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叔孫通:因溜鬚拍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叔孫通:因溜鬚拍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手下能人良將衆多,出謀獻計溜鬚拍馬者更是不計其數。但有一人雖然當時看起來很不起眼,但綜合最後結局你會發現此人顯得異常特別。此人其實很聰明,曾多次拋棄信仰、改變立場,甚至爲了迎合劉邦,連代表身份的衣服也不敢穿,改成平頭老百姓的裝束,在漢營小心翼翼,多餘的話一句都不說,看起來是個謹小慎微的老實人,卻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在合適的機會憑一兩件事揚名立萬,不但生前得到劉邦、呂雉等人的寵信,就是死了以後,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越來越高,最後都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呢?

叔孫通:因溜鬚拍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網絡配圖

沒錯,他就是叔孫通,先後當過侍詔博士、博士、奉常,最後官至太常、太子太傅,號稷嗣君,以後被司馬遷稱爲一代儒宗,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他,儒學也許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就消亡了,因爲當時不管是劉邦還是項羽,都很看不起儒學,認爲儒學不過是虛妄之說,沒有實際用途。

叔孫通是魯地薛縣人,薛縣就是現在的山東藤縣,魯是儒學的發源地,因此叔孫通很精通儒學,秦朝的時候,就因爲精通儒學被招進朝廷,封了個侍詔博士,過去的博士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顧問吧,顧問而且還是侍詔,等候君王的召喚,地位顯然是很不起眼的。

大家都知道,秦朝主要依靠法學治國,對儒學一向都看不起,當時掌權的趙高、李斯都是法家的崇拜者,叔孫通在這樣的環境下當官,身份自然非常尷尬,可他也聰明,進朝廷後一看這種情況,於是立刻拋棄信仰,對自小學到大的儒學隻字不提,張口閉口都是法家的道理,因此就能僥倖的存活下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都沒有想起他。

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當自己的侍詔博士。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位,這時候國家大權全握在趙高手裏,趙高原本是趙國遺民,他之所以淨身入宮,就是奔着滅亡秦國去的,掌握大權後自然是種種倒行逆施,終於攪得天下大亂,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了,趙高本來壓着這件事,可後來陳勝吳廣鬧的動靜越來越大,一度時間都打到秦朝腹地的武關。

叔孫通:因溜鬚拍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第2張

網絡配圖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些風言風語就傳到秦二世胡亥耳中,有一天,秦二世就把他們這些侍詔博士叫過來問:聽說有個叫陳勝吳廣的鬧的動靜很大,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啊。

皇帝終於問到了侍詔博士,於是有些人就認爲盼到了春天,紛紛激動的獻計獻策,很多人都認爲,天下百姓都是秦朝的子民,子民竟敢反抗皇帝,那就是大逆不道,應該趕緊派兵鎮壓。

這些話雖然很有道理,但秦二世聽見以後,面色卻越來越是難看,終於,大家夥兒的意見都表達完了,但秦二世注意到,有個叫叔孫通的侍詔博士竟然從始到終一句話都沒說,於是對叔孫通揚揚下巴,言下之意是,你有什麼高見呢。

叔孫通就很恰當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了,你猜他怎麼說,叔孫通說:“他們說的那些都是謬論。如今天下歸爲一統,各郡各縣的城池都已剷平,民間所有的兵器都已銷掉,這就早已向天下人宣佈用不着這些東西了。當今又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備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於職守,四面八方都像輻條向着軸心一樣地向着朝廷,在這種情況下,哪裏還有什麼人敢造反呢!所謂的陳勝吳廣之流,不過是一羣偷雞摸狗的盜賊,哪裏還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郡尉們很快就可以把他們逮捕問罪了,有什麼可擔心的!”

這幾句話可真說到秦二世心裏了,於是很開心的認爲叔孫通是忠臣,對天下局勢有正確的判斷,而那些說有人造反的,一定是心懷叵測,想達到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於是表彰了叔孫通,賜給他二十匹絲綢,一套新衣服,並提升爲博士,然後把說造反的人都抓起來,交給廷尉治罪。

叔孫通:因溜鬚拍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第3張

網絡配圖

散朝之後,皇帝面前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博士們立刻有了憂國憂民的勇氣,紛紛指責叔孫通說:“天下已經混亂到這般地步,你不趕緊想着出個好主意,怎麼還拍皇帝的馬屁呢。”

叔孫通白眼一翻:“你懂個屁,我剛纔差點掉火坑裏。”

說完就回家收拾行李逃跑了。爲什麼逃跑,不剛剛受到皇帝的嘉獎嗎,討的皇帝的歡心,以後一定是前途無量,可叔孫通呢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出乎意料的逃跑了。原因無他 ,是因爲他已經看到,秦朝已經無藥可救,自己犯不着爲秦朝陪葬。

而那些繼續留下來當官,準備爲朝廷效命的同事們今後什麼下場就不得而知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