這些只能是浪費功臣才情,造成一種智力浪費,削弱國家的實力。

宋朝學者林亦之評價:“范蠡之去似可全身, 然卒使後世君臣猜忌百出, 無一日相安者, 其患自范蠡始也。”林亦之認爲,後世君臣猜忌百出的源頭,就始於范蠡。客觀地說,將後世君臣猜忌完全歸咎於范蠡,固然有失公允,但范蠡行爲與這十二字箴言,卻的確加劇了帝王與功臣的猜忌,給中國歷史開了一個壞頭。

值得一問的是:春秋名仕通常會擇明主,並非愚忠一人,既然勾踐如此刻薄,范蠡又發現了勾踐真面目,爲何范蠡還遲遲不願離去,而是等到勾踐滅吳、稱霸中原之後才走?正常解釋是,范蠡之所以這麼做,無非三點,即報效勾踐知遇之恩、爲了錢財、爲了名聲,以范蠡之才,後兩者都可以輕鬆實現,看來唯一答案是報效勾踐知遇之恩了。

其實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范蠡與文種都是楚國人,而楚國與吳國水火不容,因此或許范蠡文種都是楚國派出的“專家團”,幫助越國對抗吳國。如果這是歷史真相,那麼就能解釋范蠡爲何違反時代背景的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了,因爲任務已經完成,勾踐知道他們身份,范蠡與文種要麼徹底歸順越國,要麼逃走,要麼死路一條,越國已經稱霸,不會允許吃裏爬外的楚國專家團存在。文種或許沒有看清事實,范蠡卻看清了,所以臨行之前如此示警,希望文種及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