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爲何有那麼多太子被廢的案例?

歷史上爲何有那麼多太子被廢的案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爲何有那麼多太子被廢的案例?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康熙晚年所困擾的正是九子奪嫡的事情,太子便是因爲行爲乖張而被廢位,在子嗣的繼承選擇上,多數英明帝王都會犯下一樣的錯誤,那就是難以抉擇,很難區分帝王和父親的角色。如同李世民對待李承乾,《唐會要》之中就自愛了李世民登基之時,年僅八歲的李承乾就被選擇成爲太子。而史書之中對李承乾則是多加褒獎,稱其是“丰姿峻嶷、仁孝純深”;這和之後的李承乾形象格格不入,李承乾不但是違背了仁義忠孝的形象,更是企圖起兵逼宮迫使李世民交出政權。

歷史上爲何有那麼多太子被廢的案例?

李世民

那麼是什麼使得李承乾出現了這麼大的差距呢?

其實都來自於開國帝王英明君主對孩子的關心,由於李承乾當上太子的時候李世民已經登基,孤兒李世民擔心“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於是特別吩咐太子身邊近臣一定要勇於直諫。而直到這時李承乾依舊是快樂的太子,但一切都停留在了李承乾出現足疾之後有了改變。叛逆本是一個年輕孩子的必經之路,但在諫臣的眼中卻成了行爲不端的舉動。比如李承乾蓋一個房子,就馬上會遭到批評,不但是被稱爲是秦二世再現,還要當面指責。

李承乾

如果拋去太子身份去看待,李承乾又何必承擔如此沉痛的責難呢?在最終的結果上,李承乾是受害者,但在歷史的記載中,他只是一個妄圖謀逆的不孝子。

太子多謀反實際上是有規律可尋找的,歷史之中的太子也遠不及後人所想的那麼好當。不但是需要承受過分的疼愛還被灌輸以太大的期望。歷來英明帝王的成就很特別,故而秉持着兒子要強於父親的觀念,總是要過分要求儲君。所以探究下來,不但是慈母多敗兒,嚴父一樣是會敗兒。

父輩的過分期望

北周的周宣帝宇文贇就是一個遭受嚴父管教後,行爲異常的代表。《周書》之中記載“文宣皇后崩,高祖諒闇,詔太子總朝政。五旬而罷”;宇文贇曾在父親爲祖母守喪的時候代理監國,時間更是長達五十天。然而已經能獨立處理政務的宇文贇卻經常受到父親的責罵,《周書》中記載“帝每有過,輒加捶撲”,也就是說每當宇文贇犯錯,其父親都要用棍棒伺候,這對一個已經成年的太子來說,有多麼難以接受。而且還經常“遣東宮官屬錄帝言語動作,每月奏聞”,派人監視兒子的一舉一動。

隋朝廢太子楊勇

同樣的還有隋朝時期的楊勇,也是因爲受到了自己父親的過度關心而導致被廢。楊勇性格上溫厚而且率真,從來都不會去嬌柔做作。《隋書》中曾經記載了一件事,楊勇曾文飾一件蜀鎧,馬上就受到了隋文帝的告誡。不論是北周武帝還是隋文帝,兩人在政治成就上都不低,但是在身爲父親上都過於嚴厲,對孩子的期望也是過高。

兄弟之間帶來的威脅

無論是那一代皇帝,皇子對太子之位的覬覦一直都是存在的。楊勇正是在楊廣的處心積慮之下被奪位,而且一般皇子都善於僞裝,爲了討好父親經常是僞裝的特別好。如《隋書》之中的記載“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見樂器弦多斷絕,又有塵埃,若不用者,以爲不好聲妓,善之。上尤自矯飾,當時稱爲仁孝”;爲了僞裝自己不喜聲色犬馬,楊廣的做法是故意讓樂器蒙上塵埃,甚至還有斷絃,以至於隋文帝對楊廣特別喜愛。

歷史上爲何有那麼多太子被廢的案例? 第2張

唐朝魏王李泰

而除了像是楊廣這種僞裝的皇子之外,還有來自父輩的偏愛。李承乾作爲李世民的兒子,但是卻總是被兄弟李泰給壓上一頭。《舊唐書》之中記載“又以泰腰腹洪大,趨拜稍難,復令乘小輿至於朝所。其寵異如此 ”;李泰身材肥胖,李世民擔心李泰上朝辛苦,特別下令允許李泰乘坐轎子上朝,而這一點是李承乾身爲太子都沒有的殊榮,甚至於說李承乾患有足疾,也未曾見到李世民有此關懷。

所以兄弟之間的父愛偏差,也是造成太子多敗的原因所在,李承乾在被廢之時也曾對李世民坦言自己的謀逆之心來自於對兄弟李泰的忌憚。而這纔是皇家無情之處,父親身爲帝王就難以當好一個父親,這也是歷代君王的心病。縱觀歷史之中廢太子的經歷,無一不是父親是英明果決的君王,在開疆擴土上,文治武功上都有着很高的成就,然而在教子育人上總是不盡人意。過高的期望不但是未曾能給自己的太子鋪好未來的路,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像李承乾這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