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他爲什麼會被奪權?

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他爲什麼會被奪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康,姒姓,夏后氏,夏朝第三任君主,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洛陽,一座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締造了無數中華文明的傳奇。“山南水北爲陽”,洛陽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爲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沿着洛河一字排開,舉世罕見。百餘位帝王在此執政。下面就說說夏太康。

太康是夏後(夏朝)第三任統治者,在位時間約公元前1978年(實質在位數月未滿一年)至約公元前1974年。約公元前1978年,啓死後即位稱後,遷都斟鄩(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 。太康自幼嬌生慣養,即位後繼承了父親遊玩享樂的惡習,生活腐敗。常外出狩獵數月不歸,以致經常不理朝政;導致東夷的一個首領羿把持了夏朝。太康流亡至戈地。約公元前1974年太康在流亡中病逝葬於戈地太康墓(位於現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城關回族鎮王陵村太康陵墓)。太康墓是太康縣重點文物古蹟之一;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陵墓高2~3米,墓前立有青石碑坐北朝南而立內藏金雀,碑高6尺、寬2尺半、厚約6寸,刻有甲骨文篆字的墓誌銘。太康孫子少康死後也葬於此地古稱康王二陵。

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他爲什麼會被奪權?

約公元前1978年,太康自小跟着父親啓享樂,只顧遊玩享樂不理朝政。有一次,他帶着衆多家屬、親信去深山老林遊獵。一去三個多月不回來,弄得朝政無人打理,百事荒廢,民怨沸騰。東夷族有窮氏(在今山東省德州市北)部落首領后羿乘機起兵,奪取了夏的都城。太康在位期間,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有窮氏部落趁機西進。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即后羿) 。羿率軍從東夷屬地鉏遷至夏后氏的屬地窮石,與當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窮氏。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當太康帶着滿載而歸的獵物興高采烈地回到都城時,見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過河探問,這才知道是后羿不讓他回都,各部落首領都不滿意太康的荒唐,也不來幫助。太康後悔不及,只好在外流浪。史稱“太康失國”。因太康常年在外,太康的五弟武觀隨母親在洛水北岸苦苦盼望太康回來,始終沒能如願,武觀遂作《五子之歌》。《五子之歌》大意是緬懷夏祖先大禹,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都擁戴他,太康不遵祖訓,荒廢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視他,王朝也被顛覆。這首歌就是《尚書》中著名的《五子之歌》。

衆所周知,釀酒始祖杜康發現了酒,被人們尊稱爲“酒神”。據考證,杜康就是夏朝的國君太康。一日,盡興遊玩而歸的杜康,遠遠的就聞到一股清香,發現樹洞裏流出來了一些濃香水,杜康忍不住好奇嚐了這些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杜康細細查看緣由,原來是樹幹上的樹洞,樹幹裂開了幾條縫,雨水滲入了樹洞,糧食發黴變質後流了出來。幾天後,身體沒有異樣的杜康就把濃香水的事情告訴了大家,請大家品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就逐漸普及開來。嚐到甜頭的杜康開始沉迷於釀酒、酗酒的輪迴中。就這樣,太康失國了。太康釀酒的地方就在今天洛陽市汝陽杜康村,在那裏現在還保留有杜康祠,杜康泉。杜康泉,泉水味甘質純,清冽碧透,一溪北流,形成了杜康河。河中生長着一種長約一釐米的小蝦,名五彩對蝦,又稱“五色鴛鴦蝦”,全身澄黃,倆倆相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