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紹家族實力雄厚最後卻沒能稱帝,原因是什麼?

袁紹家族實力雄厚最後卻沒能稱帝,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紹,司空袁逢之子,漢末著名軍閥。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在開始有一個大人物出現,他就是袁紹,從曹操發矯詔討董賊時起,袁紹就被衆諸侯推舉爲“討董聯盟”的“盟主”,其實力可見一斑,但爲何最後袁紹卻沒有一統天下呢?

袁紹是東漢末年的大軍閥,家裏世代高官,史上有“四世三公”一說,可見其根紅苗正。在古代身份便能決定一切,像他這樣的出身自然會接受過“正統”的教育,所以,他的官宦之路是非常平坦的,剛一出場時他就已經官拜司隸校尉,這個級別的官職主要是負責京城和周邊地區的治安,應該相當於御林軍統領的角色,官位大概爲二品,地位已經非常尊貴了。

袁紹家族實力雄厚最後卻沒能稱帝,原因是什麼?

當初董卓提出廢帝時,沒幾個人敢抵抗,袁紹公然讓董卓下不來臺,原文寫道:“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 立庶,非反而何?”能夠看出袁紹還是有一定立場的,畢竟家裏幾代爲官,吃的是朝廷的俸祿,自然要替朝廷說話。而董卓也不敢深追究袁紹,不但沒有降罪,反倒給安排了渤海太守一職。可以看出袁紹與他的家族實力,這也就是爲何推舉袁紹爲“盟主”的主要原因了。但袁紹如此好背景、好根基、好本事,爲何後來沒有成氣候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袁紹遇事處理問題簡單、粗暴,確實地說缺乏政治頭腦,他能夠位居高官,大多是倚仗家族勢力,尤其在古代這一方面表現得更爲明顯。袁紹從開始與何進謀議如何立新君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政治頭腦簡單的一面了。“願備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以安天下!”他認爲只有把“十常待”全部殺光才能天下太平,不懂得權宜之計。

其次,缺乏膽量與遠見。袁紹與董卓作對,只知道生悶氣,並沒有曹操那魄力,當曹操矯詔天下的時候,他才反應過來不能錯失良機。好在比較有個人魅力,雖然不是發起人,但也坐上了盟主的位子。雖然當初他敢對董卓對着幹,但那只是家族的虛榮心作祟,他自己並沒有造反意識,膽量與遠見,他都有所欠缺。

袁紹家族實力雄厚最後卻沒能稱帝,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最後,不具備軍事統領能力。當董卓被攆出京城後,他沒有乘勝追擊,曹操在一旁提醒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吾始興大義,爲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衆……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袁紹聽了曹操這些話無言以對,但也無動於衷,直接把曹操氣走了。就此“討董聯盟”解散。

由此可以看出,領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出身還是不行,必須要有敏銳的政治頭腦,擅於分析利弊,抓住一切機遇爲自己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與價值,而這些袁紹都不具備,即使當上“盟主”也統領不了天下。所以,袁紹的勢力雖然強大,但架不住坐吃山空,缺少經營管理能力,最後以慘敗而告終。朋友們看到這裏,不知道是否認同小編的說法呢?不妨一起來交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