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伐吳損失多少猛將 有他們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劉備伐吳損失多少猛將 有他們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備伐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備伐吳到底損失多少員猛將,若他們不死,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劉備伐吳,至少損失了10員猛將,除此之外,劉備還損失了這麼多年辛苦積攢下來的精銳,這些可都是不可多得的老兵啊,可以說,劉備在夷陵之戰,損失非常慘重!不過如果這些猛將不死,其實諸葛亮的北伐也是成功不了的,最多在局部戰場稍佔優勢,攤上劉禪這麼一個庸主,蜀漢該亡還得亡!

劉備伐吳損失多少猛將 有他們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劉備伐吳的必要性

總有人說,劉備不該發動夷陵之戰的,因爲此戰損失太大了,可事實上,劉備伐吳是必須做的事情,整個蜀漢,對於劉備伐吳的反抗聲音都不多,甚至連諸葛亮,都並未明確表示,劉備不該伐吳!因爲隆中對中佔荊州、奪益州是諸葛亮提出來的戰略,他深知丟失荊州對蜀漢的影響,沒有了荊州,劉備集團再想出兵進攻曹操,就必須得走漢中,而曹魏只需要以重兵堵在長安,蜀漢根本就打不過去,所以說,荊州必須得拿回來!

荊州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容不得隨意放棄,所以爲了拿回荊州,劉備必須得伐吳。基於隆中對的戰略,蜀漢高層不可能反對劉備的伐吳之舉,相反,他們很可能還非常支持劉備的決定!試想一下,自己的領土被東吳佔了,自己的陣營的名將關羽被東吳殺了,這就是在打蜀漢衆人的臉啊,這種情況下,蜀漢衆人怎麼可能忍得下去?而且劉備帶來益州的這批人,很多人的家族就在荊州,老家都被別人佔了,他們會不想打回去?

除此之外,劉備伐吳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東吳戰略的改變,直接危及到蜀漢的基業了,要是處理不當,蜀漢很可能快速亡國!魯肅是東吳唯一一個比較有戰略眼光之人,他認爲曹操纔是東吳最大的敵人,所以他活着的時候一直堅持和劉備聯盟,一同抵抗曹操,在他的影響下,孫權也一直在執行這個策略,所以說雖然劉備和孫權偶爾有小摩擦,但是雙方都比較節制,不會讓事態嚴重。正是基於這種長期的配合,所以劉備諸葛亮都認爲,東吳應該是已經形成了共識,那就是曹操纔是最大的敵人,只有聯合劉備,才能最終擊敗曹操!

事實上,這本身就是當時的客觀事實。然而當魯肅去世後,呂蒙上位,他卻直接推翻了魯肅的策略,直接向孫權建議放棄和劉備夾擊曹操的策略,建議孫權放棄進攻徐州,而是應該進攻荊州,這樣的話,東吳就可以全據長江,只需要派一支大軍隨時巡邏長江就可以了,完全可以擋住曹軍。

《三國志》:初,魯肅等以爲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權尤以此言爲當。

可以看到,相比於魯肅,呂蒙這個人的戰略眼光還是差了不少的,可以說呂蒙這個人是比較擅長戰術的統帥,並非是擅長戰略的統帥!他認爲東吳大軍的陸戰能力不如曹軍,即便打下徐州也很難守住,所以還不如直接打荊州,這樣的話東吳就可以完成全據長江的戰略,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對於東吳都不會再有威脅了!短期來看,呂蒙的這個看法是相當正確的,可以擴大東吳的地盤,但是長遠來看,呂蒙的這個看法卻是非常愚蠢的,因爲他的這一記昏招直接斷了孫劉兩家的合作基礎,自此以後,孫劉兩家基本是不可能再通力合作了,即便合作,那也是面和心不和。最終兩家將會在曹魏的打擊下,各自亡國!

從後面的事實發展來看,呂蒙此舉確實把東吳害得不淺,雖然東吳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地盤,實力暴漲,但他的增長幅度哪有曹魏那麼強,仍然並非是曹魏的對手,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東吳的水軍優勢也在逐漸喪失,相較而言,曹魏的實力增長更快!

劉備伐吳損失多少猛將 有他們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第2張

很多人疑惑,孫權也是一代梟雄啊,十幾歲就掌控了東吳,手段、謀略都是一等一的厲害,他難道看不出呂蒙這個看法的缺點嗎?他難道不怕失去了和劉備的信任嗎?他不怕打不贏曹操嗎?

事實上,孫權還真的就是不怕!因爲他有一個更大的謀略!孫權非常聰明,連我們普通人都能看到的東西,他自然也是能夠看到的。他了解偷襲荊州以後,和蜀漢的關係基本就破裂了,兩家沒法再通力合作抵抗曹操了,而僅憑東吳一家,很顯然也是擋不住曹軍的,所以孫權撿起了當年周瑜的戰略,那就是吞併益州,實現和曹魏劃江而治,二分天下的戰略!

正是基於這一看法,所以我們可以輕鬆地解決後面的種種疑惑,比如孫權偷襲荊州以後,爲何執意要殺了關羽?孫權在得到荊州的基礎上,爲何還要派兵進入川中,要去進攻益州?他不怕劉備翻臉?

這種種不合常理的行動,其實可以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孫權的戰略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他將“聯合劉備,抵抗曹操”的戰略轉變爲了“吞併劉備,抵抗曹操”!對於這一點,劉備和諸葛亮其實看得非常明白,東吳大軍都已經殺進益州了,此時此刻還能允許劉備無動於衷,去和孫權好好談?怎麼可能!所以說,劉備此時必須伐吳!

綜合來看,劉備伐吳其實非常必要,原因有三:一、荊州乃是戰略要地,位置非常重要,二、荊州有許多蜀漢重臣的家人,三、孫權想吞併益州!在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下,劉備必須得出兵進攻東吳,以此打開局面,至少奪回荊州,讓孫權重回談判桌,改變他吞併益州的戰略!遺憾的是,劉備伐吳失敗了,以至於讓不少人懷疑劉備伐吳的必要性!

劉備伐吳損失多少猛將 有他們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第3張

伐吳損失了多少猛將?

劉備伐吳,主要分爲三個階段:進攻、相持、戰敗!

在第一階段,劉備在軍事上取得了節節勝利,吳軍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這其實非常好理解,劉備此次伐吳帶來的大軍,都是百戰老兵,當年人家可是在漢中之戰把曹操都打敗了的,打個吳軍綽綽有餘。從史書記載來看,劉備當時手下的猛將主要有吳班、馮習、張南、沙摩柯、黃權,張飛於戰前被殺,馬良算是謀士,所以兩人暫時不能計入。

第二階段,孫權把陸遜派來了,陸遜見劉備士氣正旺,不敢和劉備硬拼,於是堅守不出,任憑蜀軍如何挑戰,吳軍就是沒有迎戰。這一階段,兩軍陷入相持,由於山路崎嶇,劉備的大軍無法展開,發揮不出兵力優勢,所以面對堅守不出的陸遜,他也沒有好辦法,只能和陸遜打持久戰!

第三階段,隨着戰爭時間的拉長,天氣逐漸轉熱,蜀軍的士氣也逐漸回落,再加上劉備大軍處於山地,戰線拉得比較長,兵力比較分散,最終陸遜發現了戰機,發動了對蜀軍的襲擊。蜀軍兵力分散,士氣低落,並非吳軍的對手,最終被打得大敗,劉備狼狽逃竄至永安城。此一戰,劉備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損失非常慘重,其中,張南、馮習、沙摩柯、趙融、傅肜、程畿等人陣亡,杜路、劉寧等人投降東吳,黃權投降了魏國。

綜合來看,在伐吳之戰中,劉備共損失了張南、馮習、沙摩柯、趙融、傅肜、程畿、杜路、劉寧、張飛、黃權共10員猛將!劉備伐吳損失這麼大,那麼若是這些猛將還活着,諸葛亮北伐會成功嗎?

諸葛亮北伐

劉備伐吳,原本算是蜀漢集團的興旺之戰,只要此戰擊敗了吳軍,奪回了荊州,那麼蜀漢集團就將恢復巔峯實力。可是此戰卻是以劉備集團的失敗而告終,此戰過後,蜀漢甚至陷入了動盪,各地叛亂不斷,足見此戰的影響有多大。很多人非常好奇,若是劉備伐吳之戰中的這些猛將沒死,都還活着,那麼諸葛亮北伐是不是就能夠成功呢?對於這個疑問,本文認爲,就算那些猛將還活着,北伐也是無法成功的!

諸葛亮隆中對的策略,應該是蜀漢北伐成功機率最大的策略,從漢中和荊州同時北伐,曹軍無法同時集中優勢兵力擋住兩路北伐軍,蜀漢的贏面比較大。但是如果荊州丟了,蜀漢只能從漢中出兵,那麼蜀漢的贏面就非常小,因爲蜀道難啊,根本不好往外運輜重,曹魏只需要大軍屯在哪裏和諸葛亮耗着,根本不用交手,就能夠把諸葛亮耗得待不下去,所以說,單從漢中北伐,基本就沒有成功的機會!即便劉備沒有夷陵之戰,他手下的那批猛將都活着,其實也改變不了大局的!

蜀漢並不缺人才,在夷陵戰敗後,蜀漢還存在了數十年,國內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戰場上也能取得不錯的戰績,這足以說明蜀漢內部的人才還是供應得比較充足的,可是蜀漢是成也蜀道,敗也蜀道,蜀道雖然擋住了外部的進攻,但是也限制了蜀漢對外的發展,只要有這蜀道存在,諸葛亮就只有那麼幾條路出川,曹魏完全可以把蜀漢封死,必將兩國的國力差距太大 了,蜀漢根本沒有北伐勝利的機會!

所以說即便是劉備手下的猛將都活着,最多也不過在局部戰場上獲得一點優勢,但改變不了大局,再加上有劉禪這種庸主存在,最終蜀漢的結局根本改變不了,該亡還得亡!說實話,夷陵戰敗,這其實就註定蜀漢沒有機會了,只能苟延殘喘,而劉禪的存在,則加速了蜀漢的滅亡,要不然以蜀漢那麼好的地理條件,應該是比東吳滅亡得更晚的!

劉備伐吳損失多少猛將 有他們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第4張

結語

綜合來看,劉備伐吳至少損失了10員猛將,令蜀漢國力大減!不過若是他們不死,其實也是無礙大局的,諸葛亮北伐也不會成功!自從劉備戰敗的那一刻開始,荊州就再也回不到蜀漢的懷抱了,蜀漢再也不可能北伐成功,統一天下了!這是一個必死局,沒人能夠改變!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