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皇帝后宮可以佳麗三千 明孝宗爲什麼卻遵循一夫一妻制

古代皇帝后宮可以佳麗三千 明孝宗爲什麼卻遵循一夫一妻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明孝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后宮都是佳麗三千的,明孝宗爲什麼卻是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到底經歷了什麼事情?

古代的帝王們除了一位皇后外,還會有很多的嬪妃來充實後宮,自然也誕生了很多荒淫好色的皇帝,後宮嬪妃、宮女多到數不過來。那麼有沒有對原配妻子比較忠貞的,遵循一夫一妻的皇帝呢?當然有,提起這裏很多人都會想到隋文帝,她的皇后獨孤氏很是厲害,不允許隋文帝寵愛別的女人。但其實在獨孤皇后死後,隋文帝沒人管了也在後宮納了不少妃嬪,他可算不上嚴格遵循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中國歷史上真正遵循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只有明代時期的明孝宗朱佑樘。

古代皇帝后宮可以佳麗三千 明孝宗爲什麼卻遵循一夫一妻制

明孝宗一生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有大臣上書讓他選妃他都給駁了回去。都是皇帝,爲何明孝宗如此不同呢?

首先當然不能不提到明孝宗的童年陰影。明孝宗的父親是明憲宗,沒錯就是那個鍾情於比自己大十七歲的萬貴妃的皇帝。萬貴妃雖然比明憲宗大十七歲,但是明憲宗還是對她無比寵愛。萬貴妃仗着皇帝的寵愛可以說是橫行無忌,爲人更是心狠手辣,只要是跟自己作對的人自己都不會放過。明憲宗的第一個皇后吳皇后就因爲跟萬貴妃過不去而被明憲宗不分青紅皁白地給廢掉了,下場很是悲涼。而繼任的王皇后爲了保命只能忍氣吞聲,處處躲着萬貴妃,成爲了後宮之中的傀儡皇后。隻手遮天的萬貴妃曾經生下過一個兒子,但惋惜的是這個孩子很小便夭折了。而年紀已經不小的萬貴妃已經不能生育了。

萬貴妃不能生孩子,她也不讓後宮其他女人生孩子。但凡是明憲宗的妃嬪懷孕她都會讓人拿打胎藥給妃嬪們灌下將孩子打掉,搞得明憲宗年紀一大把了連個兒子都沒有。有一次明憲宗無意中臨幸了一名姓紀的宮女,沒想到這個宮女竟然懷孕了。原本這個未出世的孩子也差點被萬貴妃害死,但在幾個好心的宮人幫助下,紀宮女偷偷將孩子生了下來,艱難的養在後宮之中。這個孩子就是朱佑樘,可憐的朱佑樘在衆人維護下艱難成長,東躲西藏不見天日的生活讓他又瘦又小,連胎髮都沒人給他剃掉。

古代皇帝后宮可以佳麗三千 明孝宗爲什麼卻遵循一夫一妻制 第2張

一直到朱佑樘六歲的時候,明憲宗才瞭解有這麼個兒子,明憲宗認下這個兒子之後,當年幫助過他們的宮人以及朱佑樘的母親都遭了毒手,究竟是誰做的想必大家心裏都有數。周太后爲防止寶貝孫子受害,將他放在自己身邊親自養育着。可以說朱佑樘是後宮爭鬥的受害者,在他看來這完全是因爲父親妃嬪太多造成的,如果只有一個皇后的話,哪會有那麼多事情呀!

朱佑樘與自己的妻子張皇后感情非常好,也使得他不願意選妃,當他還是太子的時候便迎娶了張氏進門,張氏長得漂亮,性格也開朗,而且受過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藝,與朱佑樘相處得非常好。朱佑樘做了皇帝之後便封張氏爲皇后,兩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更像是普通的夫妻,二人一起同吃同住,生兒育女,朱佑樘享受的正是這種平淡的夫妻生活。

當然了,還有人認爲朱佑樘之所以沒有妃嬪是因爲張皇后善妒,而朱佑樘又是個怕老婆的男人。史書上的確是記載過張皇后不是個普通的柔弱女子,從她後來參與朝政,縱容外戚等行爲來看這個女人絕對不是善茬。

有一次朱佑樘陪張皇后吃飯時,張皇后不瞭解哪來的一股無名火,將身邊伺候的太監一通臭罵。朱佑樘眼見老婆發火也只能附和着去罵那個太監。等到張皇后罵完之後,他跟太監都出去了卻好生勸慰那個捱罵的太監讓他別害怕。都說皇帝是九五之尊,誰也不敢得罪,但朱佑樘卻混成這樣,也真是夠奇葩的。

古代皇帝后宮可以佳麗三千 明孝宗爲什麼卻遵循一夫一妻制 第3張

有一次一位叫做楊茂元的大臣上書指責後宮,後宮之中只有張皇后一人,這下張皇后不幹了,發起火來。朱佑樘看到老婆生氣了,趕緊將楊茂元召了來實行了廷杖,然後還給他貶了官,這才平息了張皇后的怒火。由此可見,朱佑樘還是有些怕老婆的,事事都順着老婆來。仔細想想也是,朱佑樘自小就是在夾縫中生長起來的,性格懦弱也很正常,說他怕老婆也不是不可能的。

古代皇帝后宮可以佳麗三千 明孝宗爲什麼卻遵循一夫一妻制 第4張

正是因爲朱佑樘只有一個張皇后,夫妻感情又非常好,所以張皇后也恃寵而驕,縱容自己的兄弟在外橫行不法,但是朱佑樘卻一直維護着張皇后的孃家。張皇后與朱佑樘生下了兩子一女三個孩子,其中一兒一女很小就夭折了,只有長子朱厚照平安長大成人,這就是後來的明武宗。也是因爲朱佑樘沒有其他妃嬪所以只留下了朱厚照一個子嗣,只能由他繼位,沒想到朱厚照是個荒唐皇帝,年紀輕輕也把自己給作死了。所以不少人都說如果朱佑樘當年多納幾個妃嬪,多生幾個兒子,或許荒唐的朱厚照就不會登基,大明代或許能遇到一位英主。

參考資料:《明史》。