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范仲淹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歷史上范仲淹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天下爲己任,切中時弊,力圖新政,利澤民生,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中國是泱泱大國,同時也是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文明古國,自然在曾經的歲月裏經歷過無數的天災人禍。天災多會造成人禍,歷史中大多數的農民起義不都是因爲政府對災民賑濟不力麼。爲了避免民間反抗影響朝政,朝廷多會派遣相關大臣前去災區,對公家糧倉和當地糧價進行宏觀調整。

而在宋朝,曾有一次某地區受災嚴重,該地百姓甚至連買米做飯的錢都沒有。恰好當時范仲淹被朝廷調任到了當地,但一直心繫百姓的他卻下令,繼續漲米價,這是爲什麼呢?

首先來跟大家聊聊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他是怎樣在百姓心目中樹立起良官形象的呢?他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丁丑日出生在徐州節度掌書記的官舍,父親範墉因在他兩歲時病逝,母親謝氏爲了能夠繼續撫養他,帶着他改嫁淄州長山人朱文翰,因此改隨繼父姓,更名爲朱說。

大中祥符四年(1011)得知家世,毅然離開母親,前往應天府求學。寒窗十年,作爲儒士的他在儒學經典和儒家思想的洗禮下,也擁有了慷慨濟世的抱負。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朱說的身份考上進士,但他從官以後,希望自己和後代都不忘祖祖輩輩的從官信念,於是便改回范仲淹的名字。天聖四年(1026)八月因母親去世,辭官回家爲母親守喪。當時他住在南京應天府的周邊,好友晏殊也在,便邀請他到府上教學,因此他在曾經的學府裏做過一段時間的先生。教學期間,勤勉督學,使學風煥然一新,順便也使自己的名聲更加響亮了。

歷史上范仲淹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天聖六年(1028)十二月被仁宗召回京城。但是他爲人過於正直,認爲朝廷大政不應被太后掌控,便多次勸諫太后還政於仁宗,並且認爲朝廷百官不應該朝拜太后。晏殊見狀,連忙勸誡,可他不爲所動,最終惹怒朝廷,落得被貶的下場。范仲淹一生都是在被貶和被召回兩種情況下交替進行的,因爲他執意堅持對錯,而不懂變通,甚至就因爲直言的性子,在八、九年間曾三次被貶。

在政治上,他可能因爲性格問題而不受待見,但他在戰場上的作用可不得忽視。寶元元年至慶曆三年(1038-1043),他曾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被派往西邊邊疆,去改革軍事制度。由他指揮的西北戰線固若金湯,令夏人不敢冒犯,致使那時還有這樣的說法: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雖有不如意,但還是能見得在范仲淹的心裏是裝着國家,裝着百姓的。所以我們再看,爲什麼這樣的范仲淹會不顧災民的死活而執意在賑災期間漲米價呢?

皇佑元年(1049),年長的范仲淹被調任杭州,不巧,正好遇上江浙一帶的饑荒,百姓甚至連飯都吃不起。遭遇天災饑荒,地方官府必然馬上開糧倉對百姓進行救濟,而且這還是有范仲淹坐鎮的官府,可是地方糧倉也就那麼些存糧,還是不夠百姓們分食。並且更有甚者,當時的杭州米商還繼續高擡米價,企圖發國難財。有考證稱,當時一斗米就要將近一百二十文錢,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很多人都是支付不起的。

百姓沒糧吃,范仲淹看到也着急,對此事日思夜想,希望能找到一個解決方法。不過很快,他靈機一動,想到了辦法,那就是下令再漲米價。本來米價就高擡不下,百姓苦不堪言,還繼續漲價,豈不是雪上加霜,要了百姓的命麼?難怪當時罵聲一片,要知道宋朝文官咄咄逼人的架勢,被罵成一無是處都還算是輕的。最後范仲淹還是排除重重困難,頂住了輿論壓力,硬生生地將米價在提高了一個價位。

歷史上范仲淹是什麼形象?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第2張

一段時間後,杭州的米價奇蹟般回落,受災百姓們欣然大悟,紛紛開始誇讚范仲淹的妙舉。其中原因很簡單,但又是萬萬想不到的。當時杭州對大米供不應求,加之供給方還不願輕易賣米,自然造成死循環,導致百姓苦不堪言。而要想米價下降,那就必須使當地供給的米足夠多才行。范仲淹放出杭州米價高的信息,周邊地區甚至其他更遠地區的米商得知後,都可能會認爲能在杭州大賺一筆,於是其他地區富足的米糧就這樣流入杭州。

米商們應該都沒想到他們就這樣中了范仲淹的“計”,杭州米量大漲,而范仲淹又在這時加大公家糧倉的放糧力度。百姓們自然會選擇價格較低的公糧,這也使外地米商們爲了難。再把米運回故鄉,顯然不太划算,所以爲了能把帶來的米賣出去掙點本金,商人們只能無奈降價。一來二去下,杭州的米價很快便恢復如此,購買和生產的滾軸再次轉動,這場饑荒也就這樣被化險爲夷了。這也就是范仲淹能在後來得到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感激的原因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仲淹曾寫下的名句,他文能寫詩詞文章,武也能鎮守邊疆。這次漲米價事件中,雖然也有賭的成分在,但他可是一生心繫國家和百姓的范仲淹,必然是在重重思慮後才走下這步棋的,事實證明他贏了。真是不得不再次誇讚他爲一代品行優良的好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