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司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奪權後爲什麼沒有稱帝?

司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奪權後爲什麼沒有稱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三國中的各個謀士,我們印象中最深的還是數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了,但是諸葛亮最終還是沒能拼得過一直隱忍的司馬懿,病死在五丈原。

諸葛亮一死,司馬懿猶如困龍昇天,扶搖直上,最終也是成功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並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成功奪取了曹爽的軍政大權,此後一國軍政盡握於他手中。

司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奪權後爲什麼沒有稱帝?

但爲何司馬懿奪權後,沒有稱帝?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曹魏當時國家的國情不許

司馬懿輔佐了曹魏四代君主,可以說司馬懿是從曹操開始打拼到後面曹魏強盛的見證和參與者,是自己用了五十年時間努力打拼的基業(雖然一開始是給別人打工),根長在了曹魏身上。

在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時,曹氏宗親的勢力猶在,司馬懿也是用計謀才奪取了曹爽的軍政大權,雖然後期曹氏宗親被打壓,但是根據還是有的,爲了避免國家內亂,所以司馬懿也做出了妥協。

2、社會文化因素

三國時期是一個文化程度較爲重視的時代,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就算能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也不願意去謀朝篡位,帶上反漢的罪名。更何況是一直學習禮義廉恥、善長隱忍的司馬懿。

所以司馬懿一直恪守着忠君報國的思想,一世都爲曹魏大臣,不願自己帶上謀朝篡位的帽子,流給後世評說。

3、身體原因

司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奪權後爲什麼沒有稱帝? 第2張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時候,是公元249年,這個時候司馬懿已經是71歲高齡了,這個年紀在古代可以說是高壽了,所以司馬懿就算稱帝,也熬不了幾年,更會帶來曹氏宗親的反抗。

4、外部因素

這個時期的三國,其實還沒有一統,我們熟讀三國,也肯定知道三國的蜀魏吳,一直是一會強一會弱,完全靠的是謀士,如果蜀吳兩國在出現一個諸葛亮或者陸遜,只要魏一動亂,那誰勝誰敗還不一定,也不符合司馬懿“苟”的性格。

那爲何要等到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才稱帝?兒子輩呢?

司馬懿死後,其長子司馬師世襲爵位,並留下了遺囑:“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輔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想我司馬懿一生在魏國爲官多年,最終位極人臣,地位夠高了。然而大家都懷疑我有異心,這讓我感到十分害怕。在我死之後,你們兄弟二人要好好處理國政,輔助皇帝統一天下,做事一定要小心謹慎呀!

司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奪權後爲什麼沒有稱帝? 第3張

所以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一直沒有稱帝,做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高平陵之變到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歷經三代四人,大肆誅殺異己,獨霸朝政,廢立皇帝兩次,司馬氏才最後完全清除了朝廷內外仍然忠於曹魏的文武勢力,用忠於司道馬氏的人掌握權力。

最終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通過禪讓謀取皇位,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懿爲宣皇帝,廟號高祖。

篡位自立也是個技術活兒,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持續不斷的政治運作才能最後取得成功,並不是誰都能輕而易舉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