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檀道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檀道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毀長城這個典故,想必大家多少聽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之中,論“忠義與戰功”舉世無可匹敵之蓋世名將,恐怕人們都要首推南宋岳飛嶽元帥了。這一點應該也無人敢予置疑,然而在浩瀚史冊當中,卻有一員同爲“戰神”級的名將,論功、論忠、論戰,竟與萬世敬仰的嶽元帥也頗有許多相似之處。

只是歷史從來都是容易讓人遺忘的,天下四海嶽王廟多矣,而這位百勝沙場的一代名將,千載之下卻鮮有後世焚香祭祀,他也曾教百萬胡虜“哭爹罵娘”,聞其聲必捲鋪蓋而逃遁,甚至到了請天師真人“禳鬼扶乩”欲取其性命的滑稽地步。

檀道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這位老將軍也像嶽元帥一樣是出了名的“北伐戰神”,血戰三十餘場,未嘗一敗!一戰便擊碎強敵所謂天下第一的“鐵壁堅城”,又曾拿着黃沙充軍糧,嚇退百萬強敵,竟帶着一羣忍飢挨餓的將士,一路大搖大擺從敵國腹地全師而退,猶如入無人之境,從而成就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唱籌量沙”的一段傳奇佳話,也成爲了後世所傳“三十六計,走爲上”的最早出處。

然而這位老將軍最終卻也像嶽鵬舉元帥一樣,只因功高震主,威名太大,竟同樣被“南宋”昏君奸臣嫉恨所害,蒙冤枉死時,居然要比嶽元帥還早了七百多年,而當時強佔中原的胡虜敵國,也像後來的女真金國一樣爲之彈冠相慶,喜極而泣。

說來說去,或許有看官已經猜出了這位名將的姓名,他就是比岳飛直搗黃龍“口氣”還要大出十倍不止的南朝劉宋名將,大詞人陸游筆下“塞上長城空自許”的“萬里長城”檀道濟。

檀將軍,本是高平郡金鄉人(今山東濟寧),五胡亂華後,祖上遷居江淮京口,也就是如今的江蘇鎮江,他小時候父母雙亡,與兄長、姐姐一同長大。南朝第一帝“戰神”宋武帝劉裕作爲東晉太尉的時候,檀道濟和他的兄長投效在劉裕麾下,進軍平定了京城建康的戰亂,當時檀道濟是劉太尉府上參軍,後來因戰功被封爲唐縣男爵。

東晉義熙十二年,劉裕爲了名正言順地取代晉安帝司馬德宗坐上皇帝寶座,宣佈北伐中原,欲以收復河山,一統天下的巨大戰功來爲自己稱帝增加籌碼。當時檀道濟就是北伐的先鋒大將,他的大軍渡江北征,一路望風披靡,直接攻取了東都洛陽,當時麾下諸將面對衆多的俘虜,都建議全部斬殺,將首級堆成“京觀”來震懾中原的勁敵以及還在觀望的百姓。

檀道濟卻說:“我們這一次北伐只是爲了弔民伐罪,斬殺五胡暴君和不臣逆賊,其餘之人盡赦安撫!”於是將俘虜全部釋放並遣送還鄉。一時間中原各地的百姓又是感恩又是喜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每日成千上萬,絡繹不絕。等到晉軍攻入故都長安時,檀道濟被任命爲琅琊王內史。

後來劉裕登基爲帝,檀道濟作爲開國佐命功臣,被封爲永修縣公爵,官授丹陽府尹、御林軍護軍將軍。劉裕做皇帝只有兩年不到,就病重不起,於是命檀道濟帶御前侍衛高手二十人佩劍護衛左右。又將他與大司空、尚書令徐羨之,中書令傅亮,尚書左僕射謝晦四人並列爲顧命託孤大臣。

劉裕駕崩之後,年幼的皇太子劉義符繼位,檀道濟被派出京城任命爲鎮北大將軍(蜀漢大將魏延最輝煌時的職位),南兗州刺史。可這個少帝劉義符才十七歲,而且是宋武帝年過四十才得此子,因此十分溺愛,又沒來得及多少教育和管束,以至於劉義符非常任性和放縱,甚至國喪之中,他還一味沉迷玩樂,四大輔臣對其都相當不滿,首輔徐羨之更是直接提出來要將他廢殺。

於是便將四大輔臣中唯一的大將軍檀道濟召回了建康,一併商議此事,徐羨之還提出廢黜劉義符之後,也要將次皇子劉義真一併殺死,因爲這個劉義真是當年北伐攻入長安後名義上的主帥,雖然那時只有十二歲,卻因爲他的年幼無知,導致一代名將王鎮惡枉死,最後還丟失長安,把整個北伐大業給全盤毀掉了,氣得劉裕罵天罵地,但也無可奈何。

可劉義真卻總拿自己曾打到過長安作爲資本炫耀,並以此表示對哥哥劉義符的不服。徐羨之考慮到這點,就認爲無知狂妄的劉義真也不可留,最好就是學當年漢朝太尉周勃那樣,擁立一位像漢文帝劉恆那般庶出敦厚的皇子爲帝。

檀道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第2張

檀道濟聽了之後,多次勸說徐羨之不要違背先帝的遺詔,可徐、傅、謝三人都不肯聽他的。檀道濟無可奈何,就只好隨從了他們的意願。將要廢立皇帝的當天夜裏,檀道濟就住在尚書左僕射謝晦家中,謝晦整晚嚇得睡不着覺,而作爲馳騁沙場的大將檀道濟卻睡得打起了呼嚕。

第二天,檀道濟親自帶着御林軍開路闖入宮中,活捉了少帝劉義符,四大顧命大臣以太后的名義廢黜了他的帝位,當時少帝還曾做出劇烈的反抗,卻被檀道濟的士兵砍傷了手指。後來義符和他二弟義真雙雙被徐羨之等人斬殺。

少帝被廢之後,羣臣提出要立最受宋武帝劉裕寵愛的年幼五皇子劉義恭爲帝,徐羨之冷笑一聲,予以拒絕,而是強行擁立了遠在江陵的三皇子宜都王劉義隆。劉義隆即位之後,也就是著名的宋文帝。

宋文帝爲了表彰檀道濟的擁立之功,將一套御用鼓吹樂器賞賜給了他,並加封他爲武陵郡公。檀道濟內心是十分愧疚和煎熬的,於是堅決表示辭謝。當時大臣王弘因爲沒有參與廢殺少帝,一心向劉義隆盡忠,因而深得宋文帝倚重,漸漸替代了徐羨之在朝中首輔的位置。

檀道濟以前就和王弘交情不淺,看清朝中形勢之後,他更加使命和王弘結交,對其甚至到了攀附巴結的地步。王弘深知他是用兵大將,也非常敬重和仰仗於他。

沒多過久,宋文帝將要誅殺徐羨之等“顧命大臣”,就想着召檀道濟前去討伐這些弒君不忠的逆臣,大臣王華卻勸阻說他們之前是一夥的,不可任用。劉義隆卻說:“先帝就曾評價檀道濟此人有將才,但沒有遠略,他也是受徐羨之等人擺佈,並不是弒君謀主,我只要好好安撫他就可以了,不必過於憂慮!”

後來徐羨之、傅亮都被宋文帝果斷斬殺,只剩謝晦出任荊州刺史,擁兵自重,一時難以平定,宋文帝立馬命檀道濟和御林軍中領軍到彥之西征謝晦。

宋文帝還親自詢問檀道濟討賊方略,檀道濟答道:“臣昔日和謝晦一同參加過北伐長安的戰役,當時血戰十場大仗,有九場都是謝晦的謀略才得以取勝,他是難得的將才,如果比計謀,我恐怕不是他的對手,然則他卻從來沒有單獨掛帥帶兵上過陣,衝鋒陷陣不是他的長處,臣很瞭解謝晦之謀,謝晦也深知臣之神勇。

而且當年我還曾跟他說過,不要跟着徐羨之有負先帝之託,他又害怕又不肯聽,一直幻想能成爲權傾天下之人,我對他說像徐羨之那樣悖逆天子遺詔,弒殺天子之子,又殺天子兄弟者能有好下場嗎?他最終還是一意孤行,如今我奉天子之命對他進行討伐,一定會將他擒殺以報天恩!”

當時謝晦還以爲檀道濟與徐羨之、傅亮都被誅殺了,那麼朝廷派什麼人來都不會是他的對手,他就可以穩穩地割據一方了,卻不想突然聽聞檀道濟領兵前來,頓時嚇得他頭暈腦脹,日夜腹瀉不止,只好坐以待斃,最終不戰自潰,被檀道濟活捉到了建康,斬首示衆。

宋文帝掃平叛逆,見帝位坐穩,就晉升檀道濟爲徵南大江將軍、江州刺史,並開府儀同三司,也就是可以像諸侯一樣獨立開府設置私人官屬,出行還有儀仗形同三公和宰輔,檀道濟獲此殊榮厚待,終於高興得好幾晚都沒睡着覺。

宋文帝元嘉八年,大將到彥之奉命北伐,起先一路勢如破竹,就連中原腹地河南都攻下來了,可沒多久又因大意而全部丟失,氣得劉義隆踢翻糞桶,好幾天都不肯進食,後來冷靜下來才命檀道濟爲天下兵馬大都督,北進征討大元帥,全權接手北伐大計,當時北魏軍力非常強盛,可檀道濟還是一路殺到濟河,攻克了魏軍號爲“鐵壁堅城”的堡壘滑臺(河南滑縣),後來檀道濟又與魏軍大戰三十餘場,盡皆完勝,魏軍聽到他的名號,五十里開外不分將官士卒就立馬自覺捲鋪蓋跑路。

檀道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第3張

檀道濟大軍殺到濟南歷城,最後卻因糧草不濟,只好退兵。當時有好多細作向魏軍報告說宋軍沒有了糧草,可以沿途設伏將檀道濟攔殺,宋軍將士大半也一直捱餓,諸將都非常憂懼。

檀道濟卻冷笑一聲,命軍中各營的管糧軍吏每天把裝糧的布袋裝滿黃沙,然後在營門口拿糧鬥一邊喊着斤兩,一邊將所剩的少許白米鋪在沙上,這樣“唱籌量沙”搞了好幾天,魏軍細作都以爲宋軍糧草充足,而一直是在以糧少誘敵。

結果魏國幾十萬大軍都不敢追擊宋軍,檀道濟也不緊不慢地帶着大軍南撤,最終使全軍完好回到江南,魏軍得知中計之後,人人氣得罵爹罵娘,並將之前的細作全部斬首。而檀道濟的威名卻遠震南北,魏軍對他十分忌憚,甚至到了要請法師禳鬼來取他的性命。

不久,宋文帝加封檀道濟爲大司空,位列三公,並鎮守尋陽(今江西九江)。然而檀道濟卻是朝中僅剩的,跟隨過宋武帝南征北討的大功臣,且威名愈來愈大,他的左右心腹將領又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威武猛士,檀道濟有十一個兒子,也個個都是人中豪傑,非常有才氣,因此宋文帝對他又非常疑畏,甚至有人在一旁議論道:“安知檀道濟非司馬仲達也!”宋文帝聽了這話,全身都冷得打顫。

後來宋文帝老是生病,一病就好幾年不能痊癒,且經歷了好幾次病危,當時的御林軍領軍大將劉湛,之前是彭城王劉義康的長史,他平時自比“管仲、諸葛亮”,非常有抱負,然則卻對權勢和財富十分貪婪,又忌憚檀道濟的威名,就拼了命地在皇帝面前說道濟的壞話。

而當時的四王爺彭城王劉義康也一直在考慮三哥宋文帝要是一病不起,要想自己當上皇帝最難對付的,就是百戰百勝的檀道濟。元嘉十二年,宋文帝又病得躺在龍榻上半死不活起不來,恰好魏軍大舉南侵,劉義康居然藉此機會,矯詔傳檀道濟入京商議軍機。

檀道濟的妻子向夫人對他說:“你歷來功高震主,恐怕這次是禍將至矣!”可等他到了建康,宋文帝的病突然又好轉了,於是劉義康沒法對檀道濟下手。元嘉十三年春,宋文帝要放檀道濟回尋陽鎮守邊關,道濟剛到江邊碼頭,還沒有上船,突然有很多叫聲如“小貓”一樣的鷦鷯鳥聚集在船頭悲鳴。

這時建康城中宋文帝又突然病重,劉義康見機不可失,立馬再次矯詔命檀道濟返回宮中,在路上就命廷尉將他捉拿下獄了。沒多久,他的八個兒子全部被斬殺,還有被時人稱之爲“賽張飛”的薛肜和“勝關羽”的高進之,這兩位武藝超羣的檀道濟麾下大將也一併被處死。

檀道濟在獄中自知必死,心中憤怒萬分,見到獄吏,雙目如炬,強行要來了一斛好酒暢飲,喝完酒,他又將頭幘扯斷,擲於地上,厲聲叫道:“我檀某一死,乃壞汝萬里長城耳!”沒多久,檀道濟被冤死獄中,這一代北伐名將比起南宋嶽元帥蒙冤遇難還要早上七百多年。

檀道濟死的第二天,劉義康因除心腹大患,爲表喜慶,就趁三哥宋文帝病得不省人事,便以皇帝的名義宣佈大赦天下,這也真是天下一件奇聞!當時建康城中之人都悲傷地唱道:“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

而北魏君臣聽說檀道濟已死,都高興得跳了起來,皆說:“道濟一死,吳人若鼠輩不足復憚也!”於是每年頻繁南侵,經常飲馬長江,大有吞併江南之意。

後來宋文帝很憂慮北魏的南侵,就問宰相殷景仁道:“誰可以繼檀道濟之後來替朕抵擋魏軍啊?”殷景仁答道:“檀道濟跟隨高祖武皇帝這麼多年,才累有如此戰功,也才成就了他能夠震顫敵膽的威名,如今朝中沒有一人可以如此的了!”

檀道濟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第4張

宋文帝卻很不高興地說道:“未必吧!漢朝的李廣在時,匈奴都不敢南望,李廣死後不還有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嗎?繼者復有幾人啊!”殷景仁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等到元嘉二十七年,北魏霸主拓跋燾居然帶兵打到了長江邊的瓜步山來了,宋文帝在石頭城登樓隔岸相望,見魏軍氣勢極盛,嚇得屎尿齊流,等侍從爲他更衣之後,他竟癱坐在龍椅之上,悲嘆道:“若道濟在,何至於此!”

後世史家也評論檀道濟說道:“忌諱恃才傲物是人們的通病,而就連周公旦這樣的聖人都曾爲其所害,更別說歷朝歷代地位處在極高的臣子,身在功高震主之地,就算想要攘兇抑禍,爲自己抵禦和遮擋災難都是很難做到的。

當年伊尹那麼大的功勞,都被流放桐宮的太甲逼得走投無路,而一心興復漢室的漢光武帝之兄劉縯,更是被淮陽王劉玄殘忍冤殺,檀道濟雖然一生都非常謹慎,卻在晚年被“天大威名”所困,最後竟也躲不過身死傾覆的結局!”

而在劉宋滅亡之後,南齊名將王敬則叛亂之時,竟指着皇帝的鼻子笑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就是說當年檀道濟有奇謀三十六計,孤軍深入魏境,百戰百勝,最後糧盡全師而退的故事。

而到了北宋的時候“三十六計,走爲上計”就是成了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後又到了清朝之時,有心之人,竟根據各種野史逸聞,將“檀公三十六計”彙編成冊,就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兵法奇書《三十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