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韓琦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的韓琦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朝代,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宋朝誕生了不少非常出名的官員,他們都有傳世美名,但要說其中的佼佼者,那可就得細細思考了。不過無論怎麼篩選,有一個人是必然在列的,那就是韓琦。史書記載他是“公曆事三朝,輔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後世,兒童走卒,感慕其名。”在大宋境內,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沒有一個人不愛戴他。哪怕是在敵人內部,也是“夷夏具瞻”。敵人對韓琦敬畏有加:“遼使每過境,必先戒其下曰‘韓丞相在此,無得過有呼索’”。治理內政出衆,御兵統帥也不弱,可謂是文武雙全,相三朝,立二帝,是超長待機,可見韓琦不凡。

韓琦,字稚圭,自號贛叟,不但是著名政治家,還是一位才華出衆的詞人。史書記載其出身於世宦之家,四歲便喪服,此後是由幾位兄長撫養長大。一部分是由於家庭環境,一部分是他本身性情穩重,聰穎且好學,記載他“既長,能自立,有大志氣。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純一,無邪曲,學問過人”。

學問過人果然不假,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僅弱冠之年風姿出衆的韓琦就考中進士,高中榜眼。此時還天降異象《宋史》記載“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雲見,左右皆賀。”

景祐三年(1036),韓琦拜官右司諫,次年授知諫院。在擔任諫官的這三年時間裏,韓琦一向是直言不諱,絲毫不懼他人的威脅排擠。只要是有問題,他不在乎會對自己有什麼傷害,一身正氣決不妥協。《宋史》記載“凡事有不便,未嘗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紀綱、親忠直、遠邪佞爲急,前後七十餘疏”。

歷史上的韓琦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

寶元元年(1038),當時全國災害頻發,許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長時間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些流民逐漸變得十分混亂。作爲朝廷棟樑的兩位宰輔王隨、陳堯佐及參知政事韓億、石中立卻束手無策,遲遲不能緩解矛盾,到了“罕所建明”的地步。一向直言敢諫的韓琦看到這種現狀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寫下著名的《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痛斥這四人庸碌無能,甚至說大宋八十年太平基業,絕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毀壞”。言辭懇切、字字泣血,仁宗看後深受觸動,於是一天之內,這四位位高權重的人物同時被罷職。朝野上下震驚,韓琦也因這“片紙落去四宰執”的威風而名揚京師。

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西夏元昊大舉進犯。五月,韓琦與自己推薦重新回到京城的范仲淹一同被任命安撫使夏竦的副手。慶曆元年(1041)二月,元昊率十萬大軍進攻渭州,直逼懷遠城。韓琦聞訊後,馬上派大將任福領兵一萬八千人,前往抵禦。臨行前,韓琦是親自向向任福千叮嚀萬囑咐,告訴他一定不要輕舉妄動,繞到夏軍背後,可戰則戰,不可戰則據險設伏,重點是阻擊,不是要怎樣的大勝,再三叮囑:“苟違節度,雖有功,亦斬。”

但是此時的任福剛剛打了一場小小的勝仗,對韓琦的囑咐不以爲然,在中了夏軍的埋伏。夏軍佯裝敗走,他帶人馬輕裝猛追至渭州北邊的好水川,急功冒進很快中計,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夏軍已從四面合圍。宋軍雖然盡力拼殺,但怎奈人馬三日乏食,疲憊不堪,於是宋軍大敗,六千多人陣亡,任福也戰死。

好水川大敗後,韓琦轉而支持仲淹守議,二人同心協力,互相聲援。由於兩人守邊疆時間最長,且都是當世名臣,人心歸服,朝廷棟樑,故天下人並稱二人爲“韓範”。

之後西夏雖然有心,但是畢竟連年征戰已是難以支撐,最終與宋合議。西方戰事暫時告終。韓琦迴歸中央,一路高升。嘉祐八年(1063)三月,仁宗病逝。趙曙即帝位,是爲宋英宗。

歷史上的韓琦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英宗剛即位就突患暴病,由太后曹氏垂簾聽政。一些宦官之間爭權奪利,向太后說英宗的壞話,致使二人生隙。宮中不穩,朝堂議論紛紛,韓琦和歐陽修爲此事費了不少精力。在曹太后哭哭啼啼的時候勸說她:“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見到滿腹怨懟的英宗的時候又說:“自古聖帝明王,不爲少矣。然獨稱舜爲大孝,豈其餘盡不孝耶?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爲可稱。但恐陛下事之未至爾,父母豈有不慈者哉。”兩方調節,這事纔算完。一年後英宗病癒,曹太后也在韓琦勸說下還政。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病逝,神宗趙頊即位,韓琦成了託孤重臣,並任英宗山陵使。此時的韓琦已不再是年少輕狂的時候了,思想與政治傾向都逐漸趨於保守。是王安石變法反對派的主要領頭人。

熙寧八年(1075)六月二十四日,韓琦在相州溘然長逝,終年六十八歲。神宗在禁苑爲他慟哭不止,輟朝三日,又賜其家銀三千兩、絹三千匹,併發兵爲其築墓。親自爲其撰寫墓碑:“兩朝顧命定策元勳”。 諡號“忠獻”,配享英宗廟庭。

韓琦可謂是少年得志,此後雖然幾經波折,但也在磨練中逐漸直上青雲。作爲三朝元老,他始終張弛有度,從不因地位崇高而驕橫,一身正氣、清清白白。晚年雖然保守,但也算得上是深思熟慮。他是大宋王朝的功臣,說他撐起北宋半壁江山,雖然略顯誇張,但亦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