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朱祁鎮和于謙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朱祁鎮不殺于謙,會怎麼樣呢?我們該如何評價他?

如果朱祁鎮不殺于謙皇位還會是他的,曹石之亂不會發生,明英宗也會留個好名聲。主要原因如下: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一、朱祁鎮“正統”不需要非通過殺于謙來證明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朱祁鎮在發動奪門之變時朱祁鈺已經命入膏肓了,而朱祁鈺唯一的兒子也沒了。朱祁鎮只需要等待,等朱祁鈺死後,皇帝之位自然是他們家的。到時候是自己繼位還是兒子即位還不是他說了算,爲了非要發動“奪門”並殺于謙呢?

朱祁鎮之所以殺了于謙主要是兩個原因: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2張

第一,政治合理性。在古代正常皇帝繼位都是上一任皇帝指定繼承人或立遺囑,這樣纔是合理的,如果是搶過來的很可能會被說成“謀朝篡位”,這也是皇帝們最擔心的。而朱祁鈺遲遲不立太子的行爲已經證明了他並不想傳位於朱祁鎮的兒子,所以要奪回皇位只能否定朱祁鈺的正統性。而於謙正是推朱祁鈺上位的主導人,所以要否定朱祁鈺首先要殺于謙。

第二,對朝臣擁戴自己的不自信。朱祁鎮因土木之變指揮失誤使明代損失慘重,他也因爲被俘七年之久,在這麼長的時間裏,一直都是朱祁鈺代理執政,朝廷裏的大臣可能很多都已經站在朱祁鈺的一邊了。在朱祁鈺廢掉朱見深而立自己兒子爲太子時,朝臣們並無反對意見。甚至在每年元旦禮部朝賀太上皇都被朱祁鈺取消了。

這兩個原因讓朱祁鎮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正統性了。也正是因爲他的心虛所以才相信了徐有貞的“不殺于謙,復辟就無名!”

但朱祁鎮忘了他作爲明宣宗朱瞻基的嫡子,首先他自己的正統性無須證明,即便被俘虜再次回來後成了太上皇,但他曾經作爲皇帝的正統性也是不可否認。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3張

雖然朱祁鈺在國家危難之際稱帝成爲了皇帝。但朱祁鈺稱帝的前提條件是要立哥哥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爲太子,這是朱祁鈺答應過孫太后的,大臣們也都是瞭解的。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朱祁鈺只是個暫時的皇帝,以後皇位還是朱祁鎮這一脈的。

但在政局穩定之後朱祁鈺卻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這一點已經違背了承諾和正統性。如果朱祁鎮想以正統性來討伐朱祁鈺,利用這一點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殺于謙。政治鬥爭向來都是成王敗寇,只要你成功了,再以“正統”加以修飾其他大臣也不敢說什麼。

二、以于謙的性格,他會阻止一切對國家不利的行爲

(一)爲官清廉

在“三楊”還在時,他們就非常重視於謙。于謙早上上奏往往晚上就會得到批准。但在“三楊”淡出歷史舞臺後。太監王振開始作威作福,統攬大權。這時候很多大臣都爭相獻金求媚,經常給太監王振送禮,只要于謙從來不送。

(二)兩袖清風、深得民心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在太監王振作威作福期間爲了培養自己的羽翼,經常會製造一些冤案,想辦法將自己人推上去。就有一次,王振的指示通政使李錫逢彈劾于謙。說于謙因爲長期未晉升感到不滿,擅自推薦人代替自己,不合大臣的體統。於是王振就憑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將於謙入獄。並判了死刑。

于謙入獄後,然而河南、山西的百姓聽到了他被判死刑的消息,羣情激奮,聯名上書請求釋放于謙。王振瞭解自己犯了衆怒,於是只能將於謙釋放,以降官職論處。

于謙曾巡撫河南、山西時,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親自訪問當地的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書。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儘快解決當地的民生問題,深受百姓的愛戴。

而於謙之所以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是因爲他爲官剛正不阿,親民護民。

《明史》(卷170):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疏奏陝西諸處官校爲民害,詔遣御史捕之。帝知謙可大任,會增設各部右侍郎爲直省巡撫,乃手書謙名授吏部,超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謙至官,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察時事所宜興革,即俱疏言之。一歲凡數上,小有水旱,輒上聞。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5張

其實于謙被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遭人嫉妒。于謙在國家危難之際力推朱祁鈺爲帝穩住江山,力挽狂瀾。他的“以定社稷功”卻遭到其他朝臣的嫉妒。再加上于謙爲人清廉從不結黨,獨來獨往。所以也在於謙被殺時,百官幾乎沒人爲他求情。于謙的功勞和權力同樣也遭到了石曹二人的嫉妒。所以他們想推朱祁鎮繼位殺了于謙來提高以後自己的位置。

《明史》:八年,帝將郊,宿齋宮,疾作不能行禮,召亨代。亨受命榻前,見帝病甚,遂與張軏、曹吉祥等謀迎立上皇。上皇既復辟,以亨首功,進爵忠國公。眷顧特異,言無不從。

在於謙眼裏,他內心忠於的是明代,是天下,是百姓。只要是與之相悖的事,他都會拼命維護,即便搭上自己的性命。

所以如果於謙不死,第一,他不會阻止朱祁鎮繼位 因爲奪位之事不管怎麼樣是皇室內部的事,只要不影響天下穩定於謙也不會說什麼;第二,于謙爲人剛正不阿,面對石槽的不軌行爲他定不會坐視不管。再加上當時還是有一些賢臣的,比如李賢等人的聯合阻止,石槽之亂可能會被扼殺在搖籃裏。

三、朱祁鎮並非完全昏庸,“南宮復辟”後他有所政績

朱祁鎮經過南宮復辟再次做回皇帝后,並沒有向之前一樣一味的寵信小人。而是任用了李賢、王翱等賢臣,又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顯現了明君的風采。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6張

再次做回皇帝的朱祁鎮回想自己七年的幽禁生活,經常推己及人。想到曾經被幽禁五十年的叔叔“建庶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靖難後被幽禁宮中),於是向內閣大學士李賢詢問,說了一句:“親親之意,實所不忍。”

本是一家至親,他實在不忍繼續傷害。這一鮮明態度,立即得到李賢的贊同。於是,在奏明太后之後便毅然將建庶人釋放,並賦予娶妻生子的權利,延續建文帝的血脈。當有朝臣擔心會引發皇室內鬥時,朱祁鎮卻非常淡然地回答:“有天命者,任自爲之。”隨後他又下令恢復宣德朝胡皇后的稱號,並下旨停止帝王死後嬪妃的殉葬,得到後世的稱讚。

朱祁鎮當初沒有殺于謙的話 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7張

朱祁鎮作爲一個皇帝,他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他做過俘虜,當過囚犯,寵信過奸臣,殺戮過忠臣。總的來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但卻不能否定他是一個好人。他能做成先輩們沒有做的事,並不是偶然。雖然沒有先輩們那麼偉大,但他不管身處什麼樣的位置,都一直相信他身邊的人,他能理解別人的痛苦。所以如果朱祁鎮不殺于謙,且委以重任或許後世對他會有更好的評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