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羊祜是什麼人?沒參與滅吳之戰的他爲何成爲首功之臣

羊祜是什麼人?沒參與滅吳之戰的他爲何成爲首功之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羊祜字叔子,泰山郡平陽人。西晉政治家、軍事家。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漢末年,天下先是陷入羣雄割據的混亂局面,而後又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最終,曹魏消滅蜀漢,而後司馬家篡權,建立西晉,並南下滅吳,完成了統一大業。如果要問滅蜀漢之戰的首功之臣,那麼不顧艱險偷渡陰平關,進而直達成都,逼得後主劉禪出城投降的鄧艾應當毫無疑問拔得頭籌。

然而,如果要問滅吳之戰中誰的功勞最大,或許會有人認爲是統籌全局、主攻荊州的鎮南大將軍杜預;或是順江而下,接受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投降的益州刺史王濬。不過,在晉武帝司馬炎眼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既非杜預,也不是王濬,而是漢末著名才女蔡文姬的外甥羊祜。儘管沒有參與滅吳之戰,但羊祜卻因爲多年的經營和遺計被司馬炎奉爲了滅吳的首功之臣。

羊祜是什麼人?沒參與滅吳之戰的他爲何成爲首功之臣

曹魏黃初二年(221),羊祜生於泰山郡南城縣,也就是今山東省平邑縣一帶。他出身當地的名門望族“泰山羊氏”,其母蔡貞姬是漢末著名學者蔡邕之女,也是才女蔡文姬的姐妹。因此,羊祜可以算作是蔡文姬的外甥。另外,羊祜後來娶了夏侯霸之女,而他的姐姐羊徽瑜則嫁給了司馬懿之子司馬師。總之,其身份實在非同一般。

儘管出身不凡,但羊祜卻並非庸庸碌碌的紈絝子弟,據《晉書》記載:“及長,博學能屬文,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善談論。”也就是說,長大後的羊祜不但博學多才,還擁有出衆的外貌。正始十年(249),高平陵之變爆發,羊祜的岳父夏侯霸爲求自保投靠了蜀漢,而他則靠着和司馬家的良好關係免於受罰。

儘管才能過人,又和司馬家走得很近,但羊祜卻多次拒絕了朝廷的徵辟,直到司馬昭當上大將軍後用公家的馬車強行徵辟,他才終於踏上了仕途。司馬昭去世後,其子司馬炎將羊祜引爲心腹,還派他統領御林軍,爲不久後的篡位行動做準備。鹹熙二年(266),司馬炎建立晉朝,羊祜憑藉開國之功被封爲中軍將軍、散騎常侍。原本,司馬炎打算封羊祜爲郡公,但羊祜害怕遭權臣妒忌,於是只被進爵爲侯。

泰始五年(269),爲了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司馬炎將羊祜派到了荊州,負責統領各項事務。來到荊州後,羊祜並沒有立刻着手於整頓軍備,而是考慮到當地因爲長期局勢混亂而導致民生凋敝的現狀,將精力主要放在了安撫百姓、振興教育上。另外,當時的荊州存糧不足大軍百日的開銷,羊祜調集一半士兵墾田,僅僅過了三年,糧草就足夠軍隊十年之用。

第二年,東吳名將陸遜之子陸抗被調到荊州前線,羊祜很快察覺到了陸抗的威脅,於是一邊加緊了軍事方面的準備,一邊上書司馬炎,建議在益州訓練一支水師,日後順流而下直取東吳首都建業。在泰始八年(272)的西陵之戰中,陸抗僅率不到三萬人就擊敗了擁兵八萬餘,但指揮不力的羊祜。此戰過後,羊祜被貶爲平南將軍,但也更加意識到了儘早伐吳的重要性。

羊祜是什麼人?沒參與滅吳之戰的他爲何成爲首功之臣 第2張

在統兵作戰上不擅長,羊祜就從自己擅長的方面入手,他主張採取蠶食和攻心之計,不但在與東吳交戰時講究信義,總是約定時間堂堂正正進攻,厚葬在戰爭中被害的敵方將領,還不許部下在打獵時越過晉吳邊境。通過一系列展示強大國力和浩蕩國恩的做法,羊祜得到了吳人的尊重,被尊稱爲“羊公”,不少東吳軍民更是直接前來投靠效忠。值得一提的是,羊祜甚至還與敵方的主將陸抗結下了深厚友誼,二者互相競爭,但也互相敬重,人稱“羊陸之交”。

咸寧二年(276),羊祜被任命爲徵南大將軍,這顯然是司馬炎決定加大壓迫東吳力度的表現。升官之後,羊祜首先力主由當時已經年近古稀,正要被調回洛陽擔任大司農的王濬繼續擔任益州刺史,負責此後率領水軍沿長江順流而下。當時,荊州晉軍的實力已經遠勝主將陸抗去世之後的吳軍,羊祜主動上書請戰,但朝中權臣賈充、荀勖等人卻極力反對,因此終究未能成行。

咸寧四年(278),羊祜染上疾病,又在聽聞姐姐羊徽瑜去世後病情更加嚴重,甚至無法乘輦車入朝。即使如此,他心中最掛念的仍是伐吳大業。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臨終前他推薦杜預代替自己,死訊傳來,荊州境內不管是晉人還是吳人都悲痛不已。第二年,杜預、王濬等人按照羊祜生前的計劃一舉平定東吳,司馬炎則在慶功宴上端起酒杯,流着淚感慨道:“此羊太傅之功也。”羊祜並沒有親自參與滅吳之戰,但卻毫無疑問是貢獻最大的首功之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