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一偉大的友誼,洪亮吉與黃景仁

清朝一偉大的友誼,洪亮吉與黃景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友誼有不少,比如伯牙與鍾子期,鮑叔牙與管仲,白居易與元稹……

在清朝也有一對,堪稱絕世之交,卻鮮爲人知,即洪亮吉與黃景仁。

清朝一偉大的友誼,洪亮吉與黃景仁

(圖:洪亮吉畫像)

洪亮吉比黃景仁大三歲,當年參加縣試時,被安排入住同一間房。洪亮吉來考秀才,除了教科書外,還帶了一本《漢魏六朝樂府詩集》,這讓黃景仁視爲知己。

黃景仁愛課外讀物甚於愛指定教材,入考場鈴聲響了,他還縮在被窩裏寫詩,洪亮吉喊他去考場,他大聲嘟囔:莫催咯莫催咯,我剛得“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兩句,等我寫完噠!

之後不久,兩人由舍友成學友,一起到常州龍城書院,且同住一間寢室,友誼更加加深。

洪亮吉詩與經並重,並不把詩當飯吃,比較而言,黃景仁書生氣更濃,他對考試科目吊兒郎當,對非聖賢書卻廢寢忘食,常常半夜三更躲在被窩裏,做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每做一首,每得一句,都要把洪亮吉吵醒,與其奇文共賞。

問題在於,黃景仁一夜之間,那靈感總要翩鴻掠影幾次,“以是亮吉亦一夕數起,或通曉不寐”。我是受過失眠折磨過的,推己及人,想來睡眠重的洪亮吉如此受折騰,那心裏不煩躁死了?洪亮吉可交,在於他真容納文友臭毛病,甘受其苦而不以爲忤。

其實,洪黃也不是沒矛盾,兩人雖志同道合,性情卻不是特別契合,黃景仁偏感性,浪漫而又任性;洪亮吉偏理性,行事相對穩重,講究變通。

有一天,爲某事爭得厲害,洪亮吉爭完就爭完了,黃景仁呢?賭大氣了,哥不跟你玩了,誰都沒打招呼,工作也不要了,跑得連影都沒了。過了好幾個月,才知道這哥們兒跑到徽州遊山玩水去也。

(圖:黃景仁畫像)

當時洪黃二人的交惡,幾乎成了一個公共事件,許多同事爲此嗟嘆,連飯都吃不下。清朝之洪黃二友,好比唐朝之李杜雙璧,鬧得這麼僵了,世間哪裏還有文友可尋?朱筠送了河豚與蒙古酒到其部下武億家,武億抱着領導大哭,鬧得朱筠摸不着頭腦,哭完才知道,這武億是爲洪黃失交而哭:“無他,遠念古人,近傷洪亮吉、黃景仁不偶耳。”

其實,武億過慮了,洪黃這觀點之爭,絲毫沒影響兩人友誼。

乾隆37年上巳節,朱筠組織了一次詩歌筆會,把屬下的詩人都請了來,高朋滿座。那天,黃景仁“著白袷立樓前,頃刻數百言,遍視座客,客爲之輟筆”,贏得朱筠脫口讚歎:“黃君真神仙中人也。”黃景仁有“清朝李白”之譽,就是這麼得來的。

黃景仁恃才傲物,在老朋友面前也傲得不行,他寫了一詩,寄給洪亮吉,以師長口吻教道:“欲足下深心閱之,求其用意不要字……更欲足下多讀前人詩,於庸庸無奇者,思其何以得傳。”你把我的詩當帖臨習吧,好好學習,爭取天天進步。這口氣,文人何以受得了?

文人相交,很難找到生死之交,多半是在這方面卡住了。文人一言不合,即成陌路,更多的是誰也不服誰的氣;不比武人,人比我強,立刻拜師,抵死都當跟班。洪亮吉讀了,不以爲意,笑了笑,便更衣洗手,抱着黃景仁之詩拜讀起來。

別以爲洪亮吉是沒個性之人,他脖子也是強項得很,《榆巢雜識》道其性情,也是“負才傲物,清狂自喜”,他有句名言曰“吾寧諤諤而死,不能默默而生”。他曾當過帝王師,但對皇帝也常採取不順從、不低頭的態度,“嘉慶初,上書極諫,下吏議減死戍伊犁。”本來是要死刑的,後來判了流刑,當謝皇恩了吧,他不謝,還是“狂悖不已”。有人再打小報告給皇上要處死他,好在那陣子天大旱,擬斬判決書即將下達之夜,老天突然下了雨,把皇上嚇了一跳,免其死了。

清朝一偉大的友誼,洪亮吉與黃景仁 第2張

洪亮吉性格剛烈,充滿了鬥爭性,然則,他只在與皇帝搞不合作時才使用,在與朋友交往時,卻是以寬容與隨和的老大哥形象待人的。

洪黃交往,幾乎都是洪亮吉在付出。黃景仁當了京漂,混得略有起色,就意氣洋洋,誇大口說“人謂長安居不易,誤矣”,叫呆在老家的洪亮吉把其眷屬遷來皇城根下。洪亮吉現實得多,力勸黃景仁說京城米貴房貴,居真不易,但勸不住,他只好墊資,出僱工費,安排人千里送黃家眷。

果然,黃在京城活得艱難,“全家都在風聲裏,九月衣裳未剪裁”。兩年後,洪亮吉也到京城,看到老友狼狽模樣,再勸其將家屬送回故鄉。

後來,洪亮吉到陝西巡撫畢沅處當幕僚,不遺餘力薦舉黃景仁,使畢沅贈了五百金給黃詩人。黃景仁收到這筆鉅款,升官夢騰的升起來了,把錢全投入買官去,打的主意是,賣了寫材料的主簿一職,買上搞批示的地方實職。只是按照清朝政策,捐官之前,得除現職,新官沒得到,舊職停了薪,黃景仁連飯都吃不上了。

黃景仁只好落魄離京,狼狽出走,本想去陝西畢沅那裏討口飯的,行到山西解州,命已不支,寫信給千里之外的洪亮吉。老洪見信,二話不說,請了公假,借了驛路,以六百里加急,“借馬疾馳,日走四驛”,只是趕到之時,“而君已不及待矣”。

黃景仁死在他鄉,年僅35歲。洪亮吉呢,素冠白袍,千里扶柩,將故友送歸故地安息。

當年二十多歲時,黃景仁對洪亮吉戲言:“予不幸早死,集經君訂定,必乖餘之旨趣矣。”若我死得早,你得給我把詩文結集,怕的是你不懂詩,你理念落後,亂搞我詩文。洪亮吉確實把黃景仁文集收攏了,一字不刪編輯出來,請畢沅出錢,印行了《兩當山房集》出版,沒“乖其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