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始皇做了哪些努力讓皇帝的地位無與倫比?

秦始皇做了哪些努力讓皇帝的地位無與倫比?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那麼秦始皇做了哪些努力讓皇帝的地位無與倫比?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秦始皇之前的各國諸侯都被稱爲“君”或“王”。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並不同行。一統天下的秦始皇,以爲這些稱號都不足顯示自己的尊崇,於是下令大臣議稱號。

經過一番議論,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爲,秦王政“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他們援引傳統的尊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秦王政採用“泰皇”頭銜。

然而,秦始皇對此並不滿意。他只採用一個“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創造出“皇帝”稱號。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爲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爲了使皇帝的地位神聖化,秦始皇又採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諡法

秦始皇做了哪些努力讓皇帝的地位無與倫比?

諡法起於周初,是在君王死後,依其生平事蹟,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爲,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太不像話,更沒意義。他宣佈廢除諡法,不準後代臣子評價自己。

諡法是追諡的準則。即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前事蹟及品德,給予一個評定性的稱號以示表彰。始於西周中葉稍後。從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號均自稱。孝王之後,方有諡法。後仍有自立王號者,如春秋時,楚君熊通自立爲武王。天子及諸侯死後,由卿大夫議定諡號。秦始皇廢不用,漢初恢復。

天子才能自稱曰“朕”

“朕”字的意義與“我”相同,以前一般人也可以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爲“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命曰制,令曰詔,蓋二者效令不同也)。

朕,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朕,我也,闕。”之前是誰都能稱“朕”的,如屈原“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將其變成皇帝專享。

避諱皇帝名字

文字中不準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時,都要另起一行頂格書寫。

玉璽只能皇帝使用

秦始皇做了哪些努力讓皇帝的地位無與倫比? 第2張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爲“璽”。

“璽”是印章最早的名稱。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不過這“璽”的寫法或爲鉨、或爲,因材料爲銅、土不同而名。秦始皇規定皇帝獨稱“璽”,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稱“印”,且不能用玉。漢代基本沿襲秦制,但制度已略放寬,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爲“璽”的。

統一之後,秦始皇認爲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