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謀士向朗是什麼人?他的才智如何?

三國謀士向朗是什麼人?他的才智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描寫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三國演義》第63回中有這個橋段:龐統死後,諸葛亮前往益州助劉備攻蜀,臨行前諸葛亮令此人等一干人務必輔佐關羽守備荊州。那麼“此人”是誰,他不是別人,正是諸葛亮的師兄向朗。

要說三國的謀士,那是一抓一把,但要數頂級的謀略家,諸葛亮肯定位列第一方陣,除此之外,像司馬懿、龐統、郭嘉、徐元直、魯肅、法正等人也都是名家大腕。其實在蜀漢,不光有諸葛亮、龐統和法正,還有一人可能會被我們忽略。論智謀,此人不在諸葛亮之下,能掐會算也是一流,但由於長期得不到重用,後又被諸葛亮長期壓制,此人就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向朗。向朗和諸葛亮又是如何相識的呢?

194年,諸葛亮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投奔劉表,之後隱居於隆中。在此期間,諸葛亮尋師訪友,向當地的名士學習請教,其中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最大,一個是龐德公,另一個是司馬徽,兩人其實也算是諸葛亮的恩師。而向朗在諸葛亮之前,已經拜師司馬微。

有史學家分析,如果向朗不被諸葛亮壓制,那麼蜀漢政權有可能會被改寫,走向大一統也不是不可能。

三國謀士向朗是什麼人?他的才智如何?

一、師兄弟共扶蜀漢新政

東漢末年,新勢未定,社會動盪不安。

當時有很多人拜名士龐德公、司馬徽爲師,諸葛亮在隆中時,也有幸結識了這兩位大咖,並從司馬微處學到了很多濟世安邦之才。算起來,諸葛亮與向朗是師出同門。向朗字巨達,是襄陽宜城人,大約出生在167年左右,比諸葛亮大十幾歲,比諸葛亮早拜師於司馬微。

向朗少年時就跟在司馬微身邊學習,與徐庶、龐統、韓嵩這些人關係很好。後來,向朗還在劉表麾下擔任臨沮長。208年,劉表病死,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但向朗拒絕投降。之後,向朗被劉備收入麾下。

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荊州大部分地區,向朗也得到了重用,“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劉備佔領益州後,向朗先後被任命爲巴西、牂牁、房陵太守。說起來,向朗在劉備時期出場的次數並不多。劉禪即位後,向朗出任步兵校尉,並接替王連出任丞相府長史,在諸葛亮南征期間,代行丞相職權。

某種程度上來說,向朗爲劉備政權的穩定打下了基礎。

二、馬謖逃跑事件,諸葛亮不講情義,向朗被“雪藏”

蜀漢基業,諸葛亮和向朗猶如兩根巨擘,缺了哪一頭,政權隨時都可能會顛覆。向朗的能力自然是不用說,諸葛亮攘外,向朗就安內,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在外人看來,向朗的名氣跟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劉備死後,諸葛亮決定北伐。手下大將馬謖坐鎮街亭失利了,使得戰爭一度陷入僵局。諸葛亮爲了這事要殺了馬謖,但師兄向朗與他的意見不一樣。

向朗認爲,戰事正值吃緊,而馬謖又是一員良將,勝敗乃兵家常事,沒必要殺了他。而且向朗認爲馬謖這件事,客觀上來說,是諸葛亮決策失誤。對於向朗這番話,諸葛亮聽了十分不爽。

當時馬謖棄軍而逃,跑回漢中,向朗知情不報,還予以包庇。

《三國志·向朗傳》:“朗素與馬謖善,謖既亡,知情不舉,遂因之免官。”

原來,向朗與馬良、馬謖兄弟兩人的關係很好,所以他才包庇馬謖。其實,諸葛亮與馬良兄弟的關係也很好,但他身爲蜀漢丞相,如果不能賞罰公平,又何以服衆呢?最終,諸葛亮處死了馬謖,同時還免去了向朗的官職,將其貶到成都長達20年。

三國謀士向朗是什麼人?他的才智如何? 第2張

三、向朗的結局

過去數年後,向朗才重新出任光祿勳,雖然是九卿之一,但還是比不了當年丞相長史一職,被排出了決策核心。

直到諸葛亮死後,向朗纔算徹底“復出”,“徒左將軍,追論舊功,封顯明亭侯,位特進”。

《三國志·蜀書四·后妃傳》:“今以貴人爲皇后,使行丞相事左將軍向朗持節授璽綬。”

向朗自從被免去長史的職務後,整整20年間“優遊無事”。在此期間,向朗開始研究學問,“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年逾八十,猶手自校書,刊定謬誤,積聚篇卷,於時最多”。

直到247年,向朗病死。

應該說向朗的政治生命是被同門師弟諸葛亮終結的,但並不是由於兩人之間存在私怨,而是由於諸葛亮治蜀一直秉承着賞罰公平的原則。也許我們今天看來,諸葛亮斬馬謖的確是一件錯事,當時的良將本來就少,斬了他後更是無人可用。但諸葛亮又怎麼能隨便徇私情呢?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所以後世對諸葛亮治蜀的評價很高:“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向朗的考量也不無道理,他比諸葛亮有遠見,可惜由於諸葛亮的壓制,他再也沒能插手戰場上的事,不然他很有可能帶着蜀漢一統天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