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建立後羅藝被封爲燕王,那他之後爲何要造反?

唐朝建立後羅藝被封爲燕王,那他之後爲何要造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藝,字子延,襄州襄陽人,隋末唐初將領。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在反映隋唐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羅藝是一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人物。比如清代演義小說《說唐》裏的羅藝爲人正直,能使一杆滾銀槍,守護邊疆,後死於蘇定方之手,未能活到唐朝建立,而兒子羅成排名隋唐第七好漢。但是,對於正史中的羅藝,顯然和文學作品中的情況相去甚遠。

根據《新唐書》、《舊唐書》等史料的記載,羅藝(?~627年),本姓叱羅,字子延,京兆雲陽(今陝西涇陽市)人。唐高祖李淵李淵建立唐朝後,將羅藝封爲燕王。但是,在李世民稱帝后,羅藝卻舉兵反唐,也即造反了。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了。那麼,問題來了,羅藝被李淵封爲燕王,卻爲何舉兵反唐,尤其是和李世民爲敵呢?

作爲隋末唐初的一位將領,早在隋朝末年,羅藝屢立戰功,拜虎賁郎將,駐守涿郡,自領幽州總管。彼時,羅藝統轄幽、營二州,實力比較強大的一方諸侯。對此,羅藝自然受到了隋末唐初各方勢力的拉攏。面對各方勢力的拉攏,羅藝在仔細分析過形勢後,決心投靠李淵建立的唐朝。公元620年(武德三年),羅藝正式率軍歸降唐朝。

投桃報李,唐高祖李淵下召封他爲燕王,賜姓李氏,從此,羅藝改名爲李藝,爲唐朝建立立下了大功。但是,李世民登基稱帝后,羅藝內心恐懼不安,便圖謀反叛。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羅藝假稱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勢佔據了豳州,這意味着羅藝正式起兵反唐。當然,最後的結果是羅藝兵敗被殺。在筆者看來,羅藝之所以起兵造反,和玄武門之變存在直接的關係。

唐朝建立後羅藝被封爲燕王,那他之後爲何要造反?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兵變。通過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爲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是爲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啓了22年的“貞觀之治”。

而就羅藝來說,雖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但是,作爲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羅藝自然和李世民不是一個勢力的,甚至可以說是對立的。公元622年前後,劉黑闥二次起兵,羅藝再次奉詔討伐。在這場戰役中,唐高祖李淵派遣太子李建成出馬,以此來統率各路討伐劉黑闥的大軍。不久之後,劉黑闥戰敗被俘斬殺,羅藝與太子李建成在洺州會師。

在此之後,羅藝和太子李建成結交。對於太子李建成來說,因爲顧忌秦王李世民在武將中的威望,所以極力拉攏羅藝這樣手握兵權的武將。一拍即合之下,羅藝成爲李建成的心腹。並且,很可能是爲了表達自己的立場,有一次李世民的親信來到羅藝的大營,結果遭到了羅藝的無故毆打,這一度引起了唐高祖李淵的注意。也就是說,爲了拉近自己和太子李建成之間的關係,獲得後者的信任,羅藝曾經得罪了秦王李世民。

綜合這些情況,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李世民登基稱帝后,羅藝爲什麼內心恐懼不安,甚至起兵反唐。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羅藝作爲李建成的黨羽,顯然擔心自己會遭到李世民的誅殺。不過,實際上,羅藝或許真的杞人憂天了。

唐朝建立後羅藝被封爲燕王,那他之後爲何要造反? 第2張

最後,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皇帝位後大封功臣,拜羅藝爲開府儀同三司。三司,就是三公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是爲三師;太尉、司徒、司空,是爲三公。皆正一品。因此,對於開府儀同三司的羅藝,至少在官職品級上位極人臣,不能再往上升了。也即李世民即位後,並沒有對李建成的手下趕盡殺絕,比如魏徵(魏徵)、薛萬徹等太子李建成的黨羽,都在貞觀年間獲得了重用。所以,李世民稱帝后,並沒有要除掉羅藝的意思,或者說雖然羅藝曾經得罪自己,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沒有放在心上,否則也不會拜羅藝爲開府儀同三司了。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正月,在無法克服內心恐懼的背景下,羅藝選擇起兵造反,希望可以消除心中的恐懼,也即擊敗李世民。當然,有勇無謀的羅藝,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勢力,低估了對手。面對造反的羅藝,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沒有親自出發,只是命令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率兵討伐羅藝,結果,羅藝不僅兵敗如山倒,還被遭到了手下的背叛,其首級被迅速送到了唐朝都城。換而言之,羅藝的起兵,根本沒有在唐朝初期掀起多大的浪花。除此之外,羅藝舉兵反唐,不僅害了自己,也連累了他的弟弟。根據《新唐書》、《舊唐書》等史料的記載,羅藝之弟羅壽當時任利州都督,也被誅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