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朝歷代有不少權臣死於宮廷刺殺,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權臣,自古以來都不缺少,前有伊尹、霍光和王莽。後有樑冀、董卓、宇文護。他們有的趁主少國疑而把持朝政,有的擁軍無數接管朝局,有的憑藉家族優勢鶴立雞羣。每朝每代都有着權臣的影子,而權臣自然也根據其爲人做派,以分好壞。伊尹霍光雖然不被皇室所容,但是總體而言,還是辦了不少事。而董卓等人卻是禍國殃民,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權臣勢大之時,嚴重威脅到皇權,譬如張居正、宇文護、曹操、司馬懿和司馬昭等,基本就和自己當皇帝沒太多區別。而且歷史上,行廢立皇帝之舉的權臣也不在少數,甚至禪讓改朝換代的權臣也不少,如楊堅、蕭道成、桓玄等人。

而歷史上的權臣,除了部分改朝換代的大人物之外,很多人的結局都不那麼好,生前遭皇室忌憚,死後往往會被皇室清算。而部分權臣因爲做事太過出格,可能還會遭受到皇室的反戈一擊。

而歷史上,被皇室引入宮廷行轅刺殺的權臣不在少數,接下來,我們就講講歷史上,那些死於宮廷刺殺的著名權臣。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1、宇文護

宇文護,南北朝後期風雲人物,乃是宇文泰去世之後,西魏、北周的第二代實際掌權人,雖然爲人貪權殘暴,但是對北周朝廷的穩定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並且其掌權期間全面扭轉了對北齊的多方面劣勢局面。

宇文護本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侄子,由於宇文泰去世之時,嫡長子宇文覺年僅十四歲,而庶長子宇文毓雖然已經22歲,但是看起來頗爲文弱,不足以在亂世之中與北齊和南陳爭雄。說到底,可能還是宇文泰的兒子不及老對頭高歡的兒子優秀,畢竟高澄十四歲就官居丞相,掌控朝局了。

所以,宇文泰便將大事託付給了宇文護,而宇文護頗有手腕,掌權之後便逼迫西魏皇帝拓跋廓禪讓皇位,不久殺之。然後扶持宇文覺榮登大寶,開元建國,北周帝國自此成立。不過宇文覺畢竟年輕氣盛,不懂得容忍,在即位之後總想着親自把控朝局,宇文護頓時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於是聯合幾位心腹大臣,合謀廢宇文覺,先設計誅殺宇文覺心腹乙弗鳳,然後清除宇文覺衛士,最後派人逼迫其退位,不久之後派人暗殺之。

宇文護再之後迎立看起來頗爲文弱的宇文毓即位,原想可以輕易把控朝局。可是,宇文護這次卻看走了眼,宇文毓看似文弱,實則頗有大略,即位之後,不願事事聽從宇文護,而是有着自己的執政手腕,北周朝局又進入了僵化局面,在位三年之後,被宇文護毒死,好在其身死之前發佈了遺詔,立宇文邕爲帝,而宇文護沒有料到這一招,只得遵從遺詔,不敢篡位自立。

宇文邕即位之後,先是忍氣吞聲,處處任由宇文護做主,而且還堅持吞服宇文護送來的慢性毒藥,以此麻痹宇文護。再後來,宇文護苦心謀劃的東征洛陽,吞併北齊之戰,被北齊三傑段韶、斛律光、高長恭聯手挫敗,宇文護威望大減。

宇文邕和宇文直便趁此機會,設計誅殺宇文護。假意規勸太后少飲酒,宇文邕親自帶宇文護覲見太后,趁宇文護不備,以玉笏重擊宇文護得逞,宇文護被突襲打倒在地,宇文直見身旁安排的太監一時間不敢出手,於是挺身而出,殺死宇文護。然後以雷霆之勢,逮捕了宇文護手下的心腹之臣,一代權臣,三廢三立帝王的宇文護就此走到末路。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第2張

2、魚朝恩

魚朝恩,中唐第一位權宦,四川瀘縣人,於唐玄宗後期入宮。逢安史之亂之時,護送玄宗出逃,後捨命追隨唐肅宗李亨前往西北平叛,深得唐肅宗寵信,負責監領九個節度使的數十萬大軍。

平叛之戰中,因爲錯誤判斷形勢,導致了圍攻洛陽之戰,唐軍慘敗於邙山,之後回關中繼續掌兵。後唐肅宗去世,唐代宗李豫得到李輔國等人輔助得以即位,但是唐代宗其人頗有政治手腕,開啓了代宗朝除三大權臣之路。先是趁李輔國不備,派人刺殺了了手握重兵的李輔國。

之後吐蕃來犯,繞開了郭子儀的渭北防線,從南線直接進攻長安。唐代宗不得已出逃,魚朝恩趁機迎奉代宗,得以爲天下觀軍容使,並統率京師神策軍,後晉位鄭國公,成爲了代宗手下最大權臣。

自此之後,魚朝恩權勢滔天,干預政事,懾服百官,私設監獄,殘害忠良,完全不把唐代宗放在眼裏。不過,魚朝恩還是太容易忘事了,他忘了當年李輔國的下場,所以他的胡作非爲很快引起了唐代宗的不滿。

於是,唐代宗與宰相元載(後來弄權也被處理了)定下計策,以重金賄賂魚朝恩親信周皓、皇甫溫,取得了一手資料之後。在一次皇宮宴會結束之後,特地留下魚朝恩,假意商量要事,然後魚朝恩叛變心腹周皓將之擒獲,縊殺於內侍省。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第3張

3、爾朱榮

爾朱榮,名列歷史大奸臣之列,北魏末年左右歷史走向的關鍵人物,一位軍事才能極強的大人物,同時,也打開了北魏滅亡之路,在爾朱榮之後,北魏皇族失去了對朝廷的控制,爾朱兆、高歡和宇文泰相繼崛起,最終北魏分裂爲東西魏。

北魏末年,因爲遷都洛陽,導致北方六鎮軍民作用邊緣化,後來因爲既得利益損失慘重,所以發動兵變,引發了著名的六鎮起義。而出身高貴的爾朱榮隨即四處募兵,最終組織起一支強悍的契胡軍隊,以效忠北魏朝廷的名義,征伐叛亂,招募人才,收服了大量起義軍,同時手下也有了高歡、賀拔嶽、侯景、宇文泰等強幹之人才。

後來,北魏胡太后亂政,陰謀毒死了孝明帝,爾朱榮之前得到了孝明帝的勤王密令,知道此情況之後,一怒之下發兵洛陽,一舉入攻破都城,誅殺了胡太后和其立下的幼帝,然後河陰之變,殺害了大量北魏臣屬,自此之後,爾朱榮和北魏朝廷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和仇怨。

隨後,爾朱榮破葛榮,北定邊關,南破南樑,平定關隴地區的起義,重新幫助北魏朝廷統一了北方。不過北魏皇室和朝廷皆不容爾朱榮,和孝莊帝矛盾也日益尖銳。後來在晉陽遙控朝廷的爾朱榮不聽勸阻執意入京。孝莊帝早已設定計謀,初見時便直言,表示聽到外面很多人都說你要殺我。

爾朱榮聽完面上掛不住,再之後便削減了入宮的隨從。而後孝莊帝設計,以爾朱皇后生太子爲由,邀請爾朱榮慶賀,暗中埋伏殺手,爾朱榮雖有察覺,但是已無能爲力,被孝莊帝親手誅殺於宮殿之內。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第4張

4、何進

東漢末年權臣何進,因爲其妹妹何太后的緣故,以外戚身份身居高位,黃巾起義時期總鎮京師,立有大功。再之後,漢靈帝駕崩,何進粉碎了中常侍蹇碩擁立皇子劉協的圖謀,迎立漢少帝劉辯即位。以舅公身份,把持朝局,當時袁紹、袁術等人皆在何進手下謀職,還聚集有智謀之士逢紀、何顒、荀攸等。

何進久知宦官爲天下所共疾惡,在掌權之後,又深感宦官掣肘其行事,於是便和袁紹等人定下計策,打算一舉除掉禍亂東漢朝廷的宦官羣體。但是何進的謀劃告知何太后之時,卻沒有得到何太后的允准。

何進不敢違逆太后行事,但是卻不願放棄誅殺宦官的計劃,再加上沒有何太后的幫助,何進手中確實沒有太多軍力可確保計劃成功,所以,就想到了引外援入京,這就爲日後董卓入京創造了名分。

而宦官在何進如此動作之下,沒有絲毫察覺是不可能的,之後,以張讓爲首的十常侍,便密謀誅殺何進,假借太后詔令,要求何進隻身入宮,然後在宮闈之中殺死了何進,何進一死,天下大亂伊始。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第5張

5、董卓

何進被宦官誅殺後,袁紹等人率軍入宮,大肆屠殺了宦官,東漢朝廷中央出現了權力真空,手握西涼大軍,且監管着幷州一地的董卓深知這乃是一飛沖天的機會,於是仍然按照之前何進的詔令入京。

董卓輕而易舉便掌控了東漢朝廷,再之後,廢漢少帝,立漢獻帝。殺死了劉辯與其母何太后,以董太后爲尊。同時,進攻何苗,在擒殺何苗之後,一舉拿下了何進之前掌握的軍隊,然後招兵買馬,漸漸成爲東漢最強大的勢力,外有強軍,內控朝政。

董卓遠比何進有手腕,再之後,安插親信,培養自身勢力,很快便做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董卓其人,殘暴不仁,在朝中清除異己,手段殘忍狠毒,再加上其手下的羌兵軍紀極差,時常縱軍劫掠,大肆破壞墓葬,一時間惹得天怒人怨。

後來,孫堅、袁紹、曹操等人起兵討伐董卓,董卓被迫遷都長安,王允離間呂布和董卓,取得了呂布爲內應。然後定下了誅滅董卓的計策,經過一番策劃,趁皇帝大病初癒滿朝慶賀之際,設伏兵於宮廷,待董卓進入,由呂布率領甲士將其誅殺,並誅連董卓三族。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第6張

6、沒藏訛龐

沒藏訛龐,西夏國曆史上第一代大權臣,党項族人,李元昊寵妃沒藏氏之兄,這裏面有一個較爲難以啓齒的故事,沒藏氏本是李元昊手下將領的妻室,但是李元昊中離間計誤殺了愛將,於是在皇后的規勸下,尋訪愛將家室,得到了沒藏氏,迎入宮中,此舉引發了皇后不滿,沒藏氏出家,暗中與李元昊私通,生子諒祚,在沒藏訛龐的扶持下,取代了皇后之子寧令哥,然後李元昊奪取了寧令哥的妻子,罷黜了其母皇后的身份,隨後寧令哥造反失敗,隨後被誅殺,同時也重傷了李元昊。然後沒藏氏成爲西夏朝廷最強外戚勢力。

沒藏訛龐在李元昊去世後,全然不顧遺詔,直接立外甥李諒祚爲帝,而自己自認國相,主持朝局。當時,其妹妹爲皇太后,其外甥爲帝,其女兒爲皇后,沒藏訛龐得以權傾朝野。但是隨着沒藏太后的去世,沒藏訛龐的權力得不到限制,不斷搜刮國內,同時掀起對外戰爭,一時間惹得天怒人怨。

面對沒藏訛龐的專權,李諒祚早已積蓄了無數怨氣,後來沒藏訛龐的兒媳梁氏與諒祚私通,沒藏訛龐與其子商議在梁氏寢居刺殺皇帝李諒祚。但是此事被梁氏探得,告知與李諒祚,李諒祚大驚,隨即定下計策,邀請沒藏訛龐入宮商議大事,於宮中埋伏武士,將其誅殺,並夷全家,廢沒藏皇后,立梁氏爲後。

盤點七位死於宮廷刺殺的權臣,他們爲何會被刺殺? 第7張

7、孫綝

孫綝(chēn),孫堅弟孫靜的曾孫,東吳宗室。乃是誅殺諸葛恪成爲一代權臣的孫峻之堂弟,東吳中期重要人物,也是導致東吳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256年,年僅三十七歲的孫峻在爲北伐大軍送行的途中染病去世,由於孫峻執政時期,激化了皇室和世族大家之間的矛盾,所以臨終爲了家族榮辱,將家國大事託付給了其堂弟孫綝,孫綝掌權後,誅殺大司馬滕胤、驃騎將軍呂據等重臣,胡作非爲,同時因爲貪權,導致與皇帝孫亮的矛盾加重。

孫綝衝動之下,竟然擅行廢立之舉,廢孫亮而立琅琊王孫休。孫綝自此獨掌大權,爲了刷存在感,上躥下跳胡作非爲,破壞民間信仰,計劃全面掌管東吳軍隊。皇帝孫休在坐穩皇位之後,隨即展開了誅殺孫綝的佈置。

孫休在大臣張布的幫助下,以丁奉作爲具體實施者,利用臘祭之日設宴,邀請孫綝赴宴,然後於席間刺殺之,隨後,孫休下令,恢復諸葛恪、呂據名譽,誅殺孫綝全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